![]() 归侨省长黄清渠 黄清渠,1929年出生在福建,4岁时跟随母亲彭君娇下南洋,几经周折,才找到在印度尼西亚谋生的父亲黄复康。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黄复康因投入抗日救亡洪流,被荷兰殖民当局驱逐出境,后来辗转到新加坡。不久,黄清渠又跟随母亲渡海与父亲团聚。新中国诞生前夕,他毅然告别父母,踏上轮船奔赴祖国。 1949年6月,黄清渠起程回国,经香港前往天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黄清渠离开北京前往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经过五年的学习,黄清渠以优异成绩毕业,被校方选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深造。哈尔滨气候比大连更加寒冷,生活也更艰苦,黄清渠以火样的热情争分夺秒地勤奋学习,并于1957年毕业留校任教。在教学活动中,黄清渠身教重于言教。大学老师不实行坐班制, 他却经常一大早骑着自行车上班,午饭后稍微休息又忙着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往往伏案备课到深更半夜,累了饿了就吃点自备的炒黄豆充饥提神。他关心学生,平易近人,生活朴素,严于律己。他的思想、品质和作风,使许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图片 1982年,他被调到广州工作。黄清渠前往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报到,急切要求给自己安排工作。领导见他年过半百了,又是初来乍到,劝他别着急,休息几天再说。黄清渠恳切地说: “我工作惯了,在家里呆不住啊!” 就这样, 黄清渠马不停蹄开始了来广州后的第一个攻关项目:研制反射式红外线水份测定仪。研制测定仪要求精密,技术难度大。黄清渠作为项目负责人,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常常吃住在所里,一天当两天干。一次,为了检验自己设计的零件,他和同伴们专程前往江门甘化厂,冒着高温跟工人们一起进行试验。经过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终于在较短的时间研制成功反射式红外线水分测定仪,填补了广东省在这个领域的空白。 黄清渠虽然到广州的时间不长,但他的博学多才以及敢于探索、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得到了所里上下的赞扬和省有关部门的肯定 。 1984年7月,在广东省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闭幕的第二天,粤港澳媒体纷纷报道了会议补选黄清渠为广东省副省长的消息。黄清渠百感交集,心潮起伏。自己不过是个科技工作者,资历不深,能力不强,业绩不大,又从未接触过政府工作,能承担如此重任吗?他又想:既然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信赖我,给予重任,自己应该鼓起勇气,努力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按照省里的分工,黄清渠副省长分管科技和侨务。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全面深入调査研究广东的科技状况, 写了一份万言的《广东科技现状的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广东科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广东科技发展的规划。这份符合广东实际又富于创新意识的报告,得到了省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广东科技的发展方向、体制改革以及对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黄清渠思维敏捷,与时俱进,大力支持新鲜事物。当珠江三角洲出现“星期六工程师”活动的初期,一些人的非议,几乎使这一新鲜事物夭折。黄清渠毫不含糊地力排众议,表态大力支持,认为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炒更”,可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经济发展。后来,这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大缓解了乡镇企业缺乏科技人才的落后状况,,为乡镇企业的腾飞增添了一支数量可观的科技队伍 。 身为技术专家,黄清渠对引进科技人才情有独钟。他上任那年的国庆节刚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畅谈如何从海外和港澳地区引进科技人才为广东经济建设服务等问题。他说,目前广东各项建设急需人才,在国内培养人才当然是一个最根本的重要办法,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此,从海外和港澳地区引进人才便成了当务之急。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掀起了捐资赠物兴办故土家乡公益事业的热潮。可是,内地个别新闻机构不作调查研究,发表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捐赠是假的,货物进口后便高价出售,牟取暴利”的严重失实的消息。这条消息带来很恶劣的影响,引起了广东侨务部门和各界人士的极大不满。黄清渠十分气愤,义正词严地指出:华侨、港澳同胞爱国爱乡,近几年捐资捐物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的成绩是主要的,为广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几年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广东的侨务工作开始出现了可喜的景象:落实华侨房屋政策全面铺开,许多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海外乡亲报效祖国的热情更加高涨,扶老携幼回来寻根访祖、旅游探亲的,远道而来投资经商或者捐资赠物支持公益事业的,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归侨、 侨眷集资办企业的犹如雨后春笋。 在侨务工作中,最令黄清渠牵挂的是全省29个华侨农场十多万归侨(当时包括海南岛在内)的生活问题。这些农场大多环境差、底子薄,管理体制又存在弊端,长期亏损,要靠国家补贴勉强过日子, 许多归侨、难侨仍在为温饱挣扎。 黄清渠冒着酷暑严寒,跋山涉水,全省的华侨农场无不留下了他的足迹,洒下了他的汗水。黄清渠每次从华侨农场回到广州,人瘦了,皮肤也黑了。可是看不到他任何沮丧失望的神情,,他的眼神更加坚定自信。 1986年春,召开了全省华侨农场工作会议。会议着重研究农场的管理体制、 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等关系农场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会议提出了扩大农场自主权、办好职工家庭农场、开展多种经营、 发展横向经营等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会议还宣布,成立华侨农场改革小组,任命黄清渠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拉开了华侨农场改革的序幕。 为了进一步帮助华侨农场摆脱困境,以利改善归侨、难侨生活, 省政府决定给予农场若干年免税的优惠, 同时加强和改善了对农场的领导。经过上下的努力,许多农场呈现了生机,经济状况开始好转。许多归侨还得到了施展拳脚的机会,有的自办农场,有的创办工业企业,有的营商, 物质生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 1988年初,广东省政府换届,年近六旬的黄清渠从副省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当选为广东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同年底, 他当选为致公党广东省委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此前, 他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 1986年2月20日,副省长黄清渠同志(左1)为学广科院广州校区奠基 在他担任副省长期间,为广东的科技进步和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呕心沥血,作出了很大贡献。如今,虽然工作性质、工作岗位改变了,可担子并未减轻,任重道远。 黄清渠在省政协兼任提案委员会主任。提案是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他一丝不苟,对每一个提案都认真审阅,然后组织工作人员分门别类,送交相关部门办理,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黄清渠主持致公党省委会工作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是,重视有识之士和实干家,重视增强政党的活力。虽然他这段工作时间不长,但在加强致公党的自身建设、发挥致公党的参政议政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省致公党成员都庆幸有这样一位好领导带领大家前进。 ![]() 1988年12月, 在中国致公党九届一中全会上,董寅初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图为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合影。主席:董寅初(左四),常务副主席:杨纪珂(左三),副主席:伍觉天(右三)、黄清渠(右二)、陆榕树(右一)、郑守仪(女,左二)、王宋大(左一) 1月23日,即黄清渠从深圳回到广州第二天的下午,他穿着儿女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夹克衫,来到致公党省委会机关主持常委会。刚坐下来,便突然双目紧闭,脸色苍白,浑身瘫软,再也不作声了。在场有经验的人知道,这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随即送医院进行抢救。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闻讯,立即赶往医院看望。经抢救无效,黄清渠与世长辞, 终年未满60岁 。 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在致悼词中说道,“黄清渠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追求进步的一生,致力于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的一生。”黄清渠对振兴中华一片丹心,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虽然人生道路坎坷,但初衷不改,义无反顾,为祖国的繁荣、广东的发展殚精竭虑,作出了重大贡献。广东是黄清渠走向辉煌的地方,也是他走完人生旅途的地方。他深情地爱恋广东人民,广东人民也深情地爱戴他、怀念他。他的音容笑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他的爱国情操永远激励着人们。 |
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村,全村5000多人,历史上人才辈出。村中央的“采芝楼”谢氏祠堂后屋,有一位当代的无名英雄——潜伏台湾42年,最后全身而退,返回大陆老家的中共党员谢汉光 ...... >>
张发奎,1896年出生于广东韶关始兴县,汉族客家人,军事家、著名抗日将领,曾任香港崇正总会名誉会长,是旅居香港的客家总会发起人... >>
她是广东客家人,是30位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的红军女战士之一,24岁被任命为中共长汀县委书记,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女县委书记,一生廉政为民,获毛泽东称赞,她就是溧水第一位女县委书记—李坚真 ...... >>
大埔县,隶属广东省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人才辈出,人杰地灵,民国时期,曾经出现一县同期“四位省主席”的佳话。... >>
根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部门网站栏目介绍,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共有85个,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籍国家部委领导有8人。... >>
客家籍原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屡破震惊全国命案,被誉为神探 ...
广东警史印记展馆内,一位白发老者将手轻轻放在一陈列窗上,陈列窗中展示的是一面旗帜,旗面镌字:特别能战斗。旗帜鲜红如血,犹如南粤大地木棉花开,红艳夺目,述说着背后血与火、生与死凝成的英雄故事 ...... >>
这名河源人是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帮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
他扎根基层30年,工作兢兢业业,对人热情大方,对理想执着追求,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他平易近人,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保稳定促发展。他就是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连平县忠信司法所所长吴镜明 ...... >>
客家人的骄傲!昔日高考状元聂新平再获重用,出任深圳市委常委 ...
聂新平,男,汉族,1969年7月生,江西石城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 >>
刘晓明大使已于近日就任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刘大使是资深外交官,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朝鲜半岛事务,曾先后担任驻埃及大使、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驻朝鲜大使、驻英国大使等职 ...... >>
5月16日下午,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市政协主席班子。...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杜玲,女,汉族,1965年05月生,广东丰顺人,1983年07月参加工作,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大学(广东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曾任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 ... ...... >>
吴晓光,男,汉族,1960年7月生,广东梅县人,现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
叶剑英元帅的一生功勋卓著,业绩斐然。不论在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还是阴霾满天的十年浩劫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均以他卓越的智慧和胆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伟大光辉一页 ...... >>
重磅!客家籍蓝佛安再获中央重用!曾在广东、海南从政,令人印象深刻 ...
广东惠州籍客家阿哥蓝佛安跨省任职,再获重用,升任省政府党组书记!... >>
这位客家人,曾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主导央企改革成效显著 ...
黄淑和,男,1954年10月出生,广东紫金客家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中共党员。曾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
他曾是叶帅秘书,娶了个客家妹 与妻子分别多年后成为一国主席 ...
胡志明(1890~1969年),越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越南人民的大领袖,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原名阮必成,小名阮生宫,青年时又叫过阿三,参加革命后又曾改名阮爱国。曾多年在中国境内活动,先后化名李瑞、宋文 ...... >>
曾生(1910年12月-1995年11月20日),原名曾振声(另说曾振华)。深圳坪山(原深圳龙岗坪山镇)客家人 。著名的东江纵队司令员。...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