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日前,平远县有6个村入选2021年度梅州市“百佳乡风文明村”。笔者走访部分“百佳乡风文明村”,实地感受当地培育优良家风、敦化乡风民风、弘扬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突出成效。 差干镇加丰村:精神富足 生活幸福 孩子在阅览室看书、老人在河岸边散步、妇女们在广场上跳舞……走进差干镇加丰村,只见水美天蓝、绿树成荫,村民围坐着谈天说地,处处可感村容村貌变化喜人。 文化惠民笑开颜 今年76岁的危先福,每天都到加丰村老人活动中心来。“我家住长布(自然村),每天都散步过来。”她笑着说,“在家没什么事做,来到这里有不少同龄人可以聊聊天。”在活动中心里,83岁的谢显扬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客家山歌剧,他说:“这里很好啊,让我们老人家有了娱乐好去处。”旁边有人打趣道:“他每天都来这看山歌剧,早上6点多就来,比工作人员还积极!” ▲ 加丰村举办篮球赛,吸引了不少村民参加。(差干镇人民政府供图) 传播文明新风,建设文明乡村,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很重要。加丰村积极争取县专项资金20多万元,打造了五人制足球场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加丰村文化站。“加丰村文化站包含图书室、棋牌室、老人活动中心、少儿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成了广大群众学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里还时常开展篮球友谊赛、羽毛球比赛、节日文艺汇演等活动。”加丰村党支部书记谢志强介绍说,“此外,作为省特级文化站的差干镇文化站也在加丰村。” 同时,加丰村通过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大力普及防疫知识、农技知识和防诈骗知识等,完善落实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崇尚文明。 家风文明共传承 “文明村,家家创,五星户,争先当,重家风,兴文教……”在加丰村,不少显眼的地方都张贴了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关于睦邻友好、移风易俗、安全稳定、和谐善治等的内容被写进其中,成为了当地百姓的共识。 住在加丰村善吉大道的杨小平,家里四世同堂。因为家庭勤劳和睦,杨小平家庭于2019年被县里评为“文明家庭”。“我婆婆身上的客家妇女勤俭持家的习惯一直影响着我,我们婆媳共同愿望都是经营好家庭。”杨小平说。因此,她努力让家人之间相处融洽,同时善待邻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 加丰村村民们在广场上跳舞。(差干镇人民政府供图) 住在不远处的五星级文明户谢远珍一家也是团结友爱,为周边村民树立了榜样。“我们做事都是凭本心,无论做什么都愿意勤劳一点,跟邻里相处要和睦。”谢远珍说道,“我们家有两个党员,于是我也常常跟家人说,要多做奉献,要热爱党、热爱我们的国家。” ▲ 加丰村碧波荡漾,马路直通,路旁各色花草与整洁村容,映衬成一幅美丽画卷。(袁志鹏 摄) 近年来,加丰村还通过文明村创建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完成了丰收广场、沿河休闲带、道路黑底化、圩镇管线改造、圩镇围龙屋、客家风情外立面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河两岸的发展格局;同时,着力推进“厕所革命”“污水革命”“自来水革命”,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户户通自来水。“离五指石景区不远的4000多亩的塔子里脐橙产业园,也已成为加丰村富民兴村主导产业。”谢志强说。 昔日道路边的残垣断壁建成了黛瓦白墙的民居,村内处处道路干净整洁,新铺的柏油路、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让加丰村越变越“亮丽”。 泗水镇文贵村:面子更亮 里子更实 m走进泗水镇文贵村,绿水青山间,有白墙黛瓦的农家屋舍、口口相传的好人好事、和谐欢乐的邻里氛围……在这里,有着对“文明”的美丽注解。 近年来,文贵村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下足功夫,创造农村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形成新风尚,让文贵村“面子”更亮,“里子”更实。 环境提升村容美 位于文贵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广场,车辆有序停放,健身器材整齐摆放,十多名村民围坐在石凳上闲谈,好不惬意。“我们几乎每天上午都来这里乘凉、聊天,晚上就来这里看大伙儿跳广场舞……”对今年同为89岁的刘秀芳、陈菊英来说,自2018年村里的广场建好后,来此休闲已经成为她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她们乐呵地说,能够见证村子越来越美,并享受在其中,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文贵村白墙黛瓦农家屋舍掩映于青山绿水间。(袁志鹏 摄) 漫步文贵村,河流穿村而过,休闲绿道沿岸而建,干净整洁的硬底化道路连通每家每户,民房外立面焕然一新,小菜园、小花园等“四小园”点缀其间,多个功能齐全的文体广场就在村民家门口……俨然一幅风景秀丽、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 “文贵村原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客家特色民居外立面改造工作,建设美丽新农村。”村党支部书记龙其珍介绍,全村累计拆除危旧房12580平方米,外立面改造267户,新建公厕4座,还以“一河贯穿十个村小组”的实际,建设特色节点,提升两岸景观。 村民自治乡风好 来到新屋村民小组,一栋颇具客家风情的百年古民居——“如湖公”祖祠稳稳坐落在河畔。屋内,乐器室、阅览室、书画室、程旼工作室、老人活动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 如湖公祖祠由文贵村龙氏世祖于1795年所建,历经百年沧桑和洪水等灾害侵袭,一度残破不堪,自2010年来进行了三次大型修缮。“我们小组自主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动员大家出钱出力捐地方,做了一系列公益事业,还积极主持了村庄建设、纠纷调解等工作。”新屋村民小组长兼理事会理事张小英介绍,眼前依旧美观的古建筑就是理事会牵头维护的成果。如今,这里成了村民交流情感、共议大事的最佳场所。 “参与综治、维稳活动;树立科学、文明新风;倡导睦邻、协作风尚……”文贵村党群服务中心显眼地张贴着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关于睦邻友好、安全稳定、和谐善治的内容全被写进其中,成为了当地百姓的共识。此外,文贵村还建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与村规民约一起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时代好乡风的重要助推器。 争当先进民风美 有着32年党龄的村民龙通,家住文贵河岸。龙通隔三差五就跑去清理周边道路的砂石、杂草;每到汛期河流水位上涨,晚上路灯自动关闭后,黑暗一片危险系数高,龙通就摸黑起来把路灯打开,照亮河堤方便大家通行和留意水情;有次发现一棵大树倒在山路上把货车给阻挡在了对面,他立马折返家里拿了锯子把树给锯开……龙其珍告诉记者,在村里,像龙通这样的热心人越来越多。 村里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由老党员、乡贤能人、志愿者带头,小到道路建设、卫生清洁,大到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都充分动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在疫情期间,村民们更是多次志愿开展卫生清洁、疫情防控宣传、疫情防控值守等活动。 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先进,文明显然成了村里的风尚。文贵村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以“星”为荣、争“星”进位,近年共评选出59户五星级文明户,成为文明最美标杆。 长田镇长安村:扮靓乡村 留住乡愁 长安村位于长田圩镇,下设10个村小组337户1388人。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小巧而精致。从布局杂乱、功能规划不足的“小破旧”农村,到建成小而美的“百佳乡风文明村”,长安村走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升级之路。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创建文明城市在城乡覆盖面上的延伸,也是满足村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的现实要求。”长安村党支部书记丘均平说。 改善环境美如画 206国道穿村而过,沿途风景美如画卷。四周山峰环绕,长安河水流潺潺,道路干净整洁,村民和睦相处,处处可见文明之风,这便是长安村的样子。 ▲傍晚时分,长安村体育公园和趣味乐园内有许多孩子们在玩闹。(朱双玲 摄) “我们村现在可热闹了,不仅周边群众常来休闲散步,还吸引了县城乃至市里的人前来打卡。”说起村里的变化,今年66岁的村民丘群明激动地说。 “刚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时,有些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们就发动党员干部等一起去做群众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的入户宣传发动逐渐获得村民支持,后来还有部分村民主动提出拆除自家的破旧房屋。”丘均平说。 在丘均平的带领下,笔者步入长安村,放眼望去,只见升级“变身”后的长安村,已然成为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进村路“白改黑”,路面平整,两侧景观墙上手绘图画精美;公厕改造升级,成为村落美丽的一角;雨污分流集中处理,污水塘变景观池;拆除了茅房猪舍,村道巷道整洁、清爽、有序;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改造的“四小园”生机勃勃。此外,村里还新增了体育公园、趣味乐园等,广受村民欢迎。 “这两年,村里没有了臭水塘,房前屋后干净、美观,居住得越来越舒心。”丘群明用“史无前例”来形容村里的改造。 丘均平介绍,从去年开始,该村共完成“三拆”面积11648平方米,外立面改造170户,同时完成了13户拆旧复垦、4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并投入5万多元用于环境整治,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有效推进了文明村建设。 厚植乡风育文明 傍晚时分,长安村的体育广场和趣味乐园热闹起来:妇女们跳广场舞,老年人在散步,年轻人在打篮球、踢足球,小朋友们在荡秋千,各得其乐。“我们现在的农村生活清闲又舒心。”村民丘阿姨说。 最美的风景是文明。近年来,长安村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村民志愿服务队,建设农家书屋、休闲广场等,举行丰富的文体活动,提倡健康的文化娱乐,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厚植乡风育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 长安村体育公园和趣味乐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朱双玲 摄) “村民平时在这里散步,看到垃圾也会自主捡起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丘均平说,越来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屡屡获村民点赞。日子过得舒心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少了,大事小事都有村调解委员会出面协调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小组,大事不出村。 伴随着长安村的“改头换面”,不少在外居住的村民开始回来翻新旧屋,闲适的乡村生活对村民来说更有吸引力了。“长安村一直在发展,但这两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如今我非常喜欢回到村里来。身为一名长安村村民,我特别自豪。”村民黄满红感叹道。 |
7月6日,成都成华区龙潭街道隆兴路社区精心打造的《隆兴零距离》新闻节目如期举行。这档由社区主办的新闻栏目,有着多个独特亮点:龙潭客家人当主播、播报全程使用客家方言、新闻紧紧围绕社区大小事务 ...... >>
为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工作水平,8月17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重点提案《关于保护传承客家话的建议》督办活动。县政协副主席阙春林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 ...... >>
日前,经梅州海关检疫监管合格,梅州的20.27吨蜜柚即将漂洋过海,摆上美国洛杉矶各大商超货架。这也是梅州柚果继欧盟后进入的又一国外市场... >>
广东省2022年报考普通高校入学考试的“三侨生”身份确认工作已经开始。小编梳理发现,广州、江门、东莞以及深圳等地侨务部门近日已经发布相关通知,提醒符合条件的考生前往办理 ...... >>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 ... ......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2021南国书香节河源分会场活动启动 ...
金秋八月,秋风送爽,河源大地,处处书香。20日,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2021南国书香节河源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图书馆举行。... >>
梅州市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为其打造“星级之家” ...
当前,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正全力推进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和广东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星级示范创建工作,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从“全覆盖”到“高质量”的提档升级。 ...... >>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梅州蕉岭一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服务联合体 ...
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于近日发布《关于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的通知》。此次全省共认定38家服务联合体,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的储备单位 ...... >>
努力做到名实相符,要配的上自己的位置。... >>
8月30日,据浙江新闻客户端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批准:刘小涛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常委;省委决定,刘小涛同志兼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 >>
在高潭镇中洞村,中国工农革命军和高潭人民曾经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极其重要的革命斗争历史。1922年深秋,彭湃在这里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烈火,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 ...... >>
好消息!第二届赣州市客家摇篮·文艺精品奖申报正式启动啦!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市文艺事业,推出更多更好精品力作,展现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成果,即日起,我市第二届赣州市客家摇篮·文艺精品奖申报工作正式开始 ...... >>
白露是24节气中第15个节气,每年9月8日前后,开始进入白露节气,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出现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天气... >>
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共同富裕 | 广东省客家 商会企业反哺家乡建设项目纪实 ...
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社会热议的两大话题。这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做到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促进共同富裕?... >>
全国工商联携手知名民营企业助推赣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大会召开 ...
9月15日,全国工商联携手知名民营企业助推赣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大会在赣州市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出席大会并致辞 ...... >>
蓝衫与汉服一脉相承,又与岭南本土服饰相融,见证了客家文化的变迁。朴素简单的装饰和颜色便于劳作,布料、染料取材于大自然,防虫保暖效果极佳……这些无不彰显出客家人节俭、朴素、勤劳、聪慧的性格特质 ...... >>
9月21号晚20:00海峡客家中秋文艺晚会!海量红包等你来!
由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台湾桃园客家文化研究会共同承办,以“两岸客家亲、中华心连心”为主题的2021年海峡客家中秋文艺晚会将于9月21日20:00在客家祖地福建龙岩市和台湾桃园市同时举办。 ...... >>
在佛山市三水区北边的南山镇内,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叫六和。跟三水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村民说客家话,被称为是被粤语包围的“客家方言岛”。这里还有一个乐屋村,村里保留着如今三水唯一的客家围龙屋,独具特色 ...... >>
今日秋分,愿您安康!... >>
9月26日,第十七届文博会大田匠作文化村分会场活动将在大田世居开幕,分会场以“文物唤醒·匠作新生”为主题,聚焦“非遗匠作”,涵盖剧本杀、文创市集、音乐会等多个看点,以文物活化利用发挥文化遗产价值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