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凉风至,温饮黄酒驱寒养生

社会 | 2021-9-4 12:06| 查看: 1279|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女孩
摘要: 白露是24节气中第15个节气,每年9月8日前后,开始进入白露节气,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出现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天气


  白露是24节气中第15个节气,每年9月8日前后开始进入白露节气,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出现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天气

  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意即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需要加倍注意养生保暖

  进入白露节气后,天气少了夏的焦躁,多了几分秋的温馨与静谧,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01 白 露 物 候

  古代,人们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馐。


鸿雁来丨鸿和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


玄鸟归丨燕子等候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过冬的乐土。


群鸟养馐丨百鸟开始储蓄干果,以备过冬。

02 白 露 习 俗

  一、喝白露茶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叫白露茶,经过春夏,茶叶在秋天熬成了比较浓郁醇厚的味道,既不像春茶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干涩味苦。老南京人比较喜欢喝白露茶。


  二、吃龙眼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吃龙眼最好剥壳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汤内,早餐时吃,健脾,补充水分,不易上火。


  三、喝白露米酒/黄酒白露酒是湖南郴洲民间特有的传统名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用以待客,又称“白露米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

  而在客家一带,通常以黄酒代替,客家黄酒经过火炙窖藏,在原来米酒的基础上优化升级,更加温补祛寒湿,尤其适合白露节气里养生。


  旧时客家一带,每逢秋冬季节,家家都酿起黄酒。客家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17种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其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是中药上很重要的辅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

  此外黄酒还能用来做菜,可做成黄酒煮鸡蛋,黄酒煮鸡等等。我们客家人坐月子喝足足一个月。黄酒产地广,品种多,任选一种即可。

  在秋冬季,黄酒适合温饮,暖胃驱寒。将黄酒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以35℃-45℃为佳,可以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能有效抵御寒冷,预防感冒。尤其黄酒中加点姜片煮后饮用,既可活血祛寒,又可以开胃健脾。

  如一些在冬季胃寒怕冷四肢发凉的人,每日饮用一小杯的热黄酒可以通血脉、温四肢,缓解寒冷感。而一些在冬季经常出现肠胃虚寒疼痛的人,每日饮用一小杯热黄酒可以散寒止痛,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对于一些冬季出现腰背痛手足麻木或震撼的老年人,少量饮用黄酒也很有好处的。


03 白 露 养 生

  注意起居,身不着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是说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气温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体了,以免着凉。
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饮食宜营养清淡 


  白露时节,要注意饮食,特别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人,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缘故。

  因此,从饮食上看,注意滋阴润肺,要多些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黄萝卜等。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


  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不要多吃辣椒等,以免影响肺、大便和皮肤。

 要注意运动锻炼 

  秋季也是支气管哮喘等病发病率很高,有些体质容易过敏的患者,很容易闹上症状像感冒的“花粉热”。因此,这个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每天进行散步、慢跑,周末可进行登山等。还要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


我们热爱秋高气爽的日子,但也别忘记秋燥来袭,运动与饮食养生都要跟上哦~

无论日子有多忙,也要偶尔坐在海棠花开的窗边,喝一杯黄酒,保暖驱寒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空口罐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