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一首童谣,一声月光光,遍地起相思。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到了 当唱起这首童谣的时候小伙伴们 会想起家乡的亲人吗 吃货小编想起的却是家乡独有的 ——月华饼 ![]() 今年就来“尝尝”童年最爱的 光华饼是如何做成的吧 1、配料将称量好的饼皮材料糯米粉、白糖、热水、糖浆等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这块很重要),待它冷却成固体,表面平整光滑,颜色呈乳白色,形状酷似动物油状,就可以了。 ![]() 2、制馅提前将准备好的花生、芝麻、白糖、冬瓜糖按一定比列配置,洒上少量糯米,再勺取一大勺金桔糖均匀地浇在这些干果仁上并混合搅拌均匀,色泽鲜艳,五彩纷呈。吃上一口,口齿留香,甜而不腻,这或许是爱情的味道,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 3、制皮在桌子上铺一层糯米粉,然后拿着小木条将糯米粉表面松出一道口子,用铁勺勺取适量的糯米粉与糯米按比列混合搅拌,如果有粘连在一起的,可以用手掰开,涂上面粉,再使用擀面杖来回滚动直到糯米粉与糯米大致混为一体,擀得越匀越显出擀面者的功夫。 ![]() 4、成型最后,在月饼磨具上洒上一层饼皮,中间放上色香味俱全的饼馅,上面再洒上一层饼皮,用力按压至平整,就可以将其慢慢倾倒在桌面上盖上专属老店印章就可以啦!一个好看美味的五仁月饼就这样大功告成了,爽滑酥嫩,口感饱满。对,这就是童年的味道。 ![]() 而这款月华饼也是 龙岩市级非遗十八子糕点中的一款 ▊武平非遗: ![]() ![]() 作为品茶宴客、馈赠亲友的最佳休闲保健食品,十八子糕点受到了亲朋好友的热烈欢迎。不单如此,十八子糕点在海内外华人中亦享有一定声誉,是华人回国探亲、祭祖拜神、观光旅游都喜欢携带的一种传统礼物,也通过了他们,让十八子糕点在全国各地和海外一些地方享有盛誉。 十八子糕点,带给我们的是一代代人浓浓的乡愁,它历经了数个世纪,积累了厚厚的文化基础,在广阔传播的途径中,带给了无数游子最深刻的抚慰。 ![]() 这样的一种传统美食技艺,在一代代人经过一次次改良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了老少咸宜的保健食品。 例如“月饼”,有“嫦娥奔月”(大多为女性喜爱),“举头望明月”(大多为中老年人喜爱),“玉兔嬉戏”(大多为儿童少年所喜爱);月饼上印有或用食品颜料写上的图案,栩栩如生,各有所寓,惹人喜爱。又如“金桔子”,寓“金玉满堂”,为春节送礼或招待宾客常用品,对止咳、平喘有辅助疗效。 ![]() 渊源十八子糕点自然是有渊源的。传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派出“贾、陈、张、向、余、危、洪、程、祝、莫、乐、侯、毛、古、董、叶、夏、陶”氏等18位将军,率一千余人的军队来武所守卫并平定草寇。从此以后,他们按朝廷旨意,长期屯田守城、子承父业、世代相传,被当地人称为“军籍人”。 他们来自当时江南的各地,因为乡愁,便一人展现一种最能体现乡愁文化的特色糕点,十八位将军便展示了十八种糕点。 ![]() 经过数个世纪的积淀、融合、成型、提高、综合,形成了名扬闽、粤、赣三省及港、澳、台地区的中山(武所)“月饼、雪片糕、米方糖、金桔子、油菓、糖心糕、喜饼、寿饼、大豆糖菓、花生方糖、糯米糖、芝麻糖、桔饼、冬瓜糖、柚皮糖、姜片糖、福禄寿糕、香甜糕”等18个品种,简称为“18子糕点”。 1、生产始祖根据中山(武所)当地的传说,十八子糕点生产的始祖是明末清初的刘永锡(生卒不详),其店名为“锡丰昌”。 ![]() 后来,兵燹连绵,清军三次屠城,刘永锡家庭失散,店房倒闭,最后以刘氏中山(武所)世祖巨训公的第三子,广传公之孙,开七公之曾孙的长子清公,于明永乐壬子年(1432年)从广东兴宁西厢坡纳粟村返迁回中山(武所),他最先陆续恢复了上祖生产多年的“十八子糕点”系列,并冲破以前糕点制作技艺“传男不传女”的藩篱,率先将制造十八子糕点系列的一整套工艺技术和整套工具作为嫁妆送给嫡系女儿,这一重大举措不但保留了十八子糕点的工艺、风味,而且有了更多的传承人。 主要特征十八子糕点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基础,也刻画了一代代人的风霜,更是糅合了数代人的心血。作为传统点心,在淳朴的乡亲手中,采用了“无污染、无农药、无添加”的产品作为源料,且纯手工制作,外形美观、价格适宜、品种齐全,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色 2、每一种糕点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场合用途,如婚礼贺饼则有心心相印的形状,外包装有鲜红的喜字和描金图案;送老人(男六十岁以上,女六十一岁以上)寿诞的贺饼,则为寿桃形,饼面上有张果老或何仙姑的形象图案;遇老人去世送的饼,形状方正,呈紫黑色,饼面上还有类似眼泪的几粒露珠浮痕;逢春节或招待贵宾的糕点显金黄色,外沾白糖颗粒,显示尊贵、真诚;对痰多、久咳者用金桔子配茶水吃;对胃虚寒者,食用糯米糖;对久病体虚者食雪片糕;对虚火上升、喉咙肿胀者食用冬瓜糖…… ![]() 部分制作工具和模具 ![]() 3、重要价值十八子糕点不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军家饮食文化”和“客家饮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体现宗族和睦团结、互助互爱的一种饮食文化。随着军家、客家人口的不断繁衍、迁徙,祖地生产的“十八子糕点”成为念祖敬宗、留住乡愁的无可替代的载体,成为沟通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 “十八子糕点”,应季节变化而生产、销售,顺应“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观点。用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配料适应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场合。特殊的祖传的纯手工操作和科学配方,顺应了当代人讲究礼仪,追求健康、卫生环保的理念。 制作这些休闲食品的人,只要身体健康,男女老幼均可参与,增加收入,又活跃了市场,但无任何环境污染,加之保质期长,便于快递邮寄,成了网络购物的新宠,成为当地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 ![]()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正经的水果吃多了,再看看那些野外自在生长的果子,带着别样的野趣,总是格外动人!... >>
你家开始摘木子了吗?... >>
万绿之城乃客家古邑,历史悠久的河源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邑,客家文化风情万种,独具特色。... >>
制糖如人生,制糖人常常把艰辛留给自己,把甜蜜给了别人。这份温暖的记忆一直保持到现在也难以忘怀,那份香甜一直沁甜到心底久有回味。...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