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正在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10月12日上午,“梅州十景”系列评选结果在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揭晓并向全社会发布。评选类别包括“梅州十景”“梅州红十景”“梅州文十景”“梅州十四大名人故(旧、祖)居”等。评选结果中,叶剑英故居、丘逢甲故居、黄遵宪故居、谢晋元故居、张弼士故居、李惠堂旧居、林风眠故居、李威光故居、邹鲁故居、田家炳故居及纪念馆、张榕轩故居、李光耀祖居、丘成桐祖居、宋湘故居等被评选为“梅州十四大名人故(旧、祖)居”。 ![]() ![]() ![]() ![]() ![]() ![]() ![]() ![]() ![]() ![]() ![]() ![]() ![]() ![]() 梅州文化底蕴深厚 古今名人荟萃 今天让小编带着大家来看看 梅州十四大名人故(旧、祖)居 叶剑英故居(开国元帅) ![]() 丘逢甲故居(抗日保台志士) 丘逢甲是梅州八贤之一、抗日保台志士。1895年清朝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以后,丘逢甲电奏“万民誓不服倭”,率领台湾民众坚决抗日。保台抗争失败后挥泪内渡回到家乡蕉岭县,1896年写下著名诗篇《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故居坐落在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逢甲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村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55间2堂,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遵宪故居(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谢晋元故居(八百壮士领头人) ![]() 1937年,谢晋元在淞泸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毛泽东主席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谢晋元故居位于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由谢晋元将军的曾祖父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共计23间,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675平方米。故居座西朝东,为沙灰瓦木结构,三幢合面两门楼的平房,两座大门分别为“儒林第”和“荆树居”。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弼士故居(中国葡萄酒之父) ![]() 李惠堂旧居(世界球王) ![]() 李惠堂故居“联庆楼”位于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老楼村,是其父、香港巨商李浩如于光绪18年(1892年)所建。故居为客家地区常见的“四角楼”式建筑 ,总占地面积约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90平方米。200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风眠故居(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 李威光故居(广东客家地区唯一状元) ![]() 李威光故居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下四角楼,由其祖父李绍纪等建于清代,为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坐南向北,面宽60米,进深43米,占地面积4140平方米。现故居内存放有李状元练武用过的铁关刀、御赐的《状元及第》、《御前侍卫》和名家馈赠的金木雕匾额。2010年5月,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邹鲁故居(中山大学首任校长) ![]() 邹鲁故居“椿森第”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距原大埔中学约500米,坐东南向西北,总面宽11.7 米,总进深23.3 米,占地面积287 平方米。立有一门楼,门顶上书“天下为公”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手迹。“椿森”两字代表其对父亲的敬仰和恩情,“第”是官邸的意思。 田家炳故居及纪念馆(百校之父) ![]() 田家炳故居拱辰楼位于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银滩村韩江河畔,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田家炳曾祖父田百筹所建。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白墙黛瓦,二进院落,斗门额顶书“儒林郎第”,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位于故居旁,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50平方米。采用客家特色民居式建筑设计,双堂两横架构,中轴对称,主次分明,旨在突出客家建筑风貌。 张榕轩故居(我国第一条侨办铁路创办人) ![]() 张榕轩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南下村,建于清代,是旅印尼华侨张榕轩所建。坐南向北,为三堂四横一围屋一杂房,由堂屋、横屋、天井、围屋、化胎、门坪组成,总面阔66米,总进深65.9米,占地面积约4350平方米;合瓦屋面,土木石结构。 李光耀祖居(新加坡首任总理) ![]()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村,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为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兄弟合建。坐西北向东南,总面宽16.3米,总进深11.2米,占地面积223平方米。 丘成桐祖居(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 ![]() 丘成桐祖居位于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白湖村东面的羊岃村。明成化年间(1464-1487),八世祖惟述丘公开基建业,迄今500余年。 宋湘故居(岭南第一才子) ![]() 宋湘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创乐村,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是一座三进三堂的典型粤东客家民居,左右两边配建横屋各一排。宋湘考中进士授任翰林院编修后,其家族将此屋命名为“太史第”。太史第主屋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正屋有房十二间,两侧横屋各有房十间,总共三十二间。2012年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故(旧、祖)居 饱经多年风雨沧桑 具有深厚文化积淀 不妨抽个时间去这些地方走走 感受梅州的人文魅力 |
位于香港新界沙田的曾大屋,是开村始祖曾贯万为曾氏族人所建的围村,始建于1847年,前后耗时20年建成,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传统围村之一。客家村传承着中原文化,也记载了广东客家人南下打拼,为香港建设挥洒 ...... >>
如今,走进魏家大院,只见整个大院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住宅、祠堂、马房、谷仓、学堂等建筑一应俱全,完整的封火山墙、精致的屋檐雕饰、精美的木构窗花,体现了赣州清代建筑营造的精湛工艺 ...... >>
“南延居"坐落在大帽山脚下帽山中心村,占地约70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砖石木结构, 白墙黛瓦、古朴典雅. 大门石、前檐及厅堂石柱造材讲究、打磨精细、色纯质坚. 杉木梁枋、斗拱、柁墩雕琢精美、寓意深刻 ... ...... >>
9月13日上午,由大埔县人民政府、中山大学校史馆联合主办的邹鲁教育生平展揭幕仪式在大埔县茶阳镇邹鲁故居椿森第举行... >>
在今天人们的视野里,赣南客家围屋就像一张跨越久远年代的黑白照片,越看越有味道;它又像一部厚重的史书,其蕴含的建筑艺术、防御体系、民俗风情,无不让人心驰神往;它更像一位涅槃重生、气质俊朗的文化使者,正走 ...... >>
初见一座楼屋,按中国人的习惯一眼所落之处,是屋檐上的匾额匾额,为一座建筑开篇、点题“有名有姓”、有所向、有所指领悟了匾额,便是遇见了一座建筑的灵魂。 匾额匾额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常见的装饰物,一般悬 ...... >>
这座位于成都的客家老寨子鲜少人知,快跟着小编一探究竟吧 ...
一直以来,和大多数人对成都东山的理解一样,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曾经的老街、老院子、老林盘、老房子已经是越来越少,几尽拆迁殆尽。伴随着祠堂、祖屋、碉楼、寨子…..这些具有东山客家文化标识的历史建筑 ...... >>
大万世居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全国保存最完整方型围屋之一 ...
大万世居,又称大万围,是一处客家围村,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古民居)之一,深圳市主要旅游景点。...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近年来,江西龙南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突出打好“围屋牌”,全面做好围屋修缮保护、开发利用、品牌推广等工作。古老的围屋继续见证着客家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继续述说着赣南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 >>
潮州的饶平山区分布着六百多座土楼圆寨,其中三饶的道韵楼最负盛名。道韵楼是中国最大的城堡式族居八角(八卦)土楼,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奇特的古民居被誉为“民族建筑之花”,不愧是潮汕文化遗产中一朵 ......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广州惊现“客家古村落”,已有300多年历史!曾出过38名秀才
岗埔围垄屋是陈氏村民的骄傲,据记载,该围垄屋曾走出了38名秀才,堪称“秀才村”!如今,300多年过去了,隐居在围垄屋里的陈氏后人,辈代更迭,围垄屋仍然屹立在群山之中,保护他们世代安全。 ... ... ... ......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来有“三街一村”之说。这村,指的便是卢屋村。2019年6月21日,卢屋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五个亿,五宗罪”?NO!细数东方建筑明珠的“五个一,五宗最” ...
福建永定土楼具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等特点,在中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建筑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坐落在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的初溪土楼群,更是被列 ...... >>
每一扇客家石窗,都仿佛是一幅主体画面,讲述着一个个寓意深长的客家浪漫故事……... >>
东山书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城东山状元桥畔,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梅州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今梅州)知州王者辅任内所建的清代梅州最高学府,距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历史 ... ...... >>
梅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这片峰峦叠嶂、河川纵横之地,自古文脉深厚,人杰地灵。中国民族工业先驱、“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便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杰出客家代表 ...... >>
父子进士牌坊,修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是一座三间五楼花岗岩石牌坊,结构严谨精致、造型美观大方。...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