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来有“三街一村”之说。这村,指的便是卢屋村。2019年6月21日,卢屋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卢屋村是一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也是赣南人文第一村,至今仍有上万卢氏人居住。千余年来,迁徙他乡、繁衍别处的卢氏后人更是不计其数。 卢屋村,就像一座迷宫。鹅卵石铺成的大巷小巷纵横交错;一座座明清古朴深宅大院,围墙高耸,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青砖灰瓦连成一片,气势恢宏,尤显沧桑久远;深幽的古宅大院之间,池塘接连一片,水平如镜,给村子增添了几分清灵;池塘边,茂密修竹,婷婷婀娜,泻翠浮春;用青石砌成的一口口古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喝一口,甘甜清润,解渴舒心;古榕树像撑开的巨伞,遮天蔽日,绿荫葱葱;百年古樟树,挺拔高耸,暗香四溢,树荫下,几位老者摆开棋局,鏖战正酣,不时有村民或游客立足围观,一同分享他们悠闲自在的快乐…… 走进卢屋村,处处充满古朴、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据县志和卢氏族谱记载,卢屋村有史料查证始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卢氏家族以打渔为生。追溯卢屋村一千年多的历史,与客家人三次大迁徙时间基本吻合。卢屋村的人文语言,古典建筑和民俗礼仪等众多生活习俗都具有典型的客家风情。 卢氏宗祠在唐江镇诸多古建筑群当中,最具有代表性。卢屋村宗祠坐落于三面环水的上犹江岸,曾一度是南康区唐江小学的礼堂。后当地政府将之作为唐江镇古建筑代表之一,对其进行了重新修缮,有了今天的模样。 卢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年的历史。祠堂建筑高大,坐北朝南,分正祠、中堂、前厅三个院落,占地面积近五千平方米。”《赣州史话》一书这样记载道。走进祠堂,醒目的“范阳堂”特大的红底金字堂匾高悬,堂匾下面的列祖列宗牌位一字排开、匾额摆设讲究。正厅宽敞大气、天井错落有致,整个布局显得庄重肃穆。室内雕梁画栋,飞阁流丹,设施布置十分讲究,而且冬暖夏凉。 卢氏宗祠前厅大门有三个子母拱门组成,母门高达十米,两子门高达六米,石制华表的石柱刻有麒麟,两侧还摆放一对巨型石鼓,石鼓用精致花岗岩雕刻而成,村里的祖先们曾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显示了卢氏家族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堂和前厅之间则建有桂花池,池边金桂、银桂各一株。树高数丈,每当花开季节,桂子飘香,沁人心脾。现在所看到的宗祠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第三次重建。在此之前,这座宗祠曾分别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咸丰六年(1856年)历经二次被毁,均是因战乱。然而,卢氏宗祠屡毁屡建,也反映了卢屋村人坚忍不拔的精神。 卢屋村自古便提倡儒家思想。卢氏宗祠大门口匾额上四个“急公好义”的大字是卢屋村人的精神写照。除了匾额,祠堂前的对联也写着儒家思想所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善等字眼。据卢屋村人自己讲述,客家人在漫长的南迁过程中,可以丢掉万贯家财,做人的基本信仰可不能丢。所以,客家做人的准则,自古就高悬于族人的祠堂之上。 受儒家思想熏陶,卢屋村人自古以来崇尚读书,讲究文武之道。“卢屋的顶子”,当地方老俵这样形容卢屋村“读书的人多,当官的人也多”。历史上人杰地灵,人文厚重的卢屋村涌现出了不少文人武将,据《南康县志》、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卢屋村人自编的《赣南卢氏族谱》等资料记载,卢屋村自宋、元、明、清代间共产生了进士13名,文武举人30多人,其他拔贡、庠生、廪生、登科及第者有700百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这里走出求学,已成就为教授、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文化学者就有近200人。这里还出了八名将军,仅民国时期就出了卢师谛、卢同佐两位上将,在赣南历史上,一个村能出如此众多的文人武将,实属罕见。 千年古村——卢屋村,一座人文积淀厚重的客家名村,承载着太多客家人的乡愁。“古韵千年歌不断,犹江潺潺依旧流。”现代文明的进程并没有冲淡历史的浓香。千年沧桑的古街,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古朴淳厚的民风,丰富厚重的红色底蕴,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 |
大万世居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全国保存最完整方型围屋之一 ...
大万世居,又称大万围,是一处客家围村,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古民居)之一,深圳市主要旅游景点。...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近年来,江西龙南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突出打好“围屋牌”,全面做好围屋修缮保护、开发利用、品牌推广等工作。古老的围屋继续见证着客家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继续述说着赣南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 >>
这些故(旧、祖)居饱经多年风雨沧桑,具有深厚文化积淀,不妨抽个时间去这些地方走走,感受梅州的人文魅力。... >>
潮州的饶平山区分布着六百多座土楼圆寨,其中三饶的道韵楼最负盛名。道韵楼是中国最大的城堡式族居八角(八卦)土楼,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奇特的古民居被誉为“民族建筑之花”,不愧是潮汕文化遗产中一朵 ......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广州惊现“客家古村落”,已有300多年历史!曾出过38名秀才
岗埔围垄屋是陈氏村民的骄傲,据记载,该围垄屋曾走出了38名秀才,堪称“秀才村”!如今,300多年过去了,隐居在围垄屋里的陈氏后人,辈代更迭,围垄屋仍然屹立在群山之中,保护他们世代安全。 ... ... ... ...... >>
“五个亿,五宗罪”?NO!细数东方建筑明珠的“五个一,五宗最” ...
福建永定土楼具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等特点,在中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建筑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坐落在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的初溪土楼群,更是被列 ...... >>
每一扇客家石窗,都仿佛是一幅主体画面,讲述着一个个寓意深长的客家浪漫故事……... >>
东山书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城东山状元桥畔,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梅州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今梅州)知州王者辅任内所建的清代梅州最高学府,距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历史 ... ...... >>
梅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这片峰峦叠嶂、河川纵横之地,自古文脉深厚,人杰地灵。中国民族工业先驱、“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便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杰出客家代表 ...... >>
父子进士牌坊,修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是一座三间五楼花岗岩石牌坊,结构严谨精致、造型美观大方。... >>
客家围屋“三大之最 ”:“最多”“最大”“最高”均在龙南 ...
龙南市拥有围屋376座,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为全国之最。... >>
一座古色古香的家族围屋,如何在传承历史记忆,秉持文化家风的同时,探索古建筑的更多传承可能,坪地街道给出了“客家+低碳”的探索路径。... >>
客家围屋是我国富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其中的建筑智慧和艺术让人称绝!... >>
李捷增,印尼天源公司总裁,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梅县区隆文镇横庄村象湖塘人,生于1897年10月26日,卒于1965年4月4月,终年69岁。...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