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 源 客家网 中原旧族离乡游,烽火连天催人愁。 瑶畲花草埋幽径,先民衣冠成古丘。 九死一生多壮志,客裔忠烈满神州。 五度迁徙今安在?应随江河万古流。 客家是在千年移民过程中诞生的一支最具传奇色彩的汉族民系,客家民系在众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以自己特立卓行的文化现象,催生了自己的学科——客家学。 1815 年(清嘉庆二十年,乙亥年)五月廿日,在惠州丰湖书院授课的徐旭曾,对学生们就土著和客家人的问题提出的“何谓土与客”,“吾祖宗以来,世居数百年,何以仍称为客”等询问,发表了专论《丰湖杂记》。在丰湖杂记里,徐旭曾对客家人的称谓、源流、分布、民性、语言、妇女、风俗等进行了论述,对客家文化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提出一系列关于客家族群的概念,开创了19世纪初客家研究的先河。 客家民系在迁徙中形成,又在迁徙中繁衍。正是不停地迁徙,造成各种地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汉民族的历史不断补充新的内涵。了解客家人,可以了解汉民族的迁徙史、融合史、文明史,进而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 徐旭曾身为客家人,对“客家”有着深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从史学角度,指出客家民系的渊源:客家先人的身世“今日之客人,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这是最早的从年代划分上确定客家渊源的论述,并且在《丰湖杂记》中,徐旭曾至少从四个方面为“中原衣冠旧族”的观点作论据: 一是民系起源 宋徽、钦北狩,高宗南渡时,有“故家世胄先后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从之”,“百姓亦多举族相随”,而且“历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固犹到处皆是也”。这支由故家世胄和百姓举族组成的南迁队伍,就是分散到各地,哪怕是剩下的极少数,也是来自中原的“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其所繁衍的后人,依然是中原旧族的后裔。 二是民系气节 客家与推翻宋朝的入侵者有着强烈的敌对性, “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真是时时为忠义而战,处处有悲壮之举。结果自然是惨烈之极:“全家覆灭、全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当宋朝覆亡后,面对元朝的统治,那些中原旧族,隐居避世,不与朝廷合作,在 “终元之世,客人未有出而作官者”这种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从 “非忠义之后,其孰能之”这一设问中,可见客家人的民族气节。 三是民系文明 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叙述了客家在今天所说的大本营福建长汀和客家腹地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方传承着中原文明:“礼教自持”, “崇礼让,重廉耻,习劳耐苦,质而有文”。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客人之风俗俭勤朴厚”与中原相同:“余昔在户部供职……屡至汴、济、淮、徐各地,见其乡村市集间,冠婚丧祭,年节往来之习俗,多有与客人相同者。”从而证明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渊源。 四是民系语言 “客人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但是却“随处都可相通”。而与迁徙所在地的土著“至今仍未能强而同之”。故他强调,居住在“今之福建汀州各属,江西之南安、赣州、宁都各属,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的南迁中原后裔被称为客家人,居住在那里的中原后裔也因与土著有区别而“自称为客人”。 早在徐旭曾发表《丰湖杂记》之前,客家民系不仅仅是已经形成,而且是从已经成熟到了向外拓展的阶段。这也是《丰湖杂记》被客家学界誉为客家宣言的主要原因之一。 徐旭曾通过罗列大量的事例论据,结合严谨的学术观点,坚定地告诉人们——“益信客人之先本自中原之说,为不诬也”。此后,“中原衣冠旧族”的论点为研究客家渊源奠定了理论和方向,20世纪30年代,客家研究代表人物罗香林提出“五次大迁徙”说,更是为“中原衣冠旧族”作了详细的论证。故此在客家问题的研究中, “中原衣冠旧族”的论点至今仍被推崇为权威论断。 |
松口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是闻名中外的侨乡。松口人的先祖,大多是在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之后,辗转来到福建宁化,再迁居到梅江之滨的松口。随着大批移民的到来,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明和传统文化,也被带 ...... >>
虔州,仿佛是坎坷旅途的一处驿站,温暖了苏轼凄苦的谪途;也仿佛是载梦的归宿,让苏轼回归安定。温润的空气滋养着苏轼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满目的胜境熨贴着苏轼那颗饱受磨难的心魂 ...... >>
兴宁境内没有大山大河,现在一说起兴宁的山首先想起的必然是神光山。那么,神光山是因何得名、因何有名的呢... >>
当年摧不垮、打不掉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在这个客属地区,快来一探究竟 ...
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为了沟通中央苏区和上海党中央的联系,中央交通局建立了一条串联“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瑞金”的“中央红色交通线”... >>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赣州任知州时,曾对赣州城有过这样的描写:“晓色重帘卷,春源叠鼓催,长垣迮草树,远水照楼合,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可见,赣州城是在宋代是十分重要的商业性 ...... >>
牧青按语说起古道,我们很容易会联想起两句著名的诗:杜甫的《田舍》有:“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 ...... >>
客家人的精神影响了很多在深圳打拼的人,拼搏进取、勇于创新,为每一个了不起的客家人鼓掌!...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祠堂,是我们大家的祠堂,愿每一个回得去的故乡都有一座祠堂。祠堂若在,家族必兴!... >>
客家人,就是外来人口、外地人、外地来此地安家作客的人。... >>
千年文脉 薪火相传!世界客属第二十七次公祭客家母亲河—汀江大典在长汀举行 ...
千年文脉,薪火相传。12月28日,世界客属第二十七次公祭客家母亲河——汀江大典在长汀县客家母亲缘广场举行。... >>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
广东三大民系都从北方南迁而来,为什么只有客家人自称客家 ...
客家人是衣冠南渡的中原旧族,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称之为“客家”。... >>
老梅城有个渡口叫水打伯公码头,坐落在静静的梅江边上。虽极之简陋,却是万万千千客家人飘洋过海闯荡世界的起点,这当中包括张国荣的父亲张活海。自从坐船抵埠香港谋生后,张父未曾带子女返乡省亲祭祖 ...... >>
从广州一路向北,至从化吕田镇最北端,静静地坐落着一条古村——莲麻村。莲麻村四面环山,满眼苍翠,小河潺潺,绕村而建的客家围屋鳞次栉比,依山而建。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留下了不少老屋、私塾、莲麻等客家人百年 ...... >>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于2021年4月正式开馆。跟随小编脚步,走进这个客家文华新地标看看吧!... >>
在梅县地区(主要是今梅县区、梅江区)则把农历三月十九作为太阳生日。在农历三月十九那天,梅县地区每家每户将事前备好的猪肉、鱼、鸡、果品、长寿面和娘酒,放在太阳出来的方向敬奉太阳,长寿面在祭祀之后则与韭菜 ...... >>
定光佛情牵龙台佛缘、乡缘。仰望着香烟氤氲前庄严的定光佛像,想像那曾经沧海桑田的淡水鄞山寺和彰化定光佛庙,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佛缘,更多的是浓浓的乡谊亲情,乡缘是激发越来越多原乡汀州客造访台湾定光佛寺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