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初溪 客家网 青峰碧水飞崖, 圆楼灯火人家, 梯田如画, 头枕漫天彩霞。 站在初溪村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初溪土楼群 福建永定土楼具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等特点,在中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建筑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坐落在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的初溪土楼群,更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迷人的客家建筑风情闻名中外。 初溪村距下洋镇14公里,毗邻广东省大埔县和福建省平和县,是蜚声海内外电视剧《下南洋》的拍摄地,现有5座圆楼和31座其他造型的土楼。当地山势峻峭、地形复杂,造就了壮观的原生态客家古村落,令无数中外旅客流连忘返。 据小编研究,当地人一般用“五个一”来概括初溪村的特点,即:一种姓氏,一处朝向,一道大门,一个庆字,一井不挖。 “一种姓氏”是指整个初溪村的人都姓徐。过去,徐姓人在深山密林、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几乎无外人进出,故而在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世外桃源里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一处朝向”是指村里的土楼大门都向北。因为初溪土楼群位于海拔400-500米的山腰上,南面是层层叠起的梯田,北面(靠溪流)地势较为平坦。如果说大门是朝南开,势必形成“开门见山”之势,如井底之蛙,极不利于人们的生活,所以特殊的环境决定了初溪村土楼群的朝向全都是坐南朝北。 “一道大门”是指村里的绝大部分土楼都只有一道门。初溪村大小方圆土楼,绝大部分只设一道大门出入。除风水的原因外,主要还是为了更好地防御野兽和抗击匪盗。 集庆楼 “一个庆字”是指村里所有大楼的楼名都带一个“庆”字。“庆”是庆贺、庆祝、祥和的意思,表达了初溪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余庆、庚庆、集庆、绳庆、锡庆、藩庆、共庆、善庆楼……全村徐姓人家的土楼,无论是哪一代人建的土楼,都清一色地以“庆”字命名,600多年来一直延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一井不挖”是指村里所有的土楼内部都不挖井。其原因首先是初溪土楼群沿溪而建,周边森林密布,楼内楼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山泉水,水质既清甜又纯净,不用加工,可以直接饮用,因此全部的土楼内都不需要挖井。再者,初溪村是建在石头山上的土楼群,表层底下全是花岗岩,打水井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工程。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依据中国传统《易经》中“八卦”的阴阳五学说来定位的。按五行学说排列,初溪村的土楼大门北向属水位,而楼门外的两条大溪水流潺潺,一旦楼内再挖井,那么过多的“水”必将“沉金、浮木、灭火、冲土”,迫使楼内的生存环境失去平衡不能相互克制,必将给楼里生活的人带来灾难。 说完初溪村的“五个一”,小编再来说说初溪土楼群的“五宗最”——最集中、最美丽、最古老、最特殊、最知名! “最集中”是指初溪土楼群占地面积仅15万平方米(约228亩),却拥有36座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的土楼,这在福建土楼中找不到第二处。 “最美丽”是指初溪土楼群从观景台俯瞰,由5座圆楼和31座方楼组成的如图案一般错落有致、规模宏大的土楼群尽收眼底。远目而眺,土楼群与周边的峰峦、碧水、梯田、人家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最古老”是指初溪土楼群最显眼的四座土楼:余庆楼、庚庆楼、绳庆楼和集庆楼,其中集庆楼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圆土楼,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距今已经超过600年! “最特殊”是指初溪土楼群地处深山,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远古时期土楼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汁原味的生产生活方式至今还可在此窥得一斑,初溪人不仅保留着对土楼的眷恋,还坚守着古老的传统。另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土楼一般都会设置两处至四处的公共楼梯,唯独初溪集庆楼从一楼到四楼用72道楼梯把整座圆楼分割成72个独立的单元,并且全楼木制结构不用一枚铁钉,成为福建现在最古老、楼梯最多、结构最特殊的圆土楼。 “最知名”是指初溪土楼群最早被美国人的卫星发现,疑为核反应堆或导弹发射井而引起重视。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初溪土楼群,自2004年10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中央四套《走遍中国》栏目,中央七套《搜寻天下》栏目,中央十套《科技之光》栏目以及加拿大新时代电视台,福建教育台等海内外新闻媒体。目前,初溪土楼群是福建土楼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福建土楼旅游开发的先驱和功臣! |
大万世居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全国保存最完整方型围屋之一 ...
大万世居,又称大万围,是一处客家围村,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古民居)之一,深圳市主要旅游景点。...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近年来,江西龙南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突出打好“围屋牌”,全面做好围屋修缮保护、开发利用、品牌推广等工作。古老的围屋继续见证着客家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继续述说着赣南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 >>
这些故(旧、祖)居饱经多年风雨沧桑,具有深厚文化积淀,不妨抽个时间去这些地方走走,感受梅州的人文魅力。... >>
潮州的饶平山区分布着六百多座土楼圆寨,其中三饶的道韵楼最负盛名。道韵楼是中国最大的城堡式族居八角(八卦)土楼,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奇特的古民居被誉为“民族建筑之花”,不愧是潮汕文化遗产中一朵 ......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广州惊现“客家古村落”,已有300多年历史!曾出过38名秀才
岗埔围垄屋是陈氏村民的骄傲,据记载,该围垄屋曾走出了38名秀才,堪称“秀才村”!如今,300多年过去了,隐居在围垄屋里的陈氏后人,辈代更迭,围垄屋仍然屹立在群山之中,保护他们世代安全。 ... ... ... ...... >>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来有“三街一村”之说。这村,指的便是卢屋村。2019年6月21日,卢屋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每一扇客家石窗,都仿佛是一幅主体画面,讲述着一个个寓意深长的客家浪漫故事……... >>
东山书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城东山状元桥畔,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梅州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今梅州)知州王者辅任内所建的清代梅州最高学府,距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历史 ... ...... >>
梅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这片峰峦叠嶂、河川纵横之地,自古文脉深厚,人杰地灵。中国民族工业先驱、“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便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杰出客家代表 ...... >>
父子进士牌坊,修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是一座三间五楼花岗岩石牌坊,结构严谨精致、造型美观大方。... >>
客家围屋“三大之最 ”:“最多”“最大”“最高”均在龙南 ...
龙南市拥有围屋376座,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为全国之最。... >>
一座古色古香的家族围屋,如何在传承历史记忆,秉持文化家风的同时,探索古建筑的更多传承可能,坪地街道给出了“客家+低碳”的探索路径。... >>
客家围屋是我国富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其中的建筑智慧和艺术让人称绝!... >>
李捷增,印尼天源公司总裁,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梅县区隆文镇横庄村象湖塘人,生于1897年10月26日,卒于1965年4月4月,终年69岁。... >>
香港有愈来愈多的客家古村落,在岁月沧桑中悄然坍塌。经过考古鉴定,对古物古迹保育留存,功在当代惠及千秋,非常有意义。... >>
曾屋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桃江乡水西坝境内,处桃洒公路南面,与城区一河之隔,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因围屋里的曾汝召中得进士,当地人又把此围称为进士围,是一座古老而又简朴的围屋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