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十周年特别节目如约而至。节目中,我市客家三宝组合作为第二组民歌传唱人登台亮相,精彩演唱了原创新客家山歌《古老山歌唱起来》。![]() “古老的山歌唱起来,围龙儿女齐喝彩,山山水水连结情谊,歌声飘向云天外……”节目采访中,陈善宝、梁姗姗还介绍了梅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竹板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杯花舞以及梅州城市LOGO中的梅花元素,让这张“城市名片”生动展现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观众眼前。 节目播出后,受到全国各地客家文化专家学者、爱好者以及海外客属侨领、港澳台同胞的高度关注,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为客家山歌“打call”,认为该节目的传播,进一步提升了梅州在外的形象,同时把梅州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推向全国乃至海外,尽显世界客都的别样魅力。 ![]()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客家研究所所长周建新教授 《古老山歌唱起来》是一首艺术创新实践的新作品,它坚持客家传统山歌的本真性,又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好听又有味,令人耳目一新,让人充分领略客家山歌的魅力和客家文化的精彩。 ![]() 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原会长、第30届世客会张润安主席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核心专家组成员严修鸿教授 ![]() 美国芝加哥客家联谊会会长、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海外理事吴灏先生 在美国听到来自祖国山歌,配感亲切!客家三宝的对唱带着浓浓的亲情气息泼面而来,山歌好比我们与家乡的感情纽带,紧紧抓住我的心,听着熟悉的声音和旋律响起,儿时记忆被唤醒,仿佛回到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的山村,一张张熟悉的脸庞浮在眼前,不知不觉泪水已经撒在衣裳。祝愿有更多美好的客家山歌,感谢山西电视台节目播出。 ![]() 中国侨联文化促进会理事、澳洲维省客属崇正会陈裕华副会长 陈善宝是我们海外客家乡亲所熟悉、认可的客家著名音乐人,欣喜地看到山西卫视播出他的新作《古老山歌唱起来》,非常感动。这首歌在现代音乐的旋律中融入原汁原味的客家非遗项目“客家竹板”、“客家杯花”让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客家三宝组合”更以亦唱亦跳亦弹奏的活泼表演形式,让我们看到客家山歌另一方式呈现。非常可爱、非常动听! ![]() 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邱立汉教授 《古老山歌唱起来》共有四个片段连缀而成,其中第二段加入大山里唱的号子山歌,高亢悠扬,对山歌姓“山”做了恰如其分的注脚,第三段以“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冇妹唱唔成”唱出了客家山歌“情”字当头的特色,整首歌传统元素一以贯之,又不失现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再次感受到客家三宝对传承和宣扬客家山歌的执着与锐意进取,他们既守住了传统客家山歌汁味,又创新了符合新时代精神的客家山歌意趣。 ![]() 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肖艳平教授 《古老的山歌唱起来》在创作上巧妙地将通俗性音调与传统客家山歌旋律完美融合,具有动静相宜的艺术效果。客家三宝在活泼而不失优雅的表演中,并施以传统乐器伴奏作为点缀,让观众感受到古老客家山歌在新时代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耳目一新。 ![]() 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青年教师、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中心理事李菁女士 善宝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新创作的作品《古老山歌唱起来》用普通话与方言相巧妙结合,别具一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让大家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不再是陌生、遥不可及的区域,其舞台表演形式的直观性拉进了与客家人的距离。 ![]()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香港作家联会理事林文映女士 ![]() 澳门客家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徐明达先生 观看了客家三宝组合登上《歌从黄河来》的节目,听到亲切的客家乡音、令我非常的感动与自豪。歌曲中巧妙地注入新的时尚元素,给观众带来听觉、视觉的感染力。客家三宝发挥了中华传统和流行文化并存的表演形式,相信这样的音乐能受到社会和客家社群的喜爱。 ![]() 台湾知名客家歌手、台北市客家事务局咨询委员游兆棋先生 听到此歌非常感动,陈善宝先生为客家语言文化的努力,值得我们敬佩。歌曲透过编曲的场景变化,客家话、普通话的交替使用,让非客家族群也在歌曲变化中感受到客家山歌之美,此歌流行曲风的加入更让人有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感,是创作者的用心设计,实属很好的一首原创客家创作歌曲。 《古老山歌唱起来》由陈善宝作曲、陈善宝、梁姗姗作词,卢锐、陈善宝编曲。据了解,本次《歌从黄河来》栏目组选拔了来自全国各民族、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00个有代表性的经典民歌、创新民歌参与节目演播。 ![]() 节目宣传海报
|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纪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大埔县篇( ...
大埔县民间雕塑主要是木雕,该工艺是一项民间传统美术。... >>
东河戏是长期流传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区的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土法造纸是客家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里面蕴含了古老而珍贵的文化信息,我们必须让这种饱含人文气息的技艺传承下去!”... >>
古人常用诗句赞咏青瓷,称其釉色之美如云隐日,似雨浇花。而出产于梅县水车窑的瓷器除了其迷人的釉色和漫长的历史外,还独有一丝传奇的色彩。... >>
采茶戏被赣南乡亲们誉为 “一年四季都在盛开的山茶花”。... >>
东莞樟木头:传承客家麒麟文化,一项目获评省“非遗进校园”精品案例 ...
让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年轻血液,这也正是麒麟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
定南当地有个习俗,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传承至今,长盛不衰。... >>
年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在先秦两汉年节宗教信仰有祭门之习俗。两宋时称作“纸画”,明叫“画贴”,清道光年间始称为“年画”。中国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民间古老又传统的民间艺术品之一 ...... >>
历经千百年孕育,梅县区松口镇,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远涉重洋的第一站,有着“自古松口不认州”的盛名。作为客家山歌中典型代表的松口客家山歌,便是从这里开始孕育,开始流传 ...... >>
非遗传承,从活起来到火起来——龙南加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与管理纪实 ...
龙南市拥有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该市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6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8个。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7个,非遗传 ...... >>
舞狮在中国有着千年历史,分为北狮和南狮两派。其中,南狮又被称为醒狮,集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共有1500万客家人散居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醒狮文化也随之风靡全球,成为 ...... >>
数百年来,古老而独特的赣县东河戏,是客家先贤创造的戏剧艺术财富。它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立足农村的表演形式,赢得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青睐 ...... >>
2022年5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公布项目共115项,其中,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3项,对前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72项进 ...... >>
客家传统服饰项目及客家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是梅州从多方面探索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 >>
薪火相传育新人,南国牡丹正青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积极推动新生力量传承客家文化 ...
千年的历史积淀,使梅州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孵化催生了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岭南地区优秀传统剧种——广东汉剧。... >>
非遗助推旅游 古村再现辉煌!... >>
6月30日晚上,“青春正好 梦想起航”梅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文化惠民演出在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山歌剧场举行。... >>
关注!“林风眠艺术研究与美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梅州召开 ...
2022年7月2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嘉应学院广东省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主办的“林风眠艺术研究与美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梅州市世界客商中心会议室召开 ...... >>
南国牡丹你听过没...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