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城有个渡口叫水打伯公码头,坐落在静静的梅江边上。虽极之简陋,却是万万千千客家人飘洋过海闯荡世界的起点,这当中包括张国荣的父亲张活海。自从坐船抵埠香港谋生后,张父未曾带子女返乡省亲祭祖。 国画:水打伯公码头(曾宁作品) 上世纪中叶,粤东客家山区交通非常落后。以梅县为例,距离最近的出海口汕头,大约200多公里。出门远航,多数先从水打伯公码头搭木船或火船到汕头。百川纳海,迁播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五百万梅州籍华侨华人,铸造了“客都”之称。 ![]() “水打伯公”码头位于梅江桥畔,对来自梅州、有一定年龄的香港人来说,是集体记忆。码头长一棵茂盛的古榕树,树下有一个伯公神位。树旁有小木屋,由薛姓人家经营烟丝茶叶的生意。以前,从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回来的华侨,往往会在码头歇脚,卷一撮烟丝,划一根火柴,伫立在江边吞云吐雾,往事如烟。 ![]() 这个小小的渡口,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许多节点。香港嘉应五属同乡会总干事李景钦告诉笔者,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梅州乡民“过番”(下南洋或漂洋过海到更远的地方),通常是从水打伯公码头坐小电船去汕头。沿途有许多站,比如其伯父就是在西阳上船,再坐大船到非洲对开海岸的毛里求斯。 ![]() 上世纪60年代,由于时代的原因,汕头开往香港的船班越来越少,改由坐客车到广州,再坐火车至罗湖抵港。 台湾新竹、桃园、苗栗、美浓的客家人,籍贯梅州的占了多数,水打伯公码头同样是渐行渐远、若隐若现的记忆。笔者的舅公李继渊,是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委员。他于1949年由南京直飞台湾,在梅州老家的妻子及儿女,则从水打伯公上船,经松口镇到汕头,住在笔者外公经营的布匹店,等了一个多月才取得前往台湾的批文。 ![]() 台北市梅县同乡会会长古龙建,1947年随父母抵台时年仅四岁,也是从梅县的水打伯公码头坐船到松口,转到汕头再到台湾的基隆。 对老梅城的居民来说,水打伯公给市井生活亦打下深深的烙印。 ![]() 梅江河以前经常闹洪水。要知道水患有多严重,人们就会问:水打伯公浸了没有?淹了,表示水可能冲进河唇民居了;水还没泡伯公的脚跟呢,表示还好。在平时,作为客家人守护神的伯公,神位前香火很旺,总有信众在祭拜,祈望出远门一帆风顺。 ![]() 非常遗憾,这么一个承载一代代海内外梅州客家人记忆的码头,竟然被无情拆卸。1983年,官府建造江北防洪堤,水打伯公码头从此灰飞烟灭,没留下任何痕迹。 小渡口虽然消失了,但激起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老画家曾宁根据他1969年5月的现场速写稿和记忆,前些年创作了国画作品,再现了近半个世纪前的水打伯公的面貌。画面有过番乘搭的小火船、水上人家的舢舨、做买卖的蓬船。码头上热闹非凡,恍如水乡小城版的清明上河图。 ![]() 笔者在台北市的淡水,在澳门、珠海、深圳,还有东南亚的许多地方,都见当地政府修筑“渔人码头”,既可留住历史遗迹,又可带旺旅行,搞活经济。梅城虽不是渔港,却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江畔山城,有无边的风韵,有说不尽的小城故事。强烈建议政府重建这一处充满人文价值的渡口,既可慰解无数海外侨胞的乡愁,又可增加这座文化名城的历史厚重感。 |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赣州任知州时,曾对赣州城有过这样的描写:“晓色重帘卷,春源叠鼓催,长垣迮草树,远水照楼合,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可见,赣州城是在宋代是十分重要的商业性 ...... >>
牧青按语说起古道,我们很容易会联想起两句著名的诗:杜甫的《田舍》有:“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 ...... >>
客家人的精神影响了很多在深圳打拼的人,拼搏进取、勇于创新,为每一个了不起的客家人鼓掌!...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祠堂,是我们大家的祠堂,愿每一个回得去的故乡都有一座祠堂。祠堂若在,家族必兴!... >>
客家人,就是外来人口、外地人、外地来此地安家作客的人。... >>
千年文脉 薪火相传!世界客属第二十七次公祭客家母亲河—汀江大典在长汀举行 ...
千年文脉,薪火相传。12月28日,世界客属第二十七次公祭客家母亲河——汀江大典在长汀县客家母亲缘广场举行。... >>
在丰湖杂记里,徐旭曾对客家人的称谓、源流、分布、民性、语言、妇女、风俗等进行了论述,对客家文化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提出一系列关于客家族群的概念,开创了19世纪初客家研究的先河 ...... >>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
广东三大民系都从北方南迁而来,为什么只有客家人自称客家 ...
客家人是衣冠南渡的中原旧族,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称之为“客家”。... >>
从广州一路向北,至从化吕田镇最北端,静静地坐落着一条古村——莲麻村。莲麻村四面环山,满眼苍翠,小河潺潺,绕村而建的客家围屋鳞次栉比,依山而建。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留下了不少老屋、私塾、莲麻等客家人百年 ...... >>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于2021年4月正式开馆。跟随小编脚步,走进这个客家文华新地标看看吧!... >>
在梅县地区(主要是今梅县区、梅江区)则把农历三月十九作为太阳生日。在农历三月十九那天,梅县地区每家每户将事前备好的猪肉、鱼、鸡、果品、长寿面和娘酒,放在太阳出来的方向敬奉太阳,长寿面在祭祀之后则与韭菜 ...... >>
定光佛情牵龙台佛缘、乡缘。仰望着香烟氤氲前庄严的定光佛像,想像那曾经沧海桑田的淡水鄞山寺和彰化定光佛庙,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佛缘,更多的是浓浓的乡谊亲情,乡缘是激发越来越多原乡汀州客造访台湾定光佛寺 ...... >>
碓,是客家地区一种加工粮食的物具。按其操作方式,分手碓,踏碓二种。手碓占用空间小,易挪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踏碓占用空间较大,位置固定,较省力,工作效率高 ...... >>
客家民系肇因于中原汉人多次南迁,由浙赣入闽,由闽入粤,融合闽粤当地土著而形成,并最终将闽粤赣边山区变成基本住地。... >>
寻梦客家祖根地,天下客属一家亲!第一届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纪念活动在洛阳举行 ...
洛阳期待并欢迎世界客属回洛寻根,创业投资,共同将客家祖根地洛阳的明天建设得更加辉煌。... >>
马来西亚《亚洲时报》《诗华日报》《华侨日报》等刊发洛阳举办客家祖根地纪念活动 ...
谭育良表示沙巴客属中有不少人都亲身参与了2009年在洛阳偃师虎头山上兴建“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落成典礼。他说,该座纪念“衣冠南渡”和中原客家先民南迁的宏伟纪念碑坐落在洛阳虎头山上,扎根在客家游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