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太阳的照耀,地球将是一片漆黑冷寂。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太阳的活动明显地影响着农作物的收成,进而关系到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作物的生长需要足够的光照,而光照又不能过分,如果烈日炎炎,赤地千里,又会造成农业歉收,进而造成社会的动荡。正是出于对太阳的敬畏与感恩,演化出了对于太阳的崇拜。 太阳也有生日吗?古人认为是有的,不过各地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初一,日照地区则是农历六月十九,还有些地区把农历十一月十九,作为太阳生日。而在梅县地区(主要是今梅县区、梅江区)则把农历三月十九作为太阳生日。在农历三月十九那天,梅县地区每家每户将事前备好的猪肉、鱼、鸡、果品、长寿面和娘酒,放在太阳出来的方向敬奉太阳,长寿面在祭祀之后则与韭菜、瘦肉并炒,寓意为其祝寿,并要烧用纸扎成的太阳鞋帽、太阳衣(其实为一套纸质皇帝朝服)。 梅州人在文献中最早提到太阳生日的是民国时期文人梁伯聪,他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写道: 十九日辰三月中,太阳诞祝万家同。 遥遥三百年前事,犹记明亡念不穷。 由此可知梅县地区的太阳生日是为了纪念明朝殉国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于农历三月十九在北京煤山自尽,清朝入主后,人们不敢公开祭祀明朝皇帝,便借“太阳生日”之名义去祭祀他。因为真实的原因不敢声张,因此到了后来虽然大家都在拜祭,而“能知其义者鲜矣”。 ![]() 图为《台湾风物志》 ![]() 图为《梅县风土二百咏》 三月十九,宁波俗说太阳生日,旧时各寺庙设醮诵经。相传为明庄烈帝(即崇祯皇帝朱由检)殉社稷之日,为隐晦,称太阳生日。 据《台湾风物志》载:“三月十九‘太阳公祭’是台湾独有的节日。据考,此日即明思宗(崇祯帝)殉难日,台民在郑氏政权时代于此日面北遥祭,清兵入关后则托辞‘太阳公’。‘太阳’暗喻‘大明’。祭品必备九猪十六羊(以面粉制成),实即中原祭帝王的太牢之礼。面猪、面羊皆染红色,暗示‘朱’姓。祭礼在庙、在家中举行均可。” 为什么在这些地区会以“太阳生日”之名义去祭祀殉国的明朝崇祯皇帝呢?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浙江等地是南明鲁王政权的活动范围,鲁王朱以海即称监国于绍兴;而台湾则是郑成功领导的明郑政权活动地区,这些地方毫无疑问都曾是明遗民抗清的大本营,战争与破坏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切肤之痛。 梅县地区同样如此。顺治二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政权,年号隆武。当时备受崇祯皇帝恩典的梅县松口人翰林院编修李士淳(二何)回到了家乡,据李柏存在《李二何公年谱》中记载,清顺治三年,隆武帝封李士淳为右春坊、右中允,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勅其督理广东兵饷事务。当时梅县地区人民在李士淳的影响下,普遍怀念朱明王朝,排斥满清外族政权,梅县地区成为反清复明的重要基地,李士淳因此得以为隆武政权顺利筹饷二万有余。 ![]() 李二何先生遗像 虽然在顺治三年,清军已攻占了潮州各县,但当时梅县地区并没有一直被清政府控制,而是处于两个政权的拉锯之中,如到了顺治七年,程乡知县郑明瑜还在使用南明永历四年年号。据《梅县志》记载,到康熙十五年(1676)六月六日,程乡民众始蓄发留辫,归附清朝。在这个过程中,梅县地区人民因为抗清被屠杀不少,据康熙《程乡县志》记载,明崇祯十五年(1642)程乡县有19233人,而清康熙十一年(1672)仅剩15787人,人口约减18%。其惨烈可知一斑。 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太阳生日”除了表面上是对崇祯皇帝之死与明朝灭亡的追思,或许还凝聚着明朝遗民对自己亲历的清兵南下所致一切伤害的记忆。当然,这种记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淡化,现在“太阳生日”已成为一种对太阳的感恩和祈祷,以及拥有特殊时节美食(韭菜瘦肉炒面)的普通节日而存在。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祠堂,是我们大家的祠堂,愿每一个回得去的故乡都有一座祠堂。祠堂若在,家族必兴!... >>
客家人,就是外来人口、外地人、外地来此地安家作客的人。... >>
千年文脉 薪火相传!世界客属第二十七次公祭客家母亲河—汀江大典在长汀举行 ...
千年文脉,薪火相传。12月28日,世界客属第二十七次公祭客家母亲河——汀江大典在长汀县客家母亲缘广场举行。... >>
在丰湖杂记里,徐旭曾对客家人的称谓、源流、分布、民性、语言、妇女、风俗等进行了论述,对客家文化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提出一系列关于客家族群的概念,开创了19世纪初客家研究的先河 ...... >>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
广东三大民系都从北方南迁而来,为什么只有客家人自称客家 ...
客家人是衣冠南渡的中原旧族,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称之为“客家”。... >>
老梅城有个渡口叫水打伯公码头,坐落在静静的梅江边上。虽极之简陋,却是万万千千客家人飘洋过海闯荡世界的起点,这当中包括张国荣的父亲张活海。自从坐船抵埠香港谋生后,张父未曾带子女返乡省亲祭祖 ...... >>
从广州一路向北,至从化吕田镇最北端,静静地坐落着一条古村——莲麻村。莲麻村四面环山,满眼苍翠,小河潺潺,绕村而建的客家围屋鳞次栉比,依山而建。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留下了不少老屋、私塾、莲麻等客家人百年 ...... >>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于2021年4月正式开馆。跟随小编脚步,走进这个客家文华新地标看看吧!... >>
定光佛情牵龙台佛缘、乡缘。仰望着香烟氤氲前庄严的定光佛像,想像那曾经沧海桑田的淡水鄞山寺和彰化定光佛庙,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佛缘,更多的是浓浓的乡谊亲情,乡缘是激发越来越多原乡汀州客造访台湾定光佛寺 ...... >>
碓,是客家地区一种加工粮食的物具。按其操作方式,分手碓,踏碓二种。手碓占用空间小,易挪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踏碓占用空间较大,位置固定,较省力,工作效率高 ...... >>
客家民系肇因于中原汉人多次南迁,由浙赣入闽,由闽入粤,融合闽粤当地土著而形成,并最终将闽粤赣边山区变成基本住地。... >>
寻梦客家祖根地,天下客属一家亲!第一届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纪念活动在洛阳举行 ...
洛阳期待并欢迎世界客属回洛寻根,创业投资,共同将客家祖根地洛阳的明天建设得更加辉煌。... >>
马来西亚《亚洲时报》《诗华日报》《华侨日报》等刊发洛阳举办客家祖根地纪念活动 ...
谭育良表示沙巴客属中有不少人都亲身参与了2009年在洛阳偃师虎头山上兴建“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落成典礼。他说,该座纪念“衣冠南渡”和中原客家先民南迁的宏伟纪念碑坐落在洛阳虎头山上,扎根在客家游 ......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