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饶卫华,1906年1月生,大埔县西河镇彰北村人,家名饶君强,曾用名饶志雄等。先后就读于大埔县大埔中学、中山大学、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曾任中共广东区委组织部秘书、中共南方局秘书长、中央红色交通线香港总站站长、中共东江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粤北省委组织部部长、东江纵队军政干校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广州市手工业管理局局长、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局局长、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96年在广州病逝。 饶卫华1930年在香港的留影 受张善铭影响走上革命道路 1923年,17岁的饶卫华在大埔中学就读期间,受西河同乡、大埔中学学长、中共早期党员张善铭启蒙并走上革命道路。他曾回忆说“我是1923年夏天由大埔中学回家的路上认识他(张善铭)的。这时他已入党两年了,而且是政治上很成熟的青年革命活动分子了。当时我们一边走路,一边谈今后的生活前景,我谈了一些消极的想法。他批评了我幼稚的思想,第一次向我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五四爱国运动情况……并鼓励我到广州考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寻求革命真理。”1924年,饶卫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大学。在广州他与张善铭更频繁接触,1925年在张善铭的推荐下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常参加广东区委开办的新党员训练班。 1926年7月饶卫华调中共广东区委组织部、省港罢工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并担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邓中夏的秘书,以及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筹备会秘书。1926年“3·20”中山舰事件、国民党右派提出“整理党务案”后,中共中央安排饶卫华等广东12名年轻党员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马列理论和军事。其间,饶卫华被中央选调到中共“六大”大会秘书处,成为大会49名指定代表之一,分配到广东代表在大会秘书处负责大会调查和统计等机要工作,列席组织、农民、青年等三个委员会并负责工作记录和大会要求广东代表全体参加的广州暴动委员会会议。 ![]() 1931年任中央组织部任中央巡视员的饶卫华 筹建香港交通总站并担任首任站长 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需大批干部、设备等进入赣南。当年10月中央成立了交通局,直属中央政治局。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年底受党中央委派,饶卫华在香港建立香港交通总站并任第一任站长,负责联系上海与中央苏区的交通。 “我父亲当年24岁,他在苏联东方大学学习期间对党中央和各省领导人有一定了解,有利于开展秘密地下联络工作。而且他从小在大埔长大,曾在汕头、上海、香港工作过,对交通线沿线城市和韩江流域人文风土比较熟悉,加上他原担任的组织和秘书工作与交通业务就有交集,中央安排他筹建香港交通总站,也是顺理成章。”饶卫华儿子饶潮生表示。除负责香港交通总站外,后来中央交通局还安排饶卫华负责华东浙江福建等地区的政治交通业务。 在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之下,中央苏区的物质条件非常艰苦。许多工业品,尤其是急需的食盐、药品、电器和军用器械都很短缺。红军不得不把从敌军和地主土豪缴获的黄金和白银运送出去,通过采购点换成钞票和银元,再拿来购买所需物资。为防止路上发生遗失,交通员把黄金熔成金条,用布袋装起缠在身上。由于天热路远,布袋又重、摩擦着皮肉,有的同志被摩擦伤了,皮肤化脓成疮,但仍坚持下来。一些重要军事情报也是通过这条交通线传送的。“在国民党军发动的对中央苏区红军“围剿”初期,钱壮飞将从徐恩曾那里获取的‘电报密码本’通过女婿刘杞夫和李克农、陈赓,交到周恩来手上。周恩来亲自将‘电报密码本’交给李强,让其转给香港的饶卫华,饶卫华接到‘电报密码本’后派出交通员,经汕头→大埔→永定→上杭→长汀这条红色交通线送到了毛泽东、朱德手上,为中央苏区红军多次破译国民党情报取得反‘围剿’胜利立下大功。”饶潮生通过查看《冷少农传》介绍说。 ![]()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饶卫华 参与营救胡志明 1930年八九月间, 饶卫华调任中共南方局、中共广东省委秘书长,此时, 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机关设在香港。有一天,饶卫华在香港的电车上忽然遇见一位越南人。“他一见我便紧紧跟着我,我初以为他是特务侦探,即跳下电车想逃走。但是这人也跟着我跳下电车。我又搭上另一辆电车,他也跟随不舍,我只好镇定下来,他便坐到我旁边跟我谈起来,邀我去茶楼,他自己介绍是越南同志,在广州时经常在同志会上见到我,要求我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给他联系,并说明他是与胡志明住在一起,正在找中国共产党组织联系。”饶卫华回忆道。饶卫华把这个情况向时任广东省委组织部长的李富春报告。李富春派人从旁去观察和了解所写的地址情况,发现胡志明确是在那里后,派饶卫华去找他。1930年9月,饶卫华应邀参加胡志明在香港九龙城召开的建立越南共产党的会议。在会议前,饶卫华安排一位女同志假装胡志明的家属,让居无定所的胡志明租到屋子(注:胡志明在香港租房子,一定要有女家属才能租到)。 因之前胡志明按共产国际的指示,曾在暹罗(今称泰国)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10月10日,印度支那法庭在胡志明已离开暹罗、人在香港,缺席法庭的情况下,宣判他为死刑,胡志明遭法国政府通缉。1931年6月,胡志明在香港被捕关押在监狱。为避免胡志明遭引渡杀害,饶卫华受党的委派,与世界反帝同盟和红色国际救济等组织积极配合,与港英当局斗智斗勇,帮助胡志明聘请律师等。 1950年1月中越两国建交,越南驻广州总领事馆在每年越南国庆日都会邀请饶卫华及其家属参加庆祝活动。 2002年,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被中越两国电影艺术家搬上屏幕《香港脱险》(在越南,电影名称为《阮爱国在香港》)。该剧由中越两国合作,中、越、俄、英、美等八个国家演员和制片人参与,我国的国家一级演员张页川在剧中饰演饶卫华,剧中真名实姓演绎了饶卫华在党的领导下参与营救阮爱国(原型胡志明),使其顺利脱险、安全离开香港这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 1947年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工委期间与家人合影 巡视东北指导抗日救亡工作 1931年冬,中央改派饶卫华任中央巡视员到福建福州和厦门等地做巡视工作。1932年4月,中央派饶卫华以中央巡视员身份赴沦陷后的东北寻找中共满洲省委,恢复党中央与失联多时的满洲省委的联系。饶卫华历经波折寻找到刚搬到哈尔滨的中共满洲省委,向满洲省委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在中朝边界延边地区建立一支由党独立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战略决策,要求满洲省委把发动游击战争、领导反日的民族战争、开辟满洲新的游击区域与苏维埃区域,作为满洲省委最中心、最迫切、最实际的战斗任务。满洲省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派出周保中、赵尚志、杨靖宇等一大批骨干奔赴东北,创建东北抗日联军的第一批火种。在党中央组织发动下,满洲省委组建的抗日武装迅速壮大,并缔造了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长达十四年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饶卫华到东北的另一项任务是巡视东北各地党的工作。饶卫华和交通员没有坐火车,而是以步行的方式开展巡视,这样既避开了火车上日本宪兵的检查,又可了解东北敌后农村群众的真实情况。当时的东北,土匪很多,他们从哈尔滨到吉林,沿途被抢劫20多次。其间,饶卫华还承担满洲组织部在抗联草创时期的历史责任。他坚定支持受极“左”路线打击、被免去省委书记职务的罗登贤开展工作。在饶卫华和罗登贤等的不懈努力下,抗日骨干李兆麟等一批拟回北京的同志留在东北继续开展抗日斗争,给初创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工作添助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正能量,也为中央及时调整东北抗日斗争策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翔实的情报。 ![]() 1937年饶卫华(前排左三)在延安。当时担任陕北公学秘书长 为革命两次入狱 第一次是1932年9月在上海。当时饶卫华回到上海党中央组织部,在一次参加上海区委反帝会议时被混进党的内奸出卖被捕,在南京宪兵司令部被军事法庭判为无期徒刑。在南京中央军人监狱中,他受尽敌人折磨。敌人为了逼迫他投降,经常好几天不给食物,偶尔会送一点腐烂的菜粥给他,为了生存下去,饶卫华和狱友多次以捕捉监狱中的老鼠充饥。“国民党对政治犯非常残酷。看守动不动就打人,甚至还给你钉上脚镣,我们在监狱受尽了折磨,后来我又患病,到出狱时,几乎不会走路了。”饶卫华回忆当时的情景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双方实现第二次合作,饶卫华在周恩来的关心下出狱。 第二次是1942年在韶关。1942年发生“南委事件”。“南委事件”中在叛徒郭潜(饶卫华的直接上级,时任南委组织部长)的指认下,任中共粤北省委组织部长的饶卫华与中共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等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1944年,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回到东江纵队,并担任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秘书长。 (本文是根据饶卫华子女提供的有关资料整理而成。史料审核: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建新) ![]() 1981年饶卫华发起全国首家民营养老机构岭海颐老会和老年大学被聘为会长
|
“不怕富二代拼爹,就怕富二代拼命!”——客家抗日英雄李蔼 ...
李蔼,1907年6月25日出生于梅县松口镇盘龙村。他的父亲李柏存是清末慈善家李九香之孙,南洋巨商李均山的长子,历任广东都督府教育司科长,广东遂溪、文昌、新兴、连平等县县长,广东省参议会一、二、三届省议员等职 ...... >>
他是客家人,中国空军英雄!参加过开国大典,受毛主席检阅 ...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有一个客家人驾驶C-46型运输机“上海解放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人的检阅。这个人叫魏雄英,一个客家好儿郎、一个忠魂永存的空军英雄 ...... >>
这8位客家人,是开国将帅他们风华正茂的年纪为国家和人民抛洒热血,在人生迟暮之年依然心系国家。... >>
他是客家人,开国将军,能讲一口流利英语,曾任广东省副省长,东江纵队司令员 ...
曾生(1910年12月-1995年11月20日),原名曾振声(另说曾振华)。深圳坪山(原深圳龙岗坪山镇)客家人。1929年赴广州考入中山大学附中(华南师大附中前身之一)。著名的东江纵队司令员 ...... >>
这位梅州人曾任朱德、邓小平秘书,官居副国级,一生贡献巨大 ...
刘复之(1917-2013),广东梅县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曾担任过朱德、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秘书。... >>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这位客家人曾是一级战斗英雄,官至驻港部队副参谋长,可惜49岁英年早逝 ...
在共和国的英雄谱中,有这样一位英雄,头年入伍,次年入党,第三年荣立了一等功,独自一人毙敌17人,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
黄甘英是客家人,她称自己为“客家妹”,因此,她充分利用自己从事外事工作的经验和资源,发起成立了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圆了她要弘扬客家文化,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为国家、为家乡尽力的梦想 ...... >>
凭借杰出工作能力,李坚真一路升迁,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成了新中国第一任女省委书记。... >>
9月1日中午,广东籍客家开国将军杨永松离世,享年104岁。... >>
一段尘封八十年的“红色记忆”... >>
揭西县,在潮汕名气很大,在珠三角名气更大,提起揭西人,个个赞不绝口。...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