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祠堂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客家人自治的古老密码。近年来,赣州市通过深入挖掘祠堂在客家宗族治理方面的传统与功能,推动客家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赣南普法新风尚。 寻乌县将客家家训纳入村规民约当中,在祠堂设立“百姓说事点”“宗祠调解室”,调解前组织双方当事人重温“忠孝为本”“亲善仁厚”“相让有礼”等客家家规家训,依托宗祠进行学习宣传,让传统的客家和平理念深入人心,使矛盾纠纷化解实现“软着陆”。 近年来,赣州各地利用祠堂空间大、人流量多、活动集中的优势,开辟法律讲堂,邀请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村法律顾问、“八五”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等举办法治讲座,聚焦山林土地、妇女权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纠纷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采取集中辅导与法律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为村民送上法治“大餐”,帮助村民梳法理、解心结,引导村民厚植法治观念。积极践行苏区精神,发扬“夜打灯笼访贫农”优良作风,利用晚上休闲时间,组织村民会聚祠堂、屋场,拉家常、话法治、调纠纷,结合村民学法需求和时事热点,通过案例分析、宣讲互动、咨询答疑等方式,共探法律问题,共议纠纷化解,在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中把法律送到村民身边,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让讲情讲理讲法成为法治乡村新风尚。 普法宣传蕴含客家风情 深入挖掘祠堂文化的客家自治基因密码,将祠堂打造成为乡村“法治殿堂”。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将有300余年历史的矮岭下祖堂在原有的设施基础上添加法治元素,改造成村民“讲法堂”,内设法治宣传栏、宣传墙、漫画等,宣传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村民学法用法。 文化“搭台”,法治“唱戏”,赣州各地结合本地特色,创新法治文化形式,创作出了一批独具赣南韵味的法治文艺作品,利用遍布乡村的普法阵地开展送戏下乡、巡回演出等法治文化活动。 兴国县抓住客家人喜欢用“客家山歌”抒情、解乏、化怨、促和等习惯,成立山歌理论宣讲队,编创普法山歌860余首,将“说唱”式普法融入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中,深入农村演出、宣讲9000余场次。全南县召集法律工作者和演艺人员组成创作班子,结合“车马灯”这一传统客家民俗风情表演形式创作了一批精彩的法治剧目,在该县雅溪古村、十里桃江等旅游景点,普法志愿者们以歌舞戏的方式唱响法治好声音。 信丰县充分发掘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精髓,将法治元素、普法内容嵌入畲族山歌、竹竿舞、采茶戏等民族文化形态中,开展多样式民族普法活动,连续3年组织畲族文化艺术团开展戏曲普法活动,观看者达10万余人次。 |
客家山歌的内涵丰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生活、风情和劳动生产等,包罗万象。... >>
客家人的这个风俗习惯,你了解嘛?... >>
鹤城客家花炮会弘扬鹤城客家人的民俗传统文化,传承了本族群的内在精神品质,以聚庆凝聚人心、和睦邻里,以乡情带动乡亲支持家乡建设,以庙市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 >>
闽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 >>
冬至欢愉~... >>
黄英贤1968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父亲黄锐诚是马来西亚客家人,知名建筑商,母亲是欧洲裔澳大利亚人。... >>
关注!龙岩举办“情系祖地 福满两岸”龙台客家青少年迎新联谊晚会 ...
整场晚会以客家风情、客家民俗、客家寻根作为创作主轴,突显两岸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高度融合。... >>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 >>
两岸宗亲一谱牵... >>
留住传统客家文化记忆... >>
首届客家民俗文化艺术节来啦~... >>
再造广东,再创新奇迹!黄坤明在广东“新春第一会”讲话实录 ...
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开至全省各地市、县(市、区)。... >>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成功创建,标志着保护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
江门、潮州、梅州很多地方都保留了浓厚的华侨文化。2013年,以广东侨批为主构成的“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成为广东首项世界记忆遗产... >>
《采茶灯》是福建新罗的民间吉祥歌舞,表达着人民对于幸福的殷切向往。... >>
以侨为桥!这个客家古村落被中国侨联确定为“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 ...
侨乡村位于梅县区南口镇西南部,由寺前、高田、塘肚三个自然村组成,因华侨众多而得名,是著名的华侨之乡。... >>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正在走向更大的舞台。... >>
共叙乡情、共商发展!梅州市海外、港澳台乡亲相聚“云端” ...
2月20日,“云聚客都 共商发展”梅州市海外、港澳台乡亲视频交流会在梅城举行。...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