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味是什么味道?是梅州柚的味道,香蜜清甜;是客家炒绿的味道,甘香醇厚;是盐焗鸡的味道,咸香独特…… 3月3日,梅州柚、客家炒绿、客家预制菜等梅州特色农产品亮相2023梅州特色农产品粤港澳大湾区推介活动现场,此次活动是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及第十二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 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钦文(中)、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惠兰(左四)、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书记黄恒福(右三) 一柚一茶皆是宝 “柚子局长”再推介 “我手上的梅州柚是去年11月7日立冬时采摘下来的,在自然条件下存放了四个月依然保持新鲜不失香气,是‘天然的水果罐头’。”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爱东走上台向粤港澳大湾区推介梅州柚。陈爱东早在四年前就被称为“柚子局长”,是第一批直播带货的局长。他多次出镜介绍梅州柚的生长环境、特征、生产标准,致力于打造专家型IP,推动梅州柚成为令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柚子局长”陈爱东向粤港澳大湾区推介梅州柚 梅州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也是全国有名的“富硒”之地。828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让长在这里的梅州柚营养价值极高,被奉为梅州富硒长寿形象的最佳“代言品”。 近年来,梅州持续发力做优“严管理”“强龙头”“拓销路”“深加工”四篇文章,贯彻“匠心种好柚,品质赢市场”的理念,把“用工匠精神种好梅州柚”“不熟不采,非熟不卖”等口号落到种植、营销等各个环节,将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95万吨、产值72亿元的梅州柚,打造成为富民“大产业”,一举奠定了“中国柚子看梅州”的产业地位。 梅县金柚果皮金黄有光泽,且油胞明显。 天天喝嘉应茶、年年吃梅州柚,才造就了2个“世界长寿之乡”和2个“中国长寿之乡”,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钦文表示,要将客家炒绿打造成为“广东绿茶第一品”。据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黄海英介绍,嘉应茶·客家炒绿是大自然给予梅州的一件珍宝,客家人秉持坚守,形成了“摊青、杀青、揉捻、炒干”等别具匠心的制茶工序,客家炒绿被称为“梅州一绝”。传承千年的种茶饮茶习惯,让客都梅州拥有深厚的客家茶文化,如今,“嘉应茶正在走出围龙、走出山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茶罐子”。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黄海英推介嘉应茶·客家炒绿 嘉应茶·客家炒绿 “预”见一桌客家菜 走向一条振兴路 “盐焗鸡、梅菜扣肉、兴宁肉鸽、腌面、客家娘酒鸡……千年来,客家人的八方迁徙,风味的四海流变,孕育出独特的客家饮食文化和客家菜肴。”在活动现场,金苑食品(广东)有限公司、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慢食客家贸易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代表分别上台推介客家预制菜。从历史走到现在,梅州客家菜因山而生,不断传承创新,包容发展。 第十二届广东农博会梅州综合展馆 作为“中国客家菜之乡”,梅州在粤菜中独树一帜,在预制菜产业发展赛道上不仅有行业基础,更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过去由于地域、交通等因素,客家菜“养在深闺人未识”。日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次将预制菜写入其中。梅州抢抓风口期,把客家预制菜产业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谋划推动的一项工作,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扩张和配套需求,努力把梅州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全力推动梅州客家预制菜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客家预制菜 政府发力“搭好台” 广邀企业“唱好戏” “紧抓预制菜产业发展东风,已经成为广梅产业园的发展方向标。”广梅产业园科技和经济发展局局长蔡例杏面向湾区作广梅产业园预制菜产业招商推介,她表示,逐渐完善的广梅产业园产业链条,正在释放着更多发展红利。 广梅产业园科技和经济发展局局长蔡例杏作广梅产业园预制菜产业招商推介 广梅产业园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广州梅州产业共建主战场,是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粤东沿海经济带三大经济圈产业转移和要素溢出的叠加承接地,正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近年来,广梅产业园立足梅州资源禀赋,抓预制菜产业发展窗口期,借力广梅对口帮扶、梅州融湾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广梅产业园立足梅州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适应消费升级新需求重点打造的产业,是广梅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的新业态。 广梅产业园 当前,广梅产业园吸引了伊利食品、珠江啤酒、广药王老吉、广州酒家等一批食品类龙头企业集聚发展,致力打造省内发展势头最好的食品饮料产业园。2022年,食品饮料集群总产值增长42.75%,占园区总产值35.55%。 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桥头堡,进一步打响梅州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拓展珠三角城市群及港澳市场,持续叫响“匠心种好柚,品质赢市场”“天天都喝嘉应茶、年年都吃梅州柚”“品客家预制菜,感受家的味道”等品牌营销口号,助力梅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梅州乡村振兴事业向前发展。 |
《采茶灯》是福建新罗的民间吉祥歌舞,表达着人民对于幸福的殷切向往。... >>
以侨为桥!这个客家古村落被中国侨联确定为“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 ...
侨乡村位于梅县区南口镇西南部,由寺前、高田、塘肚三个自然村组成,因华侨众多而得名,是著名的华侨之乡。... >>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正在走向更大的舞台。... >>
共叙乡情、共商发展!梅州市海外、港澳台乡亲相聚“云端” ...
2月20日,“云聚客都 共商发展”梅州市海外、港澳台乡亲视频交流会在梅城举行。... >>
石城客家古寨堡大多选择临近村庄、四面陡峭突兀但山顶平坦宽阔的山头,依山建寨。... >>
悠悠千载,一代代黄河子孙,一代代客家先民,任由时光流逝,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守心中永远的梦想,演绎着不同的追梦故事,再苦再难也绝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 ...... >>
新征程,客家研究再出发!... >>
挖掘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元素,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这场研学活动,有意义 ...
2月23日至25日,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联合五华县文广旅体局、五华县建筑行业协会开展了为期3天的“世界客都·美丽梅州—客家建筑文化研学”活动,主要以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的形式进行 ...... >>
历史上,深圳前身新安县(宝安县)原有四个民系杂处,客家、广府、福佬与疍家人,其中客家人居多。... >>
广州客家山歌传唱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新思想、感恩新时代,激发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客家山歌悠久的文化,在田间地头感受客家山歌的魅力 ...... >>
深圳的客家人大多数来自粤东兴梅地区,即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 >>
何立峰,男,汉族,1955年2月生,广东兴宁人。... >>
客家人的大戏!跨越千里,穿越千年,新编大型汉剧《王昭君》湾区老区引共鸣 ...
让优秀的客家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广东正在行动,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
“广东省友谊奖”是广东省政府为表彰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而设立的荣誉奖项,是省委省政府对丘成桐、熊德龙两位多年来为广东所作贡献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梅州籍海外华人华侨的充分肯 ...... >>
近500个团、超6万人次!“老广们”畅游客家土楼,尽享客家风情 ...
畅游客家土楼,尽享客家风情!... >>
进入新时代,赣南客家依然在路上;踏上新征程,赣南客家研究接力再出发。... >>
本次研学营将于3月9日~13日在福建龙岩、漳州两地开展。... >>
站在梅江区学海路状元桥上,脚下是临东流而来、汇入梅江的周溪,眼前的三株木棉树苍劲挺拔,掩映着古朴典雅的东山书院,书院后是依势缓缓崛起的东山岃,耳边是东中学子琅琅的读书声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