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蝴蝶,披霞衣,飞到东来飞到西,飞过山溪飞过岌,千朵万朵花满枝……”3月13日晚,梅州市山歌剧场客韵悠长,备受关注的大型客家山歌剧《血蝴蝶》圆满完成了内部推演,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演员在舞台上精彩呈现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动人故事(袁群华 摄) 这是梅县区首部红色题材大型客家山歌剧,以梅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为背景进行创排,融合了客家山歌、舞蹈等表演元素。历经三年筹备,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传奇,让观众感受革命先烈追寻信仰、坚守信仰的赤诚之情。 小编日前前往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探班《血蝴蝶》剧组,了解幕后的精彩故事。 红色题材与轻喜剧的碰撞 “脚要再往前一点,听到音乐要跳起来,节奏感再强一些。”在排练现场,演员们打起十二分精神,从行进速度到表演点位,从动作节奏到整齐程度,一次次磨合与调整,只为给观众呈现出最好的表演效果。 仅是看了排练,小编在现场就感受到了《血蝴蝶》这部剧的精彩,演员动作雄浑有力、歌声高昂洪亮。 《血蝴蝶》取材于粤赣边区留守红军司令罗屏汉(剧中称“罗汉”)的真实故事,以梅县梅南九龙嶂的革命历史为背景,用戏剧手段进行加工提炼,讲述以主人翁罗汉为首的留守红军九龙山部队,拖住国民党军田五知部一个团七天时间的故事,展示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红军人物形象。 该剧以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为主创团队进行创排,由林文祥、丘晓玲担任编剧,李建生担任导演,刘谦隆、温秋灵、廖明星、廖渊、黎骏、余果、黄锦涛担任主演。 主创团队先后多次深入梅南九龙嶂走访,收集当地留守红军的相关历史资料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反复研讨和修改创作提纲,最终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血蝴蝶》塑造出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革命者形象,鲜活地展示革命者真性情的一面(袁群华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人员从红色题材宏大的主题里,演绎出了一场接地气的轻喜剧。李建生告诉小编,之所以选择以轻喜剧的方式去呈现,是希望用更生活化的方式去讲述故事,塑造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革命者形象,鲜活地展示革命者真性情的一面。 作品为何取名《血蝴蝶》? 李建生介绍,通过虚构蝴蝶这一物种,来表达当时那批革命者在危险和困境面前,就像飞舞的蝴蝶一样,向着风、向着雨不顾一切、一往无前地冲上去,美丽而绚烂,让观众感受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荣光和梦想。 “这部剧筹备了三年,克服了资金、场地等困难,目前剧本已经定型,导演、演员们正在抓紧时间排练。”李建生表示,这部剧把梅州苏区精神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是在歌颂英雄,更是在传递一种人生信念和勇气,希望能给予观众更多对生命的思考。 男女主直呼“角色有挑战性”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仍意犹未尽。在最后的谢幕环节,全场掌声雷动,观众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和欢呼声,给予了《红蝴蝶》剧组赞许和肯定。 赞誉的背后,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实写照。 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回到后台卸下服装,内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走近一看,发现他们双脚双手布满了伤痕,身上贴了几块膏药,演员之间互相揉捏放松。 “太有挑战性了!”《血蝴蝶》男一号刘谦隆、女一号温秋灵异口同声地说。 据介绍,剧中的男主角罗汉是一个高度近视、不会开枪的红军战士。“他机智幽默,不同于观众常见的严肃、正统人物形象,在带领队伍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是乐呵呵的,不让队员感觉到任何压力,努力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刘谦隆告诉小编,这种反差对他的表演提出了很高要求。 “当我演得越不像自己,我就越接近角色。”刘谦隆通过不断摸索,多和幽默诙谐的朋友接触交流,模仿他们的日常动作和神态,来揣摩角色的性格和习惯。 同样有性格反差的温秋灵是《血蝴蝶》的“黑马”,她激动地告诉小编,“这是我第一次饰演女主,我以前只是群演,这次能担此重任,感激之余有不小的压力。” “黑马”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当的,成为“黑马”的背后是不停学习、不断努力。 “刷牙、走路、睡前都在听曲,随时随地在练习,有时候想午休,曲声却在耳边回响,导致睡不着,于是就爬起来练习。”温秋灵用“入魔”形容自己,非表演科班出身的她,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努力。 据她介绍,女主这一角色有着“女汉子”的性格,是一名豪迈、勇敢的女红军。“这个角色很消耗体力,跑着唱、走着唱,有打戏也得唱。”温秋灵说,这对唱功有很高的要求。 从跑龙套到群演,再到女一号,一步一个脚印、一台一个角色,在温秋灵心里,角色不分大小,演好每一部剧,传承好客家山歌剧才是可贵的。 剧中九成演员为“90后” 在舞台上有不少年轻面孔,令人眼前一亮。《血蝴蝶》参演人员有50多人,其中九成是“90后”。 今年16岁的黄婉婷第一次出演山歌剧,在剧中饰演一名红军。“感觉很兴奋,踏上舞台正式出演的那一刻,看到台下那么多人有些紧张,但我们很珍惜每一次演出学习的机会。”黄婉婷告诉小编,剧团氛围像一个“大家庭”,互帮互助,互相进步。 “60后”廖明星告诉小编,整个剧团始终坚持“传帮带”。廖明星是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实实在在的“明星”,从艺30多年的他兢兢业业、获奖无数,是该中心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演员。 小编了解到,廖明星在剧团改革的时候本可以退下来,但他坚持留在舞台上,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廖明星坦言,一些演员并非专业院校出身,但因为有天赋、热爱舞台所以加入剧团,他们非常需要前辈的“传帮带”,需要有经验的演员毫无保留地传授技巧给年轻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承。 “我非常感谢这些前辈,即便今天没有他们的排练内容,我仍然看到了他们的身影,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这些年轻演员懂得要成功就必须吃苦耐劳、磨炼技艺,一步一步地积累。”温秋灵说。 “我们的演员在业务上均是一专多能,是一支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队伍,在剧目创作、挖掘、继承和创新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年轻团队的优势。”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赖瑜明说,由资历老的演员带好新演员,在这样的模式下,传统与创新两股激流碰撞。 据悉,《血蝴蝶》正备战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此前在广东省第十四届艺术节上,由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报送表演的脱贫攻坚主题大型山歌剧《春闹》,从全省各地28台参评剧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剧目一等奖,刘谦隆摘得个人优秀表演奖。这在全省县一级剧团中屈指可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客家山歌剧《白鹭村》《春闹》、广东汉剧《王昭君》、音乐剧《血色三河》等重点剧目斩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等15个奖项,创下梅州在全省最高规格、最高水平艺术盛会上的历史最好成绩,被国家和省的专家赞誉为“梅州现象”。 《血蝴蝶》主创团队表示,将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力争再创新成绩,续写“梅州现象”。 |
深圳的客家人大多数来自粤东兴梅地区,即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 >>
何立峰,男,汉族,1955年2月生,广东兴宁人。... >>
客家人的大戏!跨越千里,穿越千年,新编大型汉剧《王昭君》湾区老区引共鸣 ...
让优秀的客家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广东正在行动,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
“广东省友谊奖”是广东省政府为表彰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而设立的荣誉奖项,是省委省政府对丘成桐、熊德龙两位多年来为广东所作贡献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梅州籍海外华人华侨的充分肯 ...... >>
近500个团、超6万人次!“老广们”畅游客家土楼,尽享客家风情 ...
畅游客家土楼,尽享客家风情!... >>
进入新时代,赣南客家依然在路上;踏上新征程,赣南客家研究接力再出发。... >>
本次研学营将于3月9日~13日在福建龙岩、漳州两地开展。... >>
站在梅江区学海路状元桥上,脚下是临东流而来、汇入梅江的周溪,眼前的三株木棉树苍劲挺拔,掩映着古朴典雅的东山书院,书院后是依势缓缓崛起的东山岃,耳边是东中学子琅琅的读书声 ...... >>
洛带古镇是中国西部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古镇,被誉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 >>
宁化:当“客家文化”遇上“执行利剑”,共同坚守有机融合 ...
福建宁化是客家祖地,宁化石壁及周边闽粤赣地区,是客家民系的孕生地,客家文化的发祥地。... >>
客家童谣取材于客家地区的日常生活事物,传递着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客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发展客家预制菜产业,梅州不仅有广布世界的客家民系资源和文化认同优势,更具有独特的长寿资源优势、优质食材优势。... >>
3月26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产业文化交流活动在梅州隆重开幕。活动上举行了梅州首个客家小吃连锁品牌揭幕“有板有眼”揭幕仪式。 ...... >>
鸟米粿是客家的传统小吃,因客家话的发音似“鸟米粿”而得名,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
为期两天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产业文化交流活动在完成各项议程及赛事活动之后于今天上午完美收官。... >>
关注!香港梅州联会、香港梅州(嘉应)总商会联合就职典礼在港举行 ...
3月27日,香港梅州联会第七届会董会·咨议会、香港梅州(嘉应)总商会第六十三届会董会联合就职典礼在香港举行。... >>
大埔是世界客都梅州的重要构成,也是灵山秀水之人文秀区,千百年来文风鼎盛,群贤蔚起。从大埔出发,走出了众多影响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 >>
共商文旅创新融湾路径!2023中国·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融湾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
3月27日上午,“世界客都·创新融湾——2023中国·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融湾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客天下国际大酒店举行。...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