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被称为“客家摇篮”的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客家人口占95%以上。 多年来,赣州紧紧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目标,构建文化生态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赣南特色的客家文化生态传承发展新路。夏末初秋,记者走进赣州,体验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融,红色文化与客家风情辉映,古朴与现代并存的特色文化。 何良清(左)和刘丽在会昌县汉仙岩景区演唱会昌山歌《汉仙名气响当当》 筑好“传承”工程 赓续千年客家历史文脉 赣州老城区有一座历经200多年风雨、横跨三条街巷的魏家大院,是赣州城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城市家族民居建筑,也是赣南客家颇具代表性的“九井十八厅”式建筑。2019年,魏家大院被修缮改造成为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如今的魏家大院,已成为赣州老城区重要的文旅景点,是四海游客了解客家摇篮历史文化、感受赣南客家建筑魅力的热门“打卡地”。 除“厅屋组合式”民居外,赣南客家民居还有一种类型,即被誉为“东方古堡”的围屋。 寻乌县晨光镇金星村角背围拢屋客家婚俗展示区 赣南围屋至今尚存600余座,从平面上可分“口”字形和“国”字形两类,是一种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建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寻乌县晨光镇金星村角背围拢屋,坐西朝东,正栋前山墙为“三山式”封火墙,面阔三间,为抬梁式硬山顶金包银大瓦房。前、中、后三栋正屋之间各有一个天井,正屋的两侧和后面,由三条围拢屋呈弓背形环抱,各条围拢屋之间,均设有一条宽为0.9米的通廊。1930年8月19日,寻乌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角背围拢屋内召开,成立了寻乌县历史上第一个总工会。 这些年,赣州对传统客家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自然生态良好的街区、古镇和传统村落实施重点保护,活化利用全南雅溪村、赣县白鹭村等传统村落,展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江西省级非遗项目章贡客家竹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英雄在制作根雕作品 树好“保护”品牌, 促进客家文化薪火相传 手拿彩扇翩翩起舞,再学上几招最为精髓的矮子步,不一会儿工夫,这赣南采茶戏便学得有模有样了。8月21日,在赣州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非遗馆里,一批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正兴趣盎然地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除了赣南采茶戏,还有栩栩如生的客家根雕、古风十足的花灯制作以及特别考验耐性的客家传拓等十余种非遗项目,每个项目前都是人头攒动,每个游客都满载而归。 于都县九章路小学采茶舞社团正在排练赣南采茶舞《斑鸠调》(光明日报记者 闫汇芳摄) “非遗传承,要守艺更要授艺,才能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火起来。”章贡区文化馆馆长陈贝介绍说,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知道我们的受众在哪里,就要把非遗融入哪里、送到哪里。 唢呐是一种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管乐器,在赣南客家有着深厚的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等,都要请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在赣南各县市中,于都唢呐公婆吹独具特色。于都县在乡村旅游点、人群聚集区建设于都唢呐公婆吹、客家古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所,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风情和民俗文化保护起来。 这些年,赣州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理论研究、场馆建设、平台搭建,推动客家文化薪火相传。今年,赣州以承办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为重要契机,打造“世界客家文化名城”,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世界客家非遗馆将于本月底投入使用。 信丰小河客家锡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肖仁煌在信丰非遗工坊制作客家锡壶 绘就“融合”画卷, 注入客家文化澎湃动能 赣州致力于推进客家文化与旅游、产业、商贸多业态融合,坚持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会昌县西江镇岚昌藤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生产藤椅。近年来,会昌县不断创新非遗项目会昌藤器制作技艺保护和发展模式,通过借助市场力量把藤器工艺融入家具产品,在学校成立传承基地,鼓励艺人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使非遗项目在传承保护中创新发展,活态传承。 游客在安远县东生围欣赏客家文化民俗舞龙舞狮表演 “汉仙名气响当当,湖中景色胜苏杭。采荷仙姑偷眼看,想嫁门岭做新娘。”何良清和刘丽一曲会昌山歌《汉仙名气响当当》,收获汉仙岩景区游客的阵阵掌声。自2017年以来,赣州累计有343个客家非遗项目进驻景区,开展各类展示展销展演活动3455场次,惠及群众996万人次。 信丰县县名取“人信物丰、因信而丰”之意,县内99%属客家民系,民风淳朴、心灵手巧。信丰萝卜饺皮薄且晶莹剔透、入口软糯,是赣南客家菜“十大名小吃”之一。“信丰萝卜饺的饺子皮是用当地的红薯粉精制而成,萝卜饺的馅料也大有讲究,必须是新鲜的萝卜和新鲜鱼肉。”已有几十年制作萝卜饺经验的厨师曹华介绍说。 近年来,赣州以客家美食为切入口,深入挖掘客家擂茶、客家酸酒鸭、客家熏鸡等客家菜肴内涵,不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肴’篮”美食名片。2023年4月,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赣州市“国际客家美食名城”称号。 |
本次大赛由梅州市政府指导,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广播电视台、市侨联承办,广东华鸿生物健康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 >>
近年来,梅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巧用客家家训谣谚、“叔公头”、村民理事会等载体和主体,及时把百姓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 >>
马来西亚的客家年轻人,渐渐被广府人和福建人语言同化,基本马来西亚的年轻人会5种以上的语言,包括马来语,印度语等。... >>
我们在赣南采茶戏原有基础上,对歌、舞、戏等呈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近年来,创排精品剧目五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其中《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一个人的长征》都是大型红色题材与传统采茶戏 ...... >>
“凡尘”组合创造历史!梅州妹陈清晨第四次夺得羽毛球世锦赛女双冠军 ...
此次夺冠后,“凡尘”组合也成为世锦赛历史上夺得女双冠军次数最多的组合。... >>
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作为客家人的一员,大家一起来为客家菜“晋九”鼓与呼吧!... >>
日前,客家山歌剧《等郎妹》在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山歌剧场精彩上演。... >>
凝聚侨心侨力 谱写复兴华章——祝贺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开幕 ...
今天,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
绘就山青水净田良新画卷!梅州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
把“舞龙舞狮”带去非洲!梅州市践行客家文化走出去成果报告会举行 ...
9月6日,梅州市践行客家文化走出去成果报告会在嘉应学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
为持续打响龙岩文旅“客家美食宴”品牌,充分挖掘和弘扬龙岩特色美食文化,致力将客家菜打造成“中国第九大菜系”,近日,龙岩市第二届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赛开赛 ...... >>
井在客家人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客家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滋养、哺育和保护了一代又一代客家人。... >>
今年8月,以客家本土戏曲剧种演绎林风眠传奇一生的新版客家山歌音乐剧《林风眠》在梅州正式公演,在当地掀起了一阵“林风眠热潮”。... >>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第32届世客会11月在赣州市龙南举办 ...
本届世客会,以“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为主题,将围绕“客家摇篮”做足细节、做出特色,在食宿、参观、文化活动等方面,处处体现“乡音、乡情”,让世界客属乡亲“留心、留根、留记忆”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