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素有“江西糖库”之称,蔗糖业发展历史悠久。赣南土法制糖,是客家先民流传下来的一项传统手工工艺,体现了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 红糖产品 土制红糖味纯甘甜,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它不仅是客家人的日常调味品,同时还具有清热生津、祛瘀除湿、补血益气等功效,是客家妇女生产后常用的一种滋补食品。 据史料记载,早在1500年前,赣南的蔗糖业就闻名遐迩。明嘉靖七年(1528年),兴国的垓上、龙沙两村有榨棚7个。清康熙年间,南康“岁煎糖可达万石”。至清末,“蔗棚”“糖坊”已遍布赣南各县城乡,所产土糖输出汉口、安庆等地,年交易额达100万元(关两)。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沿海省份相继沦陷,闽、粤糖业受损,外糖又不易进口,这在客观上给赣南的蔗糖业带来了一个发展机遇,使这里的土糖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当时,赣南土糖品名繁多,有赛雪、冰花、布尖、真尖、结漏、片糖等,产品大部分销往东南诸省。 ![]() 种植甘蔗 ![]() 收割甘蔗 ![]() 畜力压榨提汁 土糖多呈红褐或黄褐色,又称红糖。土法制糖,品质纯天然、制作纯手工,提取糖汁靠畜力或水力压榨,设备较简陋,工艺也不复杂。每年秋末冬初甘蔗成熟之时,蔗农便合伙筹集工料,搭盖蔗棚(寮)制作土糖。压榨提汁主要以两个直立石柱为压榨辊,以畜力或水力为动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有以手扶拖拉机或小型柴油机为动力的,只需将甘蔗送入两辊之间,便可榨出蔗汁。熬糖时,使用煮糖灶和数口铁锅,将榨出的蔗汁经滤布过滤后,倒入煮锅加热,其间不停搅动,待水分蒸发糖汁达到一定浓度时,即可起锅,倾入底部用稻草塞住小孔的专用瓦罐内冷却凝固,即成沙状粗制糖,又称料糖或钵子糖,进一步加工,即可生产各种糖品。 ![]() 入锅加热熬制 ![]() 出锅冷却结晶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先后建起了多个现代化糖厂,随着工业化制糖的兴起和发展,土法制糖受到不小冲击,但客家人对土法制糖还是存念于心,土制红糖仍有不小的市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通过改进的制糖作坊在城郊乡野冒了出来,使土法制糖的工艺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 |
炸果子是崇义人过年的必备美食!... >>
“油浸肶子”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别有嚼劲,是非常美味的下酒佳品。... >>
龙岩上杭是红色圣地,也是福地。“上杭全福宴”就是根植于这块客家祖地、红色沃土,取材于青山绿水之间,生动地反映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朴素愿望与殷切向往 ...... >>
随着梅州预制菜产业的进一步集聚、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客家预制菜产业效益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
如果你来自远方,那就把独特的客家味道带走,给亲人带回未曾尝试的一道远方风味~... >>
客家人喜欢吃素、吃野、吃粗、吃杂,客家饮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主料、 味厚浓香、注重养生、原汁原味。... >>
娘酒奶茶、娘酒菜系……这对客家师徒传承让老味道有了新滋味 ...
客家娘酒,是萦绕在客家人舌尖上挥散不去的家乡味道。...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