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所以又叫做:“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中元民间说是鬼节。中元普度是普遍超度孤魂野鬼之意。七月初一是“开鬼门关”,七月三十是“关鬼门 ... ...... 详细>>
2019-8-15 11:41乖呀!妹呀!早去早成家,要勤打扫勤烧茶,是非场中切莫惹。乖呀!妹呀!丈夫面前细商量,粗言粗语肚中藏。乖呀!妹呀!爱玩睡早起床,照顾爷哀(父母)要周全。 乖呀!妹呀!女儿贤惠会 ... ...... 详细>>
2019-8-15 11:06中元节《中元作》唐.李商隐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七月半,鬼乱窜!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 ...... 详细>>
2019-8-15 09:53手工榨油就是山里的客家人创造的一项手工技艺。榨油坊由一辆水车、一个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和一个悬空的撞锤组成,方法虽然老土,但生态环保,没有工业机器和工业原料的污染,榨出来的油原汁原味、香醇清亮 ... ...... 详细>>
2019-8-14 10:45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七月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然而,客家人的“中元节”、“七月半”却大多不是农历七月十五,而是比之早一天的农历七月十四。明明是 ... ...... 详细>>
2019-8-14 09:09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精髓,还体现了作为移民所特有的文化面貌。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你是否精通我们的客家文化?请过了这关再说…… ...... 详细>>
2019-8-13 10:56孝道▶ 客家人的孝道精神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是客家人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起到了影响和规范人们的意识,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的良好、积极的作用,成为客家人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 ... ...... 详细>>
2019-8-13 10:35潮汕人为追求完美吉祥如意和果秀,既传承中华民俗风情又发布的政策,产生多元化民俗风情。在其中既精益求精又约定俗成,在这里讲一讲妙趣横生的客家文化良好习惯。 ...... 详细>>
2019-8-13 09:01砻是一种客家物具,亦是一种破谷出壳的加工器械,陪伴客家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砻谷的砻和磨米、磨豆的石磨在结构、工作原理上许多地方有相似之处,比较起来也有许多细微的差别。石磨主体选麻石为原 ... ...... 详细>>
2019-8-12 16:25春节,客家人习惯称之为过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衣冠南渡的客家人,重亲情、盼团圆,对过年更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置新衣、 ... ...... 详细>>
2019-8-12 12:06说到“客家人热情好客”,有人一定会情不自禁这么联想:哪天,假如到了那个叫客家的地方,即使我身上没有一分钱了,根本不用担心流落村头,传说中客家人都很好客呀,东家拉我吃,西家抢我住,王家给我买车票 ... ...... 详细>>
2019-8-12 11:57家官,是儿媳妇对公公的背称,也就是指丈夫的父亲。“家官”的叫法与福州方言“老官”、厦门方言的“大官”来源相同。《野客从书》所述:“吴人称翁曰官,称姑曰家。”客家地域与古吴越相关,称谓上 ... ...... 详细>>
2019-8-12 11:16“客家火龙”源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曾在茶陵原江口乡、桃坑、湖口、八团、小田、舲舫等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流传,形成了以桃坑(原江口乡)为中心,辐射到周边有客家人居住乡镇。 ...... 详细>>
2019-8-12 11:04有时候,一些共同的记忆,就在曾经的那个时间、那个年代、那个经历,需要一个符号来提醒你。你有过哪些童年的回忆呢?在你的童年记忆中,是否有这样一个摇水井,不仅能摇出甘甜的井水,更被当成了一件有意思 ... ...... 详细>>
2019-8-9 15:12放暑假了,在以前,每当暑假来临,就是普宁南阳山区客家人也将迎来了最忙碌的日子——割禾!南阳山区客家人,把收割稻子称为割禾。在所有这些农活之中,割禾是最为紧张的一种了。每到这种时候都是大大小小全 ... ... ...... 详细>>
2019-8-9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