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寻访非遗] 涂叠丁:不能让仔狮舞在我手中失传

艺人 | 2015-8-9 10:35| 查看: 3291| 评论: 0| 原作者: 梅州日报 严海苑
摘要: 仔狮舞表演是新春元宵之时表演的一种灯舞,它由操作者通过灵活的动作变化表现出各种仔狮舞戏球的仪态。1939年出生于大埔县青溪镇青溪村的涂叠丁,自小在元宵期间看到父辈们舞仔狮灯后,便产生了浓厚兴趣 ...

涂叠丁在认真地用竹篾扎成仔狮 (图片均由高讯摄影)

尽管年过七旬舞起仔狮来依然精神奕奕

手把手教学生们舞仔狮
  [寻访非遗·对话薪火传人]
  机灵调皮的仔狮,带着一个别致的彩球,时而含球飞奔、时而抱球蹦跳、时而甩球追逐……在操控者双手握棍提线、时站时蹲的演绎下,一只栩栩如生的狮子便呈现在众人眼前。看着这生动酣畅的表演,谁能相信表演者已 年过七旬。然而,这表演就是出自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仔狮舞”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埔县青溪镇71 岁的涂叠丁老人之手。
  爱上“仔狮”无师自通做道具
  仔狮舞表演是新春元宵之时表演的一种灯舞,它由操作者通过灵活的动作变化表现出各种仔狮舞戏球的仪态。1939年出生于大埔县青溪镇青溪村的涂叠丁,自小在元宵期间看到父辈们舞仔狮灯后,便产生了浓厚兴趣。小小年纪的他每次看到仔狮灯表演,都跟在表演队伍的后面观看和模仿,这带球戏耍的仔狮灯到底是怎么做成的?狮子灯和球灯怎么连起来的?由于年纪还小,又不能拆开来看,这便成了年幼的他心里难解的一个谜。
  1956年,17岁的他已开始学习做木工。出于对仔狮灯的喜爱,凭着脑海中对仔狮灯的印象,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一步一步地摸索制作仔狮灯的工序。由于当时“灯”用的是蜡烛,如果蜡烛底座没有做好,蜡烛就容易歪斜或者掉出,纸糊的“仔狮灯”就会着火,那么做出来的仔狮灯肯定是不合格。涂叠丁先用竹篾做好狮子灯和球灯,然后将它们用一根线相连,一端固定在球两侧中点,一端则分别穿过狮身前肢两脚脚趾和上嘴唇的两角,透入头部内层腰部,内层引向尾部固定,在尾部把杆露出后背背脊以外的把端——在对制作仔狮灯的整个过程都仔细研究后,他开始选竹、破篾、编织、糊纸、画图……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他用竹扎纸糊成功制作出了第一只仔狮灯。当他把点燃的蜡烛放进狮身时,看着燃烧烛光放出的光芒,他激动得手舞足蹈。“制作仔狮灯要心中有数,在做之前就想好绳子要怎么走,竹子要怎么粘,这才不会返工。”回忆起初学制作仔狮灯,老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并“偷偷”地告诉我们他当初成功制作仔狮灯的秘诀。
  钻研摸索 精彩表演添喜庆
  制作出仔狮灯后,涂叠丁更加深入地研究,这带球的仔狮要如何戏球才好看。他深知,仔狮灯舞是以幼狮多姿多彩的戏球祝愿大家吉祥如意,为山区节日增添春色的表演,得到山区群众喜欢。然而当时,一只仔狮灯足有10多斤重,要拿着这个重家伙舞出灵活的脚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它还包含了提线木偶的技艺和杂技表演的灵巧功夫。于是,在制作时他就开始摸索仔狮灯的表演套路,完成制作后,他一有机会便不断地练习放、晃、提、抽线等操纵提线技艺,让仔狮表现出抛、晃、拉、接、翻、滚球等形态;同时,通过灵活的站、蹲、跪、跳、卧等动作的转换,让观众看到活泼可爱、机灵矫健、饶有情趣的仔狮灯表演。在不断的努力下,他的表演逐渐成熟,而且被越来越多的村民所喜爱。
  1958年,在埔顺并县的文艺晚会上,他第一次登上舞台进行仔狮灯表演。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随着汉调音乐的伴奏,他手中的仔狮灯时而欢快起舞,时而卧地潇洒而舞,时而摇头晃脑戏耍绣球……看到他将手中的仔狮灯变化出各种戏球的仪态,台下掌声阵阵,这种鼓励也让年轻的他更加坚定了舞仔狮灯的信心。此后,村里每年的元宵活动都少不了涂叠丁的身影,他和其他仔狮灯表演者一起,走家串户地为乡亲们恭贺元宵,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到了20世纪90年代,仔狮灯的发展更迅速,每年元宵,青溪村200多户都少不了仔狮灯表演。然而,年末也是涂叠丁木工活儿最忙的时候,他只好利用夜晚的时间来赶工做、修仔狮灯,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保证仔狮灯队伍能够准时到各家各户“串门”表演增添喜庆。
  抢救技艺 乐此不疲传绝活
  仔狮戏球与大埔客家元宵灯节盛行迎灯赛舞紧密相关,相传于1941年春首次出现在元宵灯节的迎灯队伍中。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懂得仔狮灯表演的人越来越少,仔狮灯表演也逐渐销声匿迹,当时,涂叠丁成了该村为数不多的熟知并且掌握仔狮灯全套表演技术及道具制作的人。“只要人们需要这项技艺,我就要好好地坚持下去,假如这门技艺到我手里失传了,那就太对不起先辈了。”对于这种不同于常见狮子舞、又有别于一般灯舞的仔狮灯表演,涂叠丁认为,不能让它在自己手上绝迹。因此,他在力求演绎出自己的仔狮灯特点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保护与传承仔狮灯技艺。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他受邀组织恢复了仔狮灯表演活动,并逐渐将仔狮灯的制作和表演技艺传给了余家红、县文化馆张广哲以及他自己的儿子涂其明、涂其畅。随着多年表演累积的经验和人气,仔狮灯表演终于又恢复了发展。县文化馆张广哲学习到仔狮灯的表演技艺后,不断地创新、发扬和传承,并将其搬上了越来越大的舞台,让梅州市、广东省甚至是全国人民观赏到精彩的仔狮灯表演。
  2008年5月,涂叠丁老人不小心中风,并留下了腿脚不便的后遗症。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对仔狮灯的热爱之情。在将技艺传给儿子后,他又将技艺传给了两个孙子。多年来的元宵节,他们祖孙三代人一起到全村各家各户去拜年,已成为村里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2009年,当青溪镇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仔狮灯培训基地邀请他为学生们讲课时,他义无反顾地接过了这一重任。如今,他有时间还在帮助培训基地为挑选出来的青溪实验学校六年级至初二的学生进行培训。“不管是谁,只要喜欢、愿意学,我都愿意教给他制作和表演的技巧,让更年轻的一辈能够接触、学习这项传统的民间技艺。”看着小家伙们像模像样的表演,他看到了后继有人的希望,更表示了他传承的决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周旋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