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梅州玉庭楼与赣州龙船盛会:客家文化遗产保护佼佼者

要闻 | 2017-7-28 18:52| 查看: 3280| 评论: 0| 原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永杰
摘要: 梅州玉庭楼和赣州太平堡龙船盛会是客家文化保护传承中出现的佼佼者,他们的经验或许能为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客家文化特色鲜明,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显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在当下快速转型的现代社会浪潮中,如同其他地域特色传统文化一样,客家文化也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如何将这些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梅州玉庭楼和赣州太平堡龙船盛会是客家文化保护传承中出现的佼佼者,他们的经验或许能为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创客空间让老房有了新功能


  1923年,在南洋经商多年的著名侨商钟玉庭重返故乡梅州,并于一年之后建成大宅——玉庭楼。然而,百年沧桑后,玉庭楼人去楼空。当年玉庭楼建筑外观风格为典型的岭南客家围龙屋,但如今左副楼已经坍塌过半,半月形“围屋层”由于后期建设等原因,已被拆除,只剩主楼“正屋”保存较为完好。像玉庭楼一样,很多客家古宅已然走向衰败。


  一群有着浓烈乡愁的年轻人决定要用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新复活这些老屋。带着“物不迁,安于室”的理念,经过一年多的修缮和改造,玉庭楼像一个缺电的电器被插上了电源一样,功能一个一个 “活”了过来,变得“电力十足”。


  玉庭楼运营管理负责人陈炜告诉记者,这些年,无论是“碧山计划”,还是北上广深废旧工厂的艺术复活,都在昭示着古建筑新春天的到来。如今的玉庭楼,已经成为一群艺术工作者的部落,有十几家创客公司在这里落户。这些满怀激情的创客族在这里研发文创产品,一起探寻实现文艺梦想和人生价值的路径。

  此外,玉庭楼自改造之初便一直关注客家文化和非遗民俗的传承问题。陈炜表示,通过长时间的考察调研,今年确定将六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埔寨火龙、竹马舞、平远船灯、花环龙、仔狮舞、鲤鱼灯)作为第一批非遗产品设计研发,非遗产品将体现新时代、新形象、新产品、新思维的概念。现今,第一批非遗民俗文创产品——“民俗这么可爱”系列已经开始进入量产,同时玉庭楼专属“非遗民俗时尚生活馆”开馆也进入倒计时。

  多元互动实现文化传承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许多民俗渐趋式微。太平堡龙船盛会是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客家人在端午节期间举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近年来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龙南县杨村镇的太平堡龙船盛会无疑是客家地区最有特色、知名度最高的龙舟赛,先后在2009年、2010年被列入赣州市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村古称太平堡,因此杨村龙舟赛古称“太平堡龙船盛会”。太平堡龙船盛会有明确的历史记载。据《赖氏族谱》记载,该民俗从明代弘治年间传承至今,已逾500年。


  太平堡龙船盛会是全国独有的在池塘里举行的一种端午民俗赛事,被称为“池塘里的龙舟赛”。太平堡龙船盛会前后连续举行近一个星期,程序复杂,细节繁多,既包括龙舟赛的竞技活动,也包括迎、祀、送龙神等环节。龙舟赛参赛人数有几百人,正式比赛时,上万人的小镇万人空巷,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赣南师范大学区域音乐与舞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艳平看来,龙南太平堡龙船盛会的成功,彰显出杨村赖氏宗族和当地客家人的文化主体地位。其关键和核心,就在于它的传承主体并未发生转移,传承意图并未发生偏移。“在龙船盛会的整个活动中,以杨村赖氏为代表的当地客家人始终担任主角。赖氏族人与村民们无论是祭拜龙神还是参与龙船竞赛,目的都在于为自己、为家人、为社区乃至国家祈福、祈寿、祈吉,人人都是心怀敬意、满腔真诚。”诚如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新所言,民间文化的传承主体,即作为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享用者和沿袭者的民众主体,及其成员的文化主体意识的存在,是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民俗文化得以本真性和活态传承的根本保证。

  在当下民俗传统不断式微的时代,民俗文化需要在保持生命力的基础上焕发蓬勃的生机,这就需要智慧和策略,实现活态传承。诸如龙南太平堡龙船盛会这样一项具有五百余年历史的民俗文化,能够顺利传承下来,实属不易。周建新认为,这除了依靠其客家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外,更需要依靠客家文化场域中形成的客家人的智慧,传承手段多样化、方式活态化。在汲取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多元互动,最终在对自身文化经营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实现文化传承和发展。“太平堡龙船盛会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民间立场,闪现着民间的智慧,也让我们看到了民俗文化传承的希望。”他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lmy2017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客家人“过继”,原来大有讲究 客家人“过继”,原来大有讲究

过继,雅称“过房”或“过嗣”,俗称“牵”。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亦耕亦读,耕读传家,这是客家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

期待值拉满!30多位院士专家下周一齐聚梅州 期待值拉满!30多位院士专家下周一齐聚梅州,五大亮点抢先看 ...

践行“两翼论”,助力“百千万”。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