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刘善群:客家文化的追梦人

新秀 | 2015-7-22 02:32| 查看: 2463| 评论: 0| 原作者: 互联网 赖全平
摘要: 刘善群在构思作品 “《大南迁》一播出,就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在观众中反响强烈,大家纷纷发表观感和视评,对我触动很大。”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每当谈起文艺创作,一名鹤发童颜的长者总会习惯性地捋捋银 ...

  “《大南迁》一播出,就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在观众中反响强烈,大家纷纷发表观感和视评,对我触动很大。”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每当谈起文艺创作,一名鹤发童颜的长者总会习惯性地捋捋银色的两鬓,感慨道。

  他叫刘善群,今年80岁,32集电视连续剧《大南迁》原着,宁化县客家研究中心名誉会长,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副会长,国家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研究客家文化

  1990年,宁化县成立客家研究会,刘善群任会长,开始对地方志、客家学进行研究。24年来,当别人纷纷使用电脑进行无纸办公时,年迈的他仍旧习惯于在稿纸上奋笔疾书,先后撰写或参与编写客家研究着作近千万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早在1984年,刘善群就发表论文《略从姓氏流迁话石壁》,迈出了宁化人写宁化客家史的第一步。1987年,他又编印《客家第二祖籍——宁化石壁》,成为宁化客家研究的拓荒之书。

  1991年,刘善群创作的《客家人与宁化石壁》在《客家渊源》(新加坡崇文出版社)和《客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先后发表。1992年,他主编的《宁化县志》出版发行,全书127万字,首次把“客家”作为宁化人文的一大特色编入,阐述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的观点。1993年,应福建社科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谢重光之约,第二年他就创作完成12万字的《客家礼俗》,1995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也便成为他毕生第一本学术专着。

  1996年,刘善群创作的《宁化石壁新考》先后在新加坡《南洋客总会讯》和福建《客家》发表。2000年,他创作的《试论客家民系形成的阶段性》被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究会采用,后被《闽西客家大典》(海风出版社)收编。他的专着《客家与宁化石壁》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获“三明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年,根据20年来对客家学、宁化及其石壁研究的成果,刘善群创作完成《客家与石壁史论》,第二年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荣获三明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8年,刘善群创作《客家祖地阐释》一文先后发表于《福建史志》和《石壁与客家世界》(山西人民出版)等多部书刊。2012年,他与人合作创作出版《石壁客家述论》《客家传统文化大观》两部论着。

  2013年,刘善群70多万字的《宁化史稿》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发行,他参与编写的论文集《石壁客家论坛》也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着书立说的过程中,刘善群积极参与筹划举办“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研讨会,编辑《客家魂》等刊物,编印宁化客家研究丛书,并带动本土一批中青年研究者,推动宁化客家研究进一步走向世界。

   投身祖地建设

  1990年12月,刘善群以个人名义向宁化县委、县政府提出《开发客家祖地的设想和建议》。最核心的内容是开展客家研究、建设客家公祠、立客家祖地石碑、开发石壁,从而促进宁化发展。从此,宁化县拉开了打造客家祖地这一世界品牌的帷幕,开展了“客家民俗文化节”、历届祭祖大典等系列活动。

  近年来,宁化县提出搭建一个文化平台、唱红一首歌、拍好一部影视剧的设想。近期,以刘善群创作的电视小说《客家葛藤凹》为蓝本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大南迁》正在热播,进一步宣传和推介了客家祖地。

  刘善群陪同有关领导、同事,多次远赴香港、台湾、广东、上海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区、国家联谊,沟通世界客属社团和乡亲,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争取朋友、争取支持。

  2012年,为迎接第二十五届世客会,刘善群忙着收集相关资料,布置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的“三馆”(联谊馆、族谱馆、图书馆),还捐出500多册图书。

  “许多从海外回来祭祖的客属乡亲,都希望多听到乡音、看到古迹,可延祥古民居破损严重,当地的小孩子不爱学方言,不爱讲客家话,令人痛惜。”谈到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刘善群表示,政府要多做一些宣传,让老百姓重视起来,丰富祖地文化内涵。一些建筑、遗址等,如果暂时没有资金进行维护,也应该划为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部门应该抽调人手,进一步做好普查登记工作,实施力所能及的保护。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刘善群开始尝试电影剧本和小小说的创作,后来忙于公文写作和学术研究,一直很少涉足文艺创作。

  2005年,根据当地流传久远的“葛藤凹传说”,刘善群开始创作电视小说《客家葛藤凹》,三个月就完成初稿。小说以石壁客家祖地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利嫂一家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北方汉人被迫颠沛流离,大规模南迁的悲壮情景和艰苦创业的历程,表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诠释了客家人四海为家、硬颈硬行和崇文尊道、敬祖爱国的精神。

  “3个月写出近20万字,看起来时间很短,但我研究客家历史和文化20多年,又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熟知客家的风土人情。”面对周围惊讶的目光,刘善群坦承,小说主要通过白描和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要真正编成电视剧,自感差距还很大,但创作欲望强,也讲究厚积薄发。

  初稿写成后,曾在“宁化在线”等网站连载,广东多家影视传媒公司曾有过合作拍摄电影的意向,最后不了了之。2010年,刘善群将小说中的人物、故事重新设计,精心修改,电视小说得以正式出版。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王千接手摄制后,该小说由着名剧作家赵爱斌进行编剧。

  2012年3月,由刘善群的电视小说《客家葛藤凹》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大南迁》在客家祖地宁化正式开机拍摄。

  今年8月,首部客家民系史诗、32集电视连续剧《大南迁》由东南卫视、陕西卫视、广东卫视等多家卫视晚间黄金时段同时播出后,就受到多家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新华网、新浪网、网易、腾讯、《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陕西卫视、东南网等多家媒体对电视剧首播进行了报道。

  “多一点梦想与追求,少一点懒惰与享受,要为后辈和世人留下点值得纪念的东西。年纪大了,我照样会握紧手中的笔,宣传家乡,弘扬真善美,用笔尖擦亮老年梦。”谈起中国梦,刘善群捋了捋满头银丝,随手翻开一本新近出版的个人画册《老年梦》,一脸恬静与温馨,宛如美丽的夕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