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客家人的性格

观点 | 2015-7-22 03:10| 查看: 5824| 评论: 0| 原作者: 互联网 佚名
摘要: 而汉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不断由它的发祥地——中原地区向四边衍播,遂形成不同的民系。如果按方言来区分,有7大民系:即北方民系、吴民系、湘民系、赣民系、闽民系、粤民系以及客家民系。除了客家 ...

  http://曹艺馨 客家力量歌词试听_提供客家力量歌词全文+LRC_365音乐网
  
  

  
  
   客家民俗舞蹈表演
  
  
  最后形成的民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分布最广,而且历史悠久,支脉纵横的民族。他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主干民族是汉族,占总人口的94%。
  
  而汉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不断由它的发祥地——中原地区向四边衍播,遂形成不同的民系。如果按方言来区分,有7大民系:即北方民系、吴民系、湘民系、赣民系、闽民系、粤民系以及客家民系。除了客家民系外,其他6个民系均以这些民系的主要居住地域的名称命名的。
  
  据有关专家考证,汉民族这7大民系中,最早应当是在中原地区形成的北方民系。其次是吴民系,时间不晚于南北朝时期。再其次是粤、闽、赣、湘民系,时间不晚于五代十国时期。最晚形成的民系就是客家民系,时间在南宋至明朝中期。这就是说,其他民系早在他们播迁的地区安居乐业的时候,客家民系还在到处迁徒,到处找家。
  
  客家民系目前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贵州、陕西,以及香港、澳门等省、区的250多个县、市,其中纯客家县、市40多个,非纯客家县、市200多个,并流布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毛里求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秘鲁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人口约8000万。客家民系最集中的地区是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广东东北部交界的三角地区,人口有1300多万。这三角地区被称为客家大本营。客家民系正是在这大本营里形成的。
  
  当然,客家民系形成之前,远在泰汉时期在这大本营里已有少数汉人的踪迹。但大规模的移民迁入,则是在东晋之后至宋末,时间持续了一千多年。中原汉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异族的入侵、政权的更送、农民起义、黄河决口、饥荒等等。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十六国纷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南北朝纷争、“靖康之难”、元人南侵等等,作为政治中心的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于是,他们为避战乱,纷纷向南逃难。据历史记载,大规模的南逃至少有三批。第一批发生在晋室南迁之后,持续一百多年,移民总人口达到90万,约占西晋时人口的八分之一。他们渡过黄河后,进入长江流域,估计有少部分进入了大本营地区。第二批发生在唐末黄巢起兵造反之后,持续了80多年的时间,移民人数远远超过第一批,由于移民之多使中国南方与北方第一次实现了人口的平衡。移民中有相当数量进入了大本营地区。第三批发生在北宋末年,宋高宗南渡之后,许多南迁的汉人因参加了抗元勤王的斗争,失败后,他们被迫向更加偏远的粤东北迁移。这些进入大本营地区三大批移民,便构成了客家民系形成的基本元素。
  
  在赣南与闽西、粤东北交界处的福建宁化县,有一座叫石壁村的山村,在客家人的心中却是一块圣地。这村庄是块方圆200多平方公里的盆地。由于它西北有武夷山山脉的天然屏障的阻挡,隔断了北来的战火,南来的难民从江西入闽后,便在这头一站找到了暂时休息的中转站。他们在这里安顿下来,拂去了周身的烟尘,医治了身上的创伤,又继续上路。据梅州市地方志编写的《客家姓氏渊源》(一)一书编录的34个姓氏中,有29个姓氏始祖来自石壁村。据统计,香港有200多万客家人,其祖先是从石壁村迁来的。台湾至少有60多个姓氏600多万人与石壁村有关系,其中300余万人是客家人。因此,客家地区有“北有山西洪洞大槐树,南有福建宁化石壁村”之说。在石壁村休养生息后的移民,然后沿汀江进入闽西,再沿韩江进入粤东北。
  
  为什么这几批客家先民都选择大本营作为自己栖息地呢?原来,他们,不论从哪个时期哪个地区逃难的难民,当越过长江、鄱阳湖流域之后,当时所有的最适合人居的平原地区、沿海地区,均为其他民系所占据,已无他们立锥之地。他们不得不向赣南、闽西、粤东北的山区寻找栖息地。而这个大本营地区正位于武夷山脉与南岭山脉包围之中,形成了一个四面环山的“世外桃源”。它阻隔了东边的闽民系、西边的湘民系、南边的粤民系、北边的赣民系,可以减少民系之间的纷争与冲突,安下心来建设新家园。这“世外桃源”里,原住民是被称为古越族的少数民族,人烟稀少又散居在各山头,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因此有大量的荒山荒地可供开垦,客家先民从北方带来的农耕文明,在这里又有了用武之地。何况这里地处南蛮,天高皇帝远,远离政治中心,远离战乱,为客家先民创造新家园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于是,南逃的汉人在这个客家大本营地区停下了疲惫的脚步,放下了背上包袱里的先人的遗骸,面对着莽莽的原始森林、烟雾缭绕的瘴疠、到处出没的毒蛇猛兽,还有凶悍的少数民族的敌视与骚扰,他们只有团结起来,抖擞起精神,向荒山要地,向山坑要粮,硬是在这块蛮荒之地打拼出一片新天地。黄氏客家人族谱中有诗云:“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些北方的移民,因为北返无望,慢慢地不思旧故乡,而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故乡了。亲不亲故乡人。这些移民虽然来自不同历史时期,来自不同的地区,但却是同根同种,现在又在一个故乡同甘苦共患难。在共同经济生活中,再加上与当地原住民的交流与融合,慢慢地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客家话,产生了共同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心理,客家民系就这样形成了。
  
  客家民系形成后,随着人口不断的膨胀,这块大本营已很难承受生养的重负了。加上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这个被称之为“客家人起义”的农民革命,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大本营的客

家人又纷纷向外逃亡。他们向广西、向湖南、向四川、向台湾、向海南......甚至远涉异国。因为他们再迁移的时间已很晚,他们仍然只能寻找偏远贫瘠的山区作为自己的栖息地。因此就出现了“逢山必有客,无客不居山”的现象。
  
   客家民系形成之前的迁徒,是为了逃避战乱,寻找一块安身立命之地;形成后的迁徒,则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民系命运,寻找一块发展之地。但不论形成前还是形成后,客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停地迁徒,不断地迁居于经济落后的山区。因为他们的栖息地老在变动,人口又分散在四面八方,用什么来维系民系的团结?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特有的方言——客家话。无论你身在何方,只要听到乡音,就是自己人。因此,客家人把“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作为维持民系的法宝。
  
   存在决定意识。万里征途、流离颠沛、九死一生的历史,披荆斩棘、筚路蓝蒌、战天斗地的处境,煅造了客家人有很强抗压能力的独特性格。那么,客家人独有的性格是什么呢?很多研究者把它概括为“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斗”。这概括没错,但不准确。因为这概括的都是南迁民系,甚至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格,不是有别于其民系或民族的个性描述。台湾的客家人把它归结为“硬颈精神”。很形象。1930年,中山大学古直教授发表了一篇可称之为客家研究开山之作的《客家对》。他在这篇文章中,对客家人的性格就作了很精辟的论述。他说:“今以播迁之旅,迫处五岭间,犹不屈已从人,维冀式彀似我。屈强介立,自画鸿沟,永永年年?熏长皆客名。”他认为,客名之所以千载不去,是因为客家人有着“屈强介立”的性格。
  
   鲁迅说:“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可见性格有两面性。“屈强介立”也一样,即包含有倔强、耿直、刚毅、宁折不弯等的品性在内?穴这正是台湾客家人讲的“硬颈精神”?雪;也包含有过于自尊、刚愎自用、狭隘的种族思想等思维、行为模式在内。我以为这是对客家人性格比较准确的科学概括。
  
   性格决定命运。为什么客家人在中华民族历史转折关头,总会挺身而出,肩负起天下兴亡之责?为什么客家地区文化发达?熏人文荟萃,但又经济落后?熏生活贫困?原因有多种,但不能不说和客家人的“屈强介立”的性格有关。江山易改,品性难移。但也正如鲁迅所说:“缺点可以改正,优点可以相师。”把握自己民系独特的性格,对客家人在探索自己未来命运的征程中,就能够自觉遵循民系的思维、行为规律,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宁折不弯的客家人

  
   客家民系来自

中原,根在中原。客家人更是以自己是中原古汉族身份自居,以“慎终追远”的古训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中原文化在客家人中有深深的烙印。虽然他们南迁已过千年,离开中原已很远很远,但中原文化一直在客家民系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原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孔子创立的,后经孟子、董仲舒、程颐、程颢、王阳明等人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儒家提倡忠、孝、节、义,崇尚以身殉道、舍生取义的气节,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些思想陶冶着客家人的人格、情操。特别客家先民从北向南迁移过程中,更得到了磨砺与煅造。无论是跟随晋室南迁的客家先民,还是跟随宋室南迁的客家人,他们都是在异族侵略中,被迫逃离家园、流落他乡的难民。苦难是一笔财富。他们在经历千辛万苦、险象环生的征程中,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国家对自己的重要性。为此,他们便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与国家兴衰紧紧地连在一起,更激发了他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时穷节仍见,一一垂丹青”。每当民族存亡之紧要关头,客家人总会涌现出一批刚烈忠勇之士。他们把客家人的“屈强介立”性格张扬得淋漓尽致。
  
   宋末的文天祥就是最杰出的代表。文天祥,江西吉安客家人。元人南侵后,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南宋王朝已岌岌可危。文天祥时任赣州知府,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起兵奋起抗元,终于无力回天,兵败被俘。元世祖忽必烈敬其忠义,先后派都统元帅张弘范、亡国之君赵显、中书省平章政事阿合马、丞相索罗前来劝降,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文天祥均不为所动。最后忽必烈亲自出马,文天祥仍坚贞不屈。忽必烈只好下达处决命令。文天祥在死牢里慷慨激昂,提笔写下了《正气歌》。他以无数历史上充满浩然之气的节烈之士来激励自己: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锥,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何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为此,他庄严宣誓,要效法这些高扬民族气节的英烈,义不帝秦,为国尽忠: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他正是唱着这气势磅礴的《正气歌》,昂首阔步走上刑场的。他用他的行为实现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表现了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力量与高贵气质,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

的典范。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军民奋起抗战。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位军人他的名字传遍了全中国。他就是谢晋元,广东蕉岭客家人。
  
   谢晋元从小就崇拜岳飞精忠报国的行为,他曾写下一首诗自勉:“河山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投笔愿从班定远,千秋青史尚留芳。”
  
   时年10月,日军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切断了闸北、江湾中国军队的后路,团长谢晋元奉命率524团第一营士兵400人(号称800壮士)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后撤。他与日军血战整整四天,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以亡9人、伤20余人的代价,击毙了敌人200余人、伤无数,胜利完成了任务,最后奉命撤到英租界。日寇和汪伪政权不断派人向谢晋元诱降,许以50万元赏金和师长的职务,谢晋元断然拒绝。他说:“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我以保国爱民为天职,我志已决,绝非任何花言巧语可利诱。”他书写了一幅条幅,上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挂在孤军营里。1941年4月,谢晋元被日伪收买的叛徒所杀害,时年37岁。
  
   舍生取义,不向敌人屈膝是一种“屈强介立”;愈挫愈坚,不向失败低头也是一种“屈强介立”。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他虽然长在粤民系的广东香山县,但他的先祖是来自紫金县的客家人。他身上流淌着客家民系的血。他从小就崇拜太平天国起义。为了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统治,他在海外组织革命团体,团结华侨,从1895年——1911年的16年间,先后发动了潮州起义、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防城起义、马笃山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武装暴动。虽然每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特别是黄花岗起义,革命志士死伤惨重。孙中山在总结这次起义时说:“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最后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72烈士轰轰烈烈之慨,以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果不其然,1911年10月,终于爆发了武昌起义,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影响,满清王朝最终被推翻,从而结束了中国绵延2752年封建制制度的统治,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民主共和国体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腾飞。
  
   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朱德,是四川仪陇客家人。大革命失败后,他在南昌与周恩来、贺龙等人一道,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兵败三河坝,朱德率一部分起义队伍,退往赣南。但在辗转途中,遭到了敌人围追堵截,伤亡惨重,部队产生了严重悲观情绪,许多人纷纷逃亡。2500多人的队伍此时只剩下不到1200人。
  
   就在这革命危急关头,朱德挺身而出。他召开军人大会,在会上他告诉大家,革命虽然

失败,但是革命还要继续。他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不愿革命的不勉强,可以回家。”他还说:“我是不走的,就是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革命到底!”在他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感召下,战士们又鼓起了信心和勇气。后来,这支残存的革命队伍,经赣南到达湘南,并在那里发动了年关大暴动——湘南起义。随后,这支队伍又在朱德领导下登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胜利会师。这两支队伍成了红军的主力,后来又成为八路军的主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
  
   像文天祥那样宁死不屈、精忠报国的英雄,像孙中山那样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革命者,在客家人的群英谱中,我们能数出一长串的名字:抗元英烈蔡蒙吉、郭维经,抗清名将袁崇焕,太平天国的领袖和名将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抗法名将刘永福,保台义士丘逢甲,北伐名将叶挺……他们身上的“屈强介立”的性格光彩夺目,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开埠者

  
   客家大本营位于南岭山脉的要冲,总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在这块土地上,山峦起伏,着名的有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九连山、萧帝岩、博平岭等。而崇山峻岭之间,蛇行着一条条大小河流,其中着名的有赣江、闽江、九龙江、汀江、东江、北江、韩江等。客家人就生活在这大小河流流域的狭小河谷盆地里。这里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天气温暖,雨量充沛,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是移民聚居、耕作的理想之地。
  
   不过,客家先民进入客家大本营之初,这里还是蛮荒之地。晚唐名相李德裕谪贬岭南时,曾感叹此地“风雨瘴昏蛮海日,烟波魂断恶溪时”。宋代诗人苏东坡也曾谪贬岭南。他眼中的岭南是:“人烟稀少,林莽丛杂,时多瘴雾。”因此,当时的客家大本营是名副其实的瘴疠之地,也是历代统治阶级排斥异己的流放之地。
  
   客家先民把这块瘴疠之地、流放之地选作避乱之地是不得已的。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为了生存,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忍耐力和智慧,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们把从中原地区带来的先进的农耕技术,运用到山地农业生产上,使这里原来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一跃进入了以垦荒、种植为标志的农耕文明社会。客家妇女一向以勤劳、贤淑闻名于世,就是因为在创造新家园中客家妇女做出了杰出贡献。客家民谚中说到的“田头地尾,锅头灶尾,针头线尾”,说的就是客家妇女不论耕种、家务、女红等样样都是能手。他们和男子一样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正因为如此,客家妇女历来就没有缠足的陋习。
  
   客家大本营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这一分可耕之地,是客家人张扬“屈强介立”的个性,向恶劣的自然索要来的,是他们胼手胝足,用血汗创造出来的。也正是在创造这“

一分田”的磨练中,使客家人的“屈强介立”的性格增添了硬度,培育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的精神。反过来,客家人又以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具有“硬度”的人格特征和开拓精神,很快开发了赣南、闽西、粤东北地区,形成了以“赣州道”、“汀州府”、“嘉应州”为重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迄今分别为600万、270万、460万。有客都之称的粤东北的梅州市,更是人文荟萃,被称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客家人“过继”,原来大有讲究 客家人“过继”,原来大有讲究

过继,雅称“过房”或“过嗣”,俗称“牵”。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亦耕亦读,耕读传家,这是客家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

期待值拉满!30多位院士专家下周一齐聚梅州 期待值拉满!30多位院士专家下周一齐聚梅州,五大亮点抢先看 ...

践行“两翼论”,助力“百千万”。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