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二)

源流 | 2015-7-19 20:06| 查看: 3585| 评论: 0| 原作者: 赣南日报 曾晶
摘要: 客家文明程度素来较高,俗文学与亚文化渗透于日常生活里。劳作之余,数人相聚,便谈天说地、讲古论今,传说、故事、笑话很多。各村皆有善于讲故事、说笑话,擅长吹拉弹唱,精于红白喜事的人 ...

  客家文化事象类举

  客家方言

  汉语可分普通话、粤、客家、吴、闽南、闽北、湘、赣语八大方言。语言学大师王力认同客家话是周朝官话,以《诗经》音韵为证。着名学者郭沫若更肯定客家话是保留古汉语最多的方言。客家话分广东梅县话、福建长汀话、江西赣县蟠龙话和广西桂南话四大支系。

  赣南城乡居民虽同说客家话,各地口音却是有差别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先辈来自不同的祖籍地和在迁徙的途中曾有过不同地点的滞留,因而各自承袭各自先辈不同的口音。据口音类型赣南分3个语区:(1)赣县、南康、大余、信丰、上犹、崇义、于都、兴国为一语区。这语区人数最多,约占赣南总人口70%。赣南客家话,是指这赣县蟠龙方言为代表的客家话。(2)龙南、全南、定南为受粤东方言影响语区。(3)瑞金、会昌、石城、寻乌、安远、宁都为受闽西方言影响语区。

  客家话与别的汉语语种相比,有明显特点——其保留的古汉语的成分特别重。如,把“穿衣”叫“着衫”,“吃饭”叫“食饭”,“回家”叫“归”。“食”“归”“着”“衫”等在古汉语是日常用词,普通话只用于书面语。

  客家俗文学与亚文化

  客家文明程度素来较高,俗文学与亚文化渗透于日常生活里。劳作之余,数人相聚,便谈天说地、讲古论今,传说、故事、笑话很多。各村皆有善于讲故事、说笑话,擅长吹拉弹唱,精于红白喜事的人。

  客家俗文学,可分为:歌舞类,包括山歌、儿歌、小调、彩词、酒令、说唱、音乐、舞蹈、灯彩、戏曲、礼仪程式等;说话类,包括传说、故事、笑话、祝词、谜语、谚语、歇后语等口头文学;文书类,包括对联、书法、绘画、柬贴、契约、祭文、碑文及民间应用文。

  客家亚文化,可分为:饮食类,包括菜肴、茶点、小吃、酿酒等;服饰类,包括刺绣、印染、缝纫、首饰打造等;器具类,包括竹木工艺、陶瓷、彩绘、纸扎剪贴、各种编织等;建筑类,包括设计建造、雕刻、装饰等;园林类,包括花木培植、装点布置等。

  譬如山歌是客家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俗文学形式。其有独特的旋律、调式和歌词格律。又如采茶灯发源于信丰、安远等地,流布四方。每逢新春佳节、庙会、修谱、打蘸等民俗活动时节,舞灯、唱戏、跳觋、舞狮等诸多俗文学、亚文化形式纷纷“登台表演”。

  明朝中叶,赣南茶区采茶女边采茶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茶区流传山歌称为“采茶歌”。由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成为赣南采茶戏。其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客家婚嫁,就是以一对男女结合为载体的俗文学与亚文化的一场集中演示。

  饮食文化方面,南安板鸭、赣南脐橙、南康甜柚、会昌米粉等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优食品。赣南美食容南北珠联璧合的因素,而彰显出独特风味:一是取料广泛,博采众长。除常用原料外,喜爱择用鱼类、家禽及山区山珍和土特产品。二是味感丰厚,辣中见特。除香辣鲜咸,原汁原味外,集南北风味之大成,融入了脆、嫩、酸、甜的质感和味觉元素。三是厨艺精湛,刀工细腻。在烹技上考究又注重刀工,形态多样。四是美食多样,面对百客。既有筵席菜,喜庆团聚菜,也有普通家常菜,以及各具特色的传统茶点、风味小吃。而四星望月等几十道名菜佳肴典故更是文化品位甚高。

  客家堪舆文化即风水文化亦是源发赣南。风水文化自唐末杨筠松南迁随客家先民带到赣南,创传成镀上了浓郁的客家文化色彩的赣派风水术。客家风水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成为一个影响全国的流派。时常有众多风水爱好者来赣州祭祖朝圣。

  由上可见,客家文化是客家以儒家、宗教、古越等多种文化成分相结合培育出来的独特文化。现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石城灯彩、信丰古陂“蓆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首创革命现代戏的东河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2项。

  客家建筑

  赣南客家古民居有两种主要类型:“厅屋组合式”民居,“围屋”。

  “九井十八厅”是厅屋组合式民居代表。其房间多则近百间,少的有二三十间,横屋还有厨房、厕所、猪牛鸡圈等。双合最高大厅门上匾额书“清河世泽”“江夏渊源”等,称门榜或门匾,昭示郡望或门等。其整座建筑群中,栋栋相通,房房相连,居民晴天可晒日,雨天不湿鞋,具有冬暖夏凉,通风遮光,舒适安全的特点。

  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以体量巨大、防卫功能完备,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客家民居中,世人公认的赣南方形围屋,是有形客家文化中的代表与象征之一。围屋是东汉中后期中原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至宋代以后已甚少。然而南迁的客家把中原渐消亡的这种建筑于赣南复制,故学术界称围屋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曾遍布赣南的围屋是客家长期生息繁衍、耕战结合的聚居城堡,多于战争年代被拆毁。尚存600多座,龙南就有375座。

  围屋颇具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游客为之陶醉。这些古围屋,作为中原汉代坞堡建筑的传承,亦被学界称为“东方的古罗马”,走进围屋就如走进古城堡,走进了客家文化的中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一)

    客家文化是客家话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来说,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 ...... >>

  • 为何称赣南为“客家摇篮”?

    赣州,是赣江和东江的源头,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山山水水曾经滋养过远古时代的“赣巨人”和“秦木客”,哺育过筚路蓝缕的客家先民,孕育了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化 ...... >>

  • 赣南客家文化

    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