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LOGO
搜索

客家山歌在香港获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面临失传

观点 | 2017-1-5 17:06| 查看: 5822| 评论: 0| 原作者: 大公网 刘毅
摘要: 随着香港城市化节奏加快,昔日的沃野良田,早已变成商业用地和高楼大厦。本地农耕业的衰落,令奠基于农耕文明的香港客家山歌,逐渐成为城市中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纵使已获列入本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

  老人们在社区引吭高唱

  听张国雄一席话后,记者对这一种本地传统民谣更感兴趣,很想亲耳听听,惟是在现今我们居住的城市,已难寻觅香港客家山歌的影踪,张国雄却说:“我带你去听。”今年十二月的某个周一的上午,他带领记者来到已高度城市化的大埔,在大埔社区中心内,云集了四十多位“老友记”,大部分都年逾耄耋,稍为“年轻”的亦已近古稀。现年九十七岁的李马娇唱起山歌,依然中气十足,吐字清晰,不愿停止。刘书田、刘福娇等年过八十岁的老人家也是精神饱满,在现场高唱客家山歌,声如洪钟,音调高亢,极具穿透力,此情此景,让记者惊呆了!

  张国雄告诉记者:“这班老人家住在粉岭、上水和西贡,原本还有来自荃湾的老人家,如今却已看不到来自荃湾的老人了,比如黄玉娇,这位来自荃湾的老人已于十年前过身。这些老人家不管路途遥远,不论颳风、下雨,每周一他们都会在这里举办‘山歌会’唱客家山歌。”刘书田的学生、现年六十五岁的谢丁娇向记者话当年:“我是听着山歌长大的,山间田野处处可闻人唱山歌,漫山遍野的山歌声连成一片,好不热闹。”

  张国雄补充道,其实山歌也并不仅出现在新界的乡野田园,他提及今年年初因市区重建而被清拆的九龙衙前围村:“客家人称衙前围村前的大坑渠为‘大水渠’,在战前和战后初期,‘大水渠’两边每年都会有大型的山歌‘对歌’活动。客家歌手、围头话歌手,都来此大展歌喉,以致河涌两岸,挤满人群,盛况空前。然而这一切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戛然而止。”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本港客家山歌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张国雄说:“当时的香港,城市化步伐加快,政府在新界区大规模发展新市镇,以应付急速的人口增长,荃湾、沙田等农业用地尽数变作大型新市镇,此举令本港客家山歌走向了衰落。之所以出现这一转变,是因为城市化进程改变了香港客家山歌的‘歌唱场合’。”对此,谢丁娇也深有同感:“过往,人们在割草、放牛、砍柴时,为了抒发个人情感和排解工作压力,都会唱山歌。后来人们不再需要上山、落田,也毋须借山歌纾缓疲劳和交流感情。”

  除了发展新市镇冲击了客家山歌之外,其最大的传承问题就是后继无人。张国雄希望自学所有客家歌谣,录製唱片,留住这些渐被人们遗忘的乐章。可惜传承这些歌谣,并非易事,因为现今的香港,讲客家话的人少,会唱客家山歌的人更少。他指出:“若想传承客家山歌,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讲客家话,但香港客家人后代多已不再讲客家话,故传承出现问题也不足为奇。”想来也是,那些八○后、九○后青少年人,不会说客家话,也没有农村生活经验,如何能唱出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

  传承须与现代社会对接

  张国雄忆述,曾经有一位山歌歌手的孙女听祖母唱茶粿歌后,即感嘆道:“相比于学习唱客家山歌,还是学习製作茶粿容易些。”对此,张国雄直言:“若没有良好的声乐功底,很难自学。”研究山歌多年,因出身声乐专业,故他可以在山歌手唱山歌时,即场记谱,留住这些即将被人遗忘的乐章。

  现在,张国雄执教于香港演艺学院,记者问他会否在课程当中加入客家山歌,他坦言这样做的意义不大:“若只是作为课程让学生们选修,恐怕无人报名,因为他们既不会讲客家话,亦没有客家人的生活经歷,很难产生共鸣和学习兴趣。”

  传承虽已届生死存亡的关头,但并不代表无计可施。张国雄认为,若想继续传承客家山歌,须寻找到其与现代社会的对接点,他建议,可在保持客家山歌原曲调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添现代元素,例如流行歌曲,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然而会否破坏其本身的原汁原味?他回应道:“传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因客家山歌已离开原本的农业环境,如今的观众也有更高要求,故香港客家山歌须进行一些顺应时代发展的改变。”

  此外,他亦希望港府可以呼吁民间成立推广客家山歌的民乐团,藉此给予愿参与传承的客家山歌手更多扶持。

  发展经济,势必对民间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这是全球都面临的一个文化保育难题。于香港而言,不论是传统节庆,还是民间歌乐,它们看似不值一提,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歷史记忆,正如张国雄所说:“提起香港,我们会评价它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其实,这里亦有属于本地的传统文化,却甚少被人提及。”近年社会不断涌现保育和活化的声音,张国雄希望客家山歌不会在本港失传,因为今人可从中追寻过去香港的客家人生活,甚至是过去的香港。

12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责任编辑:果果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客家人“过继”,原来大有讲究 客家人“过继”,原来大有讲究

过继,雅称“过房”或“过嗣”,俗称“牵”。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亦耕亦读,耕读传家,这是客家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

期待值拉满!30多位院士专家下周一齐聚梅州 期待值拉满!30多位院士专家下周一齐聚梅州,五大亮点抢先看 ...

践行“两翼论”,助力“百千万”。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