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曾令存:展望未来,努力启迪后人

客青 | 2015-7-22 02:05| 查看: 2900| 评论: 0| 原作者: 互联网 洋紫荆
摘要: 地处偏僻却胸怀高远,身居斗室而学问天下。曾令存用自己的精神境界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恪守以学立己的人生信条,严谨治学,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扩大了学校在外界的影响,为梅州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育了数以千计的 ...


  

  梅州市第三届“梅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表彰活动已降下帷幕,我院中文系曾令存教授在此次众多参评的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梅州市第三届“梅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发现,曾令存教授无论是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抑或是作为一个年轻学者,他表现出来的赤子之心、治学态度、杰出风范足够对年轻后辈产生深远的影响!

  回报家乡,心系山区教育

  1989年,25岁的曾令存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因为心怀感恩之心,主动放弃在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梅州山区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8个年头。

  作为80年代原嘉应大学复办后来校工作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他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在教学活动中注意以自己的精神境界与知识才学潜移默化学生。

  在采访曾教授时,当问及他以后在教学的计划时,他说:“一个好的老师要用自己的境界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我这几年一直在尝试的理念,就是希望能在学习和科研方面,尽可能地把同学们的境界提升一个层次,在精神方面希望自己能有好的东西去影响学生。”

  曾教授注重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科研促教学。他参与教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是我院比较优秀的课程,作为该课程的负责人,曾教授以身作则,积极组织课程组教师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

  早在1994年,该课程以科研促进教学的鲜明特色和显着成效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课程。当谈到这一成果时,他说:“我想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我们整个课程组老师的集体结晶,像我们这种讲究协调的工作者来说,团队精神真的很重要。整个课程组的‘活力、团结’才是取得这一成果的真正原因。”

  多年来,作为中文系的主任,曾教授为提高中文系办学品位,他高瞻远瞩,提出“教学为本,学术强系”的办学理念,坚持在系建设规划中的本科意识,并贯彻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等工作中。

  在学院中文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2004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2006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中文系的工作都取得了省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为学校赢得了荣誉。2006年,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更是被评为学院升办本科教育首批名牌专业。

  严谨治学,坚持学术立己

  尽管在80年代曾教授便已取得了硕士学位,但在学术追求的道路上,他并未因此满足。他克服嘉应学院地处偏僻,学术信息比较闭塞,学术资源比较贫乏等种种困难,长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散文、客家文化与文学等研究领域刻苦钻研。

  为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从2001年9月到2003年7月,他放弃安逸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远上北京大学访学研究,在着名文学史家洪子诚先生指导下从事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为日后的 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聊到这件事情上,曾教授感触良多,他说:“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老师,但是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只有那么一两个。师从洪先生,才真正体会到‘严师出高徒’的含义,记得当时我写第一篇文章,被洪先生狠狠地骂了一顿。也因为这一骂,就把我骂开窍了,后来这篇文章成为我评审教授职称的代表作。一个老师爱学生并不是他时时刻刻在表扬你,也可以严厉地要求你,这也是一种爱。”

  自从1996年开始,曾教授就被广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千百十工程”第一、第二批培养对象。2004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被立项为嘉应学院重点扶持学科,他被聘为该学科文学史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2005年被选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2006年被聘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2007年被聘为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散文研究中心研究员。

  初步统计,曾教授先后主持和参与广东省教育厅与广东省哲学科规划办等研究项目共4个,出版学术着作4部。

  其中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散文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对贾平凹散文创作进行深入研究的着作,他的这部着作得到贾平凹先生的高度评价。除了出版着作外,多年来,曾教授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中国文学年鉴》、《台湾文学年鉴资料库》等全文转载或转载观点21篇/次。

  曾教授所写的《1948-1949:(大众文艺丛刊)》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作,自2002年发表在专业权威刊物《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后,即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并被北京大学当年两篇博士论文列为重要参考文献,这篇论文被学界认为是1990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文学年鉴(2003)》在介绍2002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状况时,对该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脚踏实地,弘扬客家文化

  在谈到客家文学研究时,曾教授引用了国学大师王富仁先生的话来说明:“文学就像一个婴儿发育的羊水,羊水的质量越好,胎儿的发育就越健康,一个民族深厚、肥沃的文化土壤,对民族精神发育和成长是很重要的。”

  曾教授进一步说:“我们这个时代物欲的不断膨胀,另一方面精神不断萎缩,那些优秀的客家文化应该挖掘出来,用于滋润大众。”所以从90年代开始,曾教授即从专业研究角度介入客家文化与文学研究,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这一时期他与侯服生走遍梅州6县1市1区搜集整理、合着出版了客家研究着作《客家姓氏堂联考释》,尝试从“姓氏堂联”探索“客家渊源”,十多年来一直为大陆与海外客家研究机构关注和收藏。

  其中,他的《论“客家文学的发生》和《观念、方法与结

论:关于客家文化研究的思考》两篇论文分别对半个多世纪来客家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上存在的问题,以及80年代以来大陆与海外关于客家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发表后即受到客家学界的关注。

  2005年底,由他主持组稿的《文艺争鸣》“地方”栏目中,曾教授通过推介包括客家建筑、客家民间工艺等回归客家民间的系列研究文章,在一个全国有相当影响的学术刊物上推出嘉应学院和梅州的客家研究。2006年,曾教授又在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与着名作家程贤章先生对话录《客家•文学•禅》,这本书被认为是读者“了解程贤章先生近五十年的创作,了解客家和客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广东文坛近半个世纪风雨历史一扇别开生面的视窗”。

  正如此次“十杰青年”评价他的颁奖词中所说:“客家文化存在深厚的积淀,但我们总担心在研究客家文化这个领域会断层,后继无人。客家文化需要像曾令存教授这样的青年人去承续弘扬,去其糟粕,留其精髓,启迪后人。”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弘扬客家文化,办好中文系专业的地方特色,曾教授还通过在系教学计划中开设客家方言、客籍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广东汉剧研究等选修课程,增进学生对客家历史人文的了解。2006年兼任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后,为整合学院客家研究力量,申报客家研究院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以实际行动担任研究基地中客家文学与艺术方向学术带头人,推动了学院客家研究了一个上档次。

  展望未来,努力启迪后人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都被曾教授的见解与学识深深吸引。当我们问及他以后的打算时,他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探索一条更加科学、更适合与社会接轨的教学方法。”
  他同时特别提出:“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平时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问题去听课,因为所有的科研、创作都是从怀疑和问题开始的。要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要学会有选择地去读书,多读纸质的书。大学期间,老师真正能教给学生的很少,所以在平时就要善于把握老师和消化老师的长处,把老师的长处整合起来变成自己的长处。另外在作为学生期间,尽力使自己多一份书生气,少一份世俗气。”
  地处偏僻却胸怀高远,身居斗室而学问天下。18年来,曾教授立足梅州,心系山区教育,恪守以学立己的人生信条,严谨治学,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扩大了学校在外界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建设。
  同时为梅州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合格人才,不少学生已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新梅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曾令存教授说:“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会以学术研究为生了,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教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