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从新罗姓氏来源谈龙岩多元特色文化的架构

宗亲 | 2015-7-19 19:28| 查看: 5360| 评论: 0| 原作者: 中华客家网 张清璋
摘要: 查阅民国三十四年(1945)《龙岩县志》氏族篇载:“岩邑氏族,为数110姓,中以陈林为最大,谢次之。谢多集中于适中一处,陈林则18乡镇均有其生聚迹之迹。”并有一份龙岩县姓氏《迁住年代及人口约数一览表》。表内记载 ...

  前龙岩县(现新罗区,下同)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东连漳平,西接上杭,北邻连城,永安东南与南靖交界,西南与永定毗连,地处闽粤赣三省边区要冲,共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3个乡,总人口约45万。现有姓氏200多个。

  本文将着重从剖析龙岩姓氏来源这一角度谈龙岩多元特色文化的架构。

  查阅民国三十四年(1945)《龙岩县志》氏族篇载:“岩邑氏族,为数110姓,中以陈林为最大,谢次之。谢多集中于适中一处,陈林则18乡镇均有其生聚迹之迹。”并有一份龙岩县姓氏《迁住年代及人口约数一览表》。表内记载着龙岩县内110姓氏的来源,及迁往何地,迁自何时、何代,人口约数,居住乡镇等详细资料。综观表格发现,凡近千年来迁徙龙岩方言区的移民主要是如下三个途径:一是漳州、澄海、泉州,包括莆田,福州等东南沿海一带的移民;二是从原汀州所属8县的闽西及赣南、粤东等方向来的移民;三是从浦城、南平、尤溪、沙县的闽北、闽中迁徙龙岩的移民。

  为说明问题起见,笔者将龙岩县110个姓氏按历朝转迁徙龙岩的三条路径,分纯河洛语系的福佬,纯客家语系的客家人,及既非客家语系又非河洛系的闽北、闽中地区闽语的混合体,包括外省等予分别归类:

  一、由漳州、澄海、泉州人(包括莆田、福州)等闽南语系迁徙龙岩的移民:赵、潘、方、竭、童、吕、许、洪、尤、毛、尹、汤、易、魏、杜、冯、蒋、路等诸姓氏。

  二、由原汀州8县的闽西及赣南、粤东等客家语系迁徙龙岩的移民:阮、曹、胡、萧、谢、梁、滕、雷、温、华、詹、卢、钟、候、池、徐、罗、陈、杨、丘、赖等诸姓氏。

  三、下列各姓氏,每个姓氏都即有来自客家语系,又兼有来自非客家语系的闽北、闽中的闽语区,或兼有来自东南沿海的闽南语系的混合移民:陈、吴、蔡、郭、何、朱、邓、沈、连、柯、高、林、游、石、张、施、俞、郑、曾、方、戴、江、黄、章、王、刘、苏、马、叶、邹、翁、范、李、麻等诸姓。

  四、下列诸姓氏由于在《龙岩县志》里均注由某某(省)某某,故归类于其它范围之内:周、余、袁、孙、欧、韩、唐、宋、程、舒、段、顾、饶、邬、鲍、崔、练、陆、傅、兰、尼、席、缪等诸姓氏。

  五、以下诸姓氏,鉴于《龙岩县志》迁自何地、迁自何时等栏目均注明未详,故以未详类归类:肖、阙、查、龙、闵、董等姓氏。

  在查阅《龙岩县志》的同时,笔者也阅读了其它一些文史资料、族谱等,也发现一些在县志内遗漏的姓氏,或姓氏虽已列入,但欠迁入年代、迁入时间或迁入地归类错误等。故就此有关问题予以补述并归类。

   据武平县政协与武平客家学会联合编着的《客家百姓源流郡望堂联汇考》下称(汇考)一书中,龚姓条载:“武平龚氏,据谱载,其先祖系从浙江衢州迁邵武,续迁宁化,续迁龙岩青草盂,续迁上杭兰溪乡黄潭村,再迁武平湘店龙归石示……。黄潭起系始祖百十一郎;元顺帝时代人。”由此可见,在此之前的宋末元初,龙岩就有来自客家龚氏的移民。据《汇考》称,在龙岩青草盂尚有龚石聪公墓碑一块。

  在《汇考》阙姓条载:其中盂安一系传至52世阙文山(字仲仁)于宋徽宗(1100)年左右,时拜相泉州……(1131年左右)初辞官,辞官后乃不回归吉安,而在龙岩城内定居,逐成阙族入闽肇基始祖。故阙姓也在客家语系。

  傅姓在《龙岩县志》中迁入地系杭州临川,现据《龙岩文史资料》二十二期内吴礼庠先生着《江山乡各姓氏历史渊源初探》一文,傅姓清河氏,开基祖文香公是元顺帝元统年间(1333年)从上杭蛟洋迁来,迄今已传24代,约有600余年历史。该文还提到迎坑缪姓兰陵氏之历史渊源,缪姓兰陵氏,始世祖昌实公是明世宗嘉靖初年(1522年左右),从江西平清顺张乡迁来,已传18代。至此,傅姓,缪姓,也不能列入外省其它方言区,或末详之列……。

  综上所述各大类的情况分析,从闽西、闽南、闽北等三条途径进入龙岩的移民中可以看到,龙岩除了本地土着与福佬外.还有客家人,以及非客家人、又非福佬闽中、闽北的移民,及少数其它方言区移民。并由此构成一个由三方(路)四面,颇具多元化姓氏来源的龙岩方言区。

  根据《龙岩县志》迁往年代及人口约数一览表提供的资料表明,龙岩当时共有110个姓氏,各姓氏人口总数约112000余人(不包括8个情况未详姓氏的数字)。现根据此表,按迁自地归类,从闽南迁徙龙岩的移民共18姓,计有5332人;从闽西诸客家地迁徙龙岩的移民共22姓(实际应该是24姓),共29790人;一个姓氏中有来自闽西、闽北、闽南三地区的混合迁徙龙岩的移民共35姓,共70532人;其它迁徙龙岩的移民共26姓,共4347人;其余情况未详的有8姓。如果进一步将闽西客家、闽南福佬及闽北移民来龙岩的三地区混合迁徙的总人口按三个地区平均分配,那么,纯河洛语系的移民占25,7%,纯客家语系的移民占47%,而闽北一带则为21%。如果再将进入龙岩方言区的移民分为客家人与福佬人两大类,那么龙岩方言区内应该是客家占47%,福佬占46.7%,换言之,客家人与福佬人这二者在龙岩方言区内的总数刚好是各为一半。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数字表明,在以福佬为主的龙岩方言区内,有一半的移民是来自客家人。这是不会错的,也说明了这里是福佬民系与客家民系间血缘相互交融后,在受当地的语言、风俗、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等诸多文化的薰陶之下,随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演化成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福佬民系。这里笔者插几句多余的话。笔者是龙岩人,但也是客家人,我在老家永定龙潭是属于范阳卢姓俊字辈,因命运多舛,我过继舅舅,因舅舅人在龙岩姓张故改张姓。如果再追根溯源,按《龙岩县志》载,张姓还来自莆田、泉州、吉安,所以笔者这个张姓,摇身一变则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福佬;所以,不可否认福佬文化与客家文化本来一胚同源,他们都根植于华厦文化,来自于中原。唯进入福建后,因地理环境,以及语言、风俗等差异而在总体上划分为福佬(河洛)民系和客家民系,在闽西历史上渲化为有分流,又有交汇的分支系。所以,将龙岩完全归划于福佬文化是有待商榷。龙岩也应归列在大客家文化范畴。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至唐大历十二年(777)的41年间,龙岩隶属汀州,而又领永定、上杭。后又隶属漳州管辖近千年之久,这期间,是汀州 人称龙岩人老乡,还是龙岩人称永定、上杭为老乡?或称漳州人为老乡?这也是多元格局架构之源。龙岩地处福建西南部,是闽粤赣三省的边陲地带,这里也是客家民系与福佬民系的交汇地。加上龙岩在历史上行政辖区的多次变动,从而产生了龙岩的福佬文化与客家文化,本土文化和少部分外来文化在这里撞击,交融并形成了龙岩方言区今天这个颇具一格的多元性与特色性文化的架构。(作者系民革龙岩市委员会退休干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