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香花佛事:客家文化绘就的“非遗”图典

国内 | 2017-1-7 15:45| 查看: 10100| 评论: 0| 原作者: 梅州日报 李国泰 李涯
摘要: “香花佛事”是指流传在梅州市的一种佛教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特殊文化载体,俗称“修斋救苦”和“拜忏”“架桥”,作用于救度和祈福。客家地区的香花派僧尼在举行法事时,说唱劝善和忠孝的故事 ...

1月5日,2017年梅州市客家香花文化“非遗”项目迎新春展演会在碧峰寺举行

  “香花佛事”是指流传在梅州市的一种佛教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特殊文化载体,俗称“修斋救苦”和“拜忏”“架桥”,作用于救度和祈福。客家地区的香花派僧尼在举行法事时,说唱劝善和忠孝的故事,表演带民俗意义的舞蹈和杂技,融佛教仪式和民俗表演于一体,这种形式被客家人称为“香花佛事”,简称“香花”。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传统舞蹈表演形式——席狮舞,已于2008年4月被公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香花”溯源及其所蕴内涵
  客家香花的形成,源出汉代的“俗讲”和唐、宋的《变文》和《宝卷》。早在佛教传入东土时,就有一种佛教界认同的正规形式,以通俗的语言,融入本土民间故事,用以解释佛经哲理。这些讲经内容以及说词,后来形成文字,修改成韵文,成了俗讲经师们的说唱文本,最后形成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唐代时称为“变文”或“讲经文”“说因缘”,到宋代又称为“宝卷”。
  明末清初,梅州兴宁县举人、著名高僧何南凤因袭了“变文”“宝卷”的体裁,以民歌的形式将客家民俗故事和佛经内容整理改编成《客家香花经》,融合佛教仪式中的舞蹈和技艺表演,形成了“香花佛事”。
  香花佛事分为演唱文本、舞蹈表演(含杂耍技艺)、香花音乐、香花艺术等四大类。其中演唱文本分为《三辰救苦》《关灯》等30多段节。演唱文本以客家山歌四句七字为基本结构,唱词与客家山歌非常相似,口语化、方言化、通俗化、形象化。表现手法多采用比兴、借喻、谐音等形式。如对景物描写:“竹影扫阶尘不动,月归沧海水无痕。”尤以比喻为最多,在《叹亡魂》中,连续把亡魂比作:“天上星、一塘莲、一树梅、一园蕉、一笼鸡、一只鹅、一孤舟、一枚针”等,每一比喻便是四句歌词。如:“亡魂相似一对鹅,两翼些些飞过河。飞河不过河中死,连叫三声么奈何”;“朝走西来暮走东,人生恰似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大量的比喻运用了民俗语言,用客家话演唱,强化了香花唱词的客家文化内涵,使其表达的思想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香花中的客家音乐和舞蹈元素
  香花曲调的主体旋律,由古典佛乐和客家民歌相融。香花的主要曲牌有:“丛林佛曲”之三波扬、流水板、七字偈、戒定赞、大板、乌泥板等;“客家小调”有果迭梅、仙花调、六篷船、锄头歌等。近年来,陆续有专家学者来梅州收集香花板音乐资料,如研究佛教音乐的广东星海音乐学院陈天国教授多次来梅采风,为香花录音记谱;中科院李春沐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哈尔滨大学音乐教授关杰也在梅州长驻采风,研究客家香花仪式音乐。
  香花表演性技艺主要有舞蹈、杂耍两类。舞蹈类有打莲池、鲫鱼穿花。打莲池舞蹈具有客家民俗文化独特的风格。其表演程序分为:行三途、莲池海会等。表演形式可由3人至24人组成。3人为单莲池,4人为双莲池,8人为八角莲池。表演者手持“莲池杖”、珠杯边舞边唱。莲池舞具有劝善报恩、敬老孝道的意义,反映了客家人慎终追远的哲学思想。“鲫鱼穿花”以在场地上穿行和舞蹈为主,观赏性极强。
  杂耍类的“打席狮”由客家香花僧人创作。“席狮”的流传与客家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有关。客家人居住地多为山区,较为分散,香花表演项目日夜连宵、时间长,众多亲戚朋友来观礼时,没法安排住宿,于是“打席狮”就成了道场度夜的项目。表演者以一张草席卷成狮头状进行表演,模仿狮子行走跳跃的形态来表演。

打铙钹花
  “打铙钹花”是做香花特有的一种技艺表演。香花派有习武的传统,如在平远县石林寺,还流传一套“大悲棍法”,传说为香花僧人所习。当年香花僧人习武时,专门有练铙钹功,由此加进香花仪式里面,叫“铙钹花”。主要有单转钹、双转钹、高空抛钹、黄龙缠身、猛虎跳墙、秕谷逗鸡、乌鸦卸翼、鹤立鸡群、赖地割草、枫树脱叶等108套高难度技巧动作。
  “非遗”香花的传承现状
  目前全市登记开放的香花寺庙有253间,从事香花佛事职业的有近千人。梅州市外(含国外)也有60多间寺庵奉行香花。
  在梅州,还有一支奉行香花佛事的女众群体。她们住庵出家,但不剃发、不斋戒,客家人称她们为“斋姐”。据“圣福庵”圣平法师回忆,她的师父“仁”字辈还是削发做香花,人们一样尊称她们为尼师。民国后到“圣”字辈,她们就开始蓄发,少年时梳一条长辫子,成年后梳成发髻盘于脑后。客家斋姐保持这种特定的梳头法。在家妇女很少有人梳这种头,所以直到现在也能从发式上分辨出哪些是在家妇女,哪些是斋姐。
  目前国内外文化学者们时时聚焦研究客家香花文化,我市的文化和宗教职能部门,也积极对客家香花进行保护和弘扬。2012年将梅江区慈云宫(老观音)确定为“梅州市佛教香花文化传承基地”,并挂牌授匾,从政府层面对客家香花给予确认;“席狮舞”“铙钹花”“莲池舞” “鲫鱼穿花”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市级“非遗”名录,从文化层面给予确认;香花教职人员经过培训,颁发《佛教香花教职人员资格证》,从宗教层面给予确认。2015年由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主办,举行了全国性的“佛教香花文化学术研讨会”,将客家香花文化研究上升到学术学科领域。客家香花博物馆也正在筹谋建设之中;正在挖掘整理申报“非遗”项目的有“香花佛事”“香花佛曲”等内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果果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 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莅临广东省平远商会座谈交流

8月11日下午,中共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一行在前往香港、深圳、南沙调研考察后,立即赶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成都东山的河源客家人”之一

洛带镇 张氏是该镇第二大姓,有1600余人。入粤始祖张清贵和张参。张参后裔于明嘉靖2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习近平总书记:你们客家人很好的!

中央为了表扬港澳各界为国家改革开放40年作出的贡献,2018年11月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