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LOGO
搜索

客家药艾灸传承人邹桥:让药艾灸惠及更多人

学者 | 2018-8-16 09:19| 查看: 6580|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新闻网
摘要: 在邹桥的推动下,客家药艾灸已获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省级非遗。邹桥说:“希望能顺利通过,让温暖的药艾灸惠及更多人。”
让药艾灸惠及更多人
——记客家药艾灸传承人邹桥
  每天早上8时,邹桥的医馆里陆续有客人来看诊。身穿白大褂、瘦高儒雅的邹桥,施灸、把脉、扎针、开方,忙得不亦乐乎。由于医术高明,医馆运营得挺好,客人总是不一会儿就把上下两层楼的灸床都占满。
  80后的邹桥,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药艾灸的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医药世家的他,4岁起跟着父辈上山采药,十几岁拜师学中医基础,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
  本可以在大城市谋到很好的工作,为何要回家乡会昌开个小医馆?邹桥说,小地方的乡亲们往往“小病拖、大病扛”,他希望能用客家药艾灸这一传统医药技艺帮助他们,也希望能将这一份瑰宝传承下去、普及开来。
  客家药艾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从中原迁入赣南的客家先祖,为应对南方山区多瘴气的气候环境,找到了绝招——艾灸,配上得天独厚的草药,渐渐形成了药艾灸的雏形。由于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药艾灸深受百姓欢迎并传承至今。邹桥的太公一辈还留存一本《邹氏艾灸》的古本。
  与大多艾灸馆烟熏火燎的味道不一样,邹桥医馆的艾烟不熏人,而且有种浓重的药香。邹桥说,会昌生态环境好,滋养着千余种野生草药,光艾叶就有七八种,让他可以用自采自制的野生草药给病人治疗。这里的艾条都是邹桥用古法手工制成,自己采艾、晒干、捣绒、卷条,每根艾条还掺入了49种中药粉末,并根据不同病症配以不同的外敷药粉、药膏,连灸盒都是邹桥自己设计的。
  艾灸对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不高,易操作、可复制性强。邹桥在传统的灸法中加入了创新,发明了升阳势、伏龙势等9种施灸手法。迄今,他已举办过四期药艾灸培训班,收了100多名学员。许多经他医治的病人,也学会了用艾灸治疗一些简单的小病痛了。
  针、灸、药都精通,让邹桥在当地颇有名气,帮助一大批患者治好了颈椎腰腿痛、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妇儿慢性病等病症。许多外地患者也慕名前来求医,曾有一名外地患者在乳腺癌术后睡眠不好,经邹桥施灸,当晚该名患者的睡眠有所改善,原本只打算在会昌待一天,最后留了一周。
  在邹桥的推动下,客家药艾灸已获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省级非遗。邹桥说:“希望能顺利通过,让温暖的药艾灸惠及更多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叶子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