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菊,喜欢客家山歌的人都熟悉这个名字。最近,这位有中国“山歌皇后”美称的她作为星海音乐学院《专家讲坛》“岭南音乐文化”专题系列之三的主讲嘉宾,在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了一场《广东客家山歌风格与演唱》的专题讲座。这是在中国音乐的高端讲坛上,徐秋菊首次全方位地对客家山歌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她将山歌的实践上升到理论,对客家山歌的传承、教学、欣赏与创新提供指导。昨日,梅州日报记者电话专访了徐秋菊老师。 徐秋菊对记者说,当日很多嘉宾和专家学者都到了现场。如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柏林林教授,音乐学系民族音乐教研室王沥沥副教授,音乐基础部音乐学理论教研室黄燕副教授等,他们和星海音乐学生以及来自各地山歌爱好者一百多人参加了讲座。专家学者们对徐秋菊的山歌研究学术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系统总结山歌理论用以指导实践 谈起客家山歌,徐秋菊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她说,目前客家山歌发展出原生态、城市公园山歌以及专业山歌剧团三条发展脉络。山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已成为梅州的一张名片。但是长期以来,客家山歌靠言传身教,尚没有一种系统的理论总结,这使得山歌的教学与创新没有理论指导。“一句‘噢嘿……’为什么这么唱?学生不理解,就只能硬性模仿老师。” 徐秋菊说,这种现状同时也妨碍了不是讲客家话的外地人对山歌的理解、欣赏与学习。 徐秋菊专业从事客家山歌演唱、创作、教学与研究几十年,曾应邀到国内外多所大学开展客家山歌的交流与教学。传承和发扬优秀客家传统音乐文化,是她一生的事业追求。在深厚的实践基础上,徐秋菊出于对客家山歌的热爱,首次对客家山歌的音乐风格特点与唱腔特色,从歌词的结构、曲体结构、节奏特点和旋律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规律性的归纳和总结。 创新应该保留山歌的基因 徐秋菊认为,山歌的创新要保留山歌的DNA,要有出处,不能丢了山歌的根。有的创新丢掉了山歌的DNA,可能就只是客家话的流行歌曲了。她在2005年作词、作曲的创新山歌《喜事好运滚滚来》,成为目前传唱最广泛的新山歌之一,国内外的很多山歌爱好者在庆典、聚会等场合都要唱《喜事好运滚滚来》。徐秋菊自豪地说,在这首新山歌中,她吸收了英德山歌、和平山歌的音乐成分,而句式落音都在徵调、羽调和商调上,比较符合客家山歌落音,听起来山歌风格浓郁。由她创作的《客家乡亲》、陈的明创作的《噢嘿一声歌成河》等新山歌都深受歌迷喜爱,广为传唱。 5月29日,在星海音乐学院举办的“岭南音乐文化”专题系列之四上,徐秋菊与柏林林教授和王沥沥副教授一起开展了一场《围屋月光光--客家山歌赏析音乐会》。民族声乐系的学生们给大家展示了他们在柏林林老师带领下,跟随徐秋菊老师学习一年的成果。这其中有原生态山歌也有新山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加入了钢琴以及非洲鼓的伴奏,给客家山歌增添了新的色彩。 ■新闻链接 徐秋菊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文化馆研究馆员,目前是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
(霹雳‧怡保6日讯)由霹雳州非伊斯兰事务局主催,霹雳嘉应会馆妇女部主办的“马中友好、文化交流”之巡演晚宴,将于3月7日(星期五)晚上7时,在怡保近打河畔酒店隆重登场,喜欢听客家山歌的朋友,可要记得赴约哦! ...... >>
松口山歌协会大楼门口合影 2016年2月6日(农历年二十八)上午,由“广东省客家山歌促进会筹备委员会”微信群组织策划 ,"山歌皇后"徐秋菊率领的10余名“客家山歌达人”集中前往广东梅县松口考察交流客家山歌。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
本届世客会,以“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为主题,将围绕“客家摇篮”做足细节、做出
把“舞龙舞狮”带去非洲!梅州市践行客家文9月6日,梅州市践行客家文化走出去成果报告会在嘉应学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林风眠:凤鸣九天,凭风而眠今年8月,以客家本土戏曲剧种演绎林风眠传奇一生的新版客家山歌音乐剧《林风眠》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