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四川客家的姓氏与宗族

宗亲 | 2015-7-19 20:06| 查看: 55705| 评论: 0| 原作者: 钟氏宗亲网 陈世松
摘要: 姓氏、宗族、宗祠、族谱是研究解读四川客家历史、宗族社会及其文化的核心内容。如欲深入了解四川客家,不能不对四川客家的姓氏与宗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姓氏、宗族、宗祠、族谱是研究解读四川客家历史、宗族社会及其文化的核心内容。如欲深入了解四川客家,不能不对四川客家的姓氏与宗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四川客家姓氏

  (一)四川客家姓氏概况

  客家人人川始于清康熙,而盛于雍正、乾隆时,繁衍至今已有三百年左右,分布在巴山蜀水各个角落。有关清初以来四川汉族姓氏之记载,虽散见于各市县之方志,但遗憾的是内中尚无一专论客家姓氏者。现根据近年来对成都东山客家姓氏调查所得,并参照现已发表的各类相关调查报告作一综合介绍。

  根据调查统计,迄今已知的四川客家姓氏有:张、刘、李、王、陈、林、曾、钟、黄、周、谢、何、杨、朱、罗、叶、吴、范、廖、白、冯、邓、江、冯、彭、邹、魏、薛、萧、董、胡、巫、万、袁、郭、徐、卢、付、黎、温、翁、许、孙、欧、宋、蒋、苏、余、史、邱、练、骆、蓝、熊、孔、古、缪、龙、庄、卓、梁、程、蒙、包、佘、赵、汤、徐、马、唐、童、丁、施、颜、文、郧、高、贺、石、崔、田、常、谭、夏、秦、沈、向、乔、杜、易、毛、岳、任、孟、焦、陆、陶、韩、康、席、华、饶、焦、艾、尤、孟、邝、穆、贾、顾、柳、官、汪、聂、侯、费、艾、鲁、章、俞、庞、钱、邵、尹、曹、伍、吕、方、涂、姜、霍、段、葛、邝、庞、潘等,计l36姓。若进一步调查核实,其;最终姓氏估计可达l50位左右。在这批姓氏中,名列前20位的大姓有::张、刘、李、王、陈、曾、钟、林、黄、周、杨、谢、朱、罗、叶、吴、范、冯、廖、赖。:据有关报纸报道,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排名前20位的大姓依次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两相比较,四川客家前20位大姓中竟有l3位姓氏与之相同,其比例高达65%。

  1.川西平原地区客家姓氏

  川西平原是四川客家的最大聚居区和迄今客方言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其地域乃包括了今成都市所辖的各区、县、市,外及今德阳市所属各市县。在该一区域中,客家的分布和方言的保存情况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系以成都东山客方言岛为代表,另一类则指该方言岛以外的各市县。前者为客家的主要居区,境内的客家人至今仍操客方言;后者为客家人和湖广人的杂居区域,那里的客家人现已大多不讲客家话或只在对家庭成员的称谓中还程度不等地有所保留。

  根据调查和了解,已知的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大姓有:张、刘、李、黄、曾、陈、钟、王、周、吴、何、朱、罗、叶、范、谢、杨、白、冯、廖、薛、邓、顾、萧、董、卢、胡、邹、魏、彭、徐、卓、余、袁、江、付、郭、万、阮、蓝、骆、巫、甘、古、黎、练、蒙、郑、孔、温、蒲、邱、严、苏、赵、游、熊、庄、宋、方、余、史、施、欧、童、许、缪、官、梁、程、马、孙、洪、包、邝、庞、华等,总计77姓,若再深入查找,估计最终可达l00个姓氏左右。

  根据对部分乡镇农村常住人口的数字统计(未包括配偶),和对其余乡镇的摸底调查,在成都东山的客家姓氏中,人口在3万至7万的有张、刘、李三姓,2万至3万的有陈、曾、钟三姓,1万至2万的有林、廖、王、-周、叶、罗、范七姓,5千至l万的有谢、杨、何、白、邹、吴、朱七姓,2千至5千的有赖、冯、江、彭、董、袁等姓。

  以上乃是就整体情况而言,若从单个姓氏来看,我们不妨以下述诸姓为例以观其貌。

  张氏张氏是东山客家中的首姓,人数约在7万人左右,支系复杂,分布甚广。他们主要聚居在龙潭、圣灯、保和、十陵、西平、黄土、义和、文安、同安、万兴、木兰、石板滩、合兴和福洪等乡镇,已知支系近30支。其中,最大支系有大梁、大柱、大用公支和运球、子仁公支。

  大梁、大柱、大用三公系兄弟三人,原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县,下同),雍正五年(1727)经由贵州人川,乾隆元年(1736)经三迁后落业于今新都区石板滩镇集体村。后大柱公分迁至郫县犀浦齐家桥立业,大用公则迁西河镇。如今,子孙后裔广布于成都东山的10余个乡镇,总人数至少在2000以上。

  运球公和子仁公支,在入川前本属于同一大家族,两者在人川前后的前三代的字辈排行完全一致,仅人川前居地和人川时间、迁徙路线等各不相同。前者在入川前乃经由了从广东长乐迁江西上犹定居,尔后又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从江西上犹人川,最后落业于成都东山文安镇。迄今后裔主要聚居于文安、福洪、黄土、洛带、同安、洪河等乡镇。后者子仁公支则于康熙时由广东长乐直接人川,今后裔主要聚居在三圣乡万福村,繁衍至今,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姓。

  刘氏支系尤繁,多寡悬殊,总人数约在4万至5万人之间。主要聚居乡镇有洛带、西河、黄土和石板滩镇,内中仅西河镇即有近4000人。除此,在十陵、西平、木兰、泰兴、保和、龙潭和福洪等乡镇也有不少分布。在这些乡镇中,其典型的聚居村落有:西河镇东风村和卫星村、黄土镇大同村、十陵镇太平村、洛带镇宝胜村、石板滩镇新农村等。他们多来自广东,尤以五华、兴宁二县为甚,次为江西赣南,还有的自称湖北麻城。

  石板滩镇新农村刘氏,原籍广东长乐,人川始祖为可玉公之妣张氏。康熙末由张妣携六子上川,后分成四大房。至l949年为止己发展成一大家族,时有良田干亩,子孙繁庶,今后裔乃散布于石板滩、龙潭、木兰、泰兴、合兴、柏合等乡镇。

  黄土镇大同村刘氏属西珍公支,原居广东兴宁县,康熙时兄弟四人同赴西蜀,初落业于四川隆昌县之南,后仅西珍公只身复迁于黄土场外,生有六子分成了六大房。至清同治时,己繁衍成22支,人数逾千,并散居于黄土、洛带等周边乡镇。

  洛带宝胜村刘氏,康熙末从江西安远县上川直徙于当地,因世代擅长舞龙而闻名于周边乡镇,并被乡人亲切地称之为刘家龙,今之洛带镇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盛大的西部客家火龙节即由此演变而成。该支刘氏人数不多,但其盛名却在当地的其他客家刘氏之上。

  李氏系成都东山客方言区的第三大姓氏,支系仍繁,总人数约在4万至4.5万之间。他们主要分布在龙王、龙潭、木兰、三河、泰兴、石板滩、合兴、福洪、义和、黄土、同安等乡镇,其中仅在龙王乡即有3100多人,即占全乡总人口的7%。其典型的聚居村落有:龙王乡龙安村、泰兴镇观东村、石板滩镇马家村、三合镇繁阳村、义和镇西江村、同安镇郑家村等。内中,较大的支系有茂常公支和从升公支。

  茂常公原居广东长乐县锡坑,生有三子名盛魁、昌魁、珍魁,康熙五十七年(1718)八月二十三日动身上川 。初落业于四川潼川府(今三台县),后复徙石板滩镇马家冲。珍魁公房繁衍至今已有十四代,后裔大多聚居于石板滩、义和、龙潭和黄土等乡镇。

  从升公字帝简,广东长乐人,雍正五年(1727)上川,初落业于四川隆昌县,后迁新都区三河镇。今后裔乃散布于三河、木兰、龙潭、石板滩、青龙、大丰、义和等乡镇。

  曾氏系东山客家中的大姓与望族,支系繁杂,多寡殊异,总人数约3万人左右。他们的最大聚居地在姚渡、泰兴二镇,次为石板滩、木兰、龙王、十陵、西河、同安、龙潭、洛带等乡镇。其进入东山地区的历史,早可上溯于康熙中期,晚则至乾隆末,且多系曾氏的入粤重要传人志诚公之后裔,内尤以来自广东长乐、兴宁两县者为甚,繁衍至今一般都在十三四代,少者也有十一二代。

  姚渡镇的曾氏家族是该一姓氏中的杰出代表与楷模。谱牒表明,他们的人川始祖为曾宪让、字克让,广东长乐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上川,落业于金堂县务农,至第四代曾秀清时方于姚渡创业,迅速崛起,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被誉为西部客家第一寨的曾家老寨等建筑群。从此人文蔚起,人才辈出,富及川西。不仅如此,更可贵的是,在致富后还重教兴文,爱国爱乡,全力支持办学(详后),为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以来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黄氏 主要分布在木兰、龙潭、保和、石板滩、文安、长安、洛带等乡镇,其中仅在木兰乡就有3000余人,稍次的福洪乡也有2600余人。已知的较大支系有开来公支、成韬公支和淑月公支。

  开来公原籍广东龙川县,康熙末上川,直徙于今木兰乡长林村七组落业,后死葬于此。2000年初夏笔者在当地调查时得见,其乾隆四十七年刻立的墓碑尚存。该一支系繁衍至今后裔上千,他们乃主要散布于木兰及其周边乡镇,长林村的村名亦即因其祖屋后原有一茂密的长林盘而得名。

  成韬公系龙川县田心约人,雍正十一年(1733),成韬公32岁时与妣携一男、一女上川。先后在同安镇谭家沟和洛带镇泉水沟暂居,最后落业于福洪乡解放村模木沟,并建有宗祠一座。今后裔主要聚居于福洪、文安、长安、青泉等乡镇,成为散布于龙泉山内外的又一大支系。

  淑月公原籍江西龙南县上荣堡人,雍正初兄弟俩一同上川,后淑月公于雍正六年(1728)买得今木兰乡江西村殷姓田土一处,并兴修了大蓄水堰一个,乡人呼之为黄江西大堰,加之族人在村内甚众,后江西村也即由此得名。

  自氏 在成都东山客家姓氏的排名中,白氏约在十五至二十位之间。他们原居广东和平县,并尊祥贵公为人粤始祖,最早人川者系祥贵公的第九世孙日康公,时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历雍正、乾隆,先后迁入的支系达五六十支,且多系其字辈。入川后他们散布在成都东山以文安、福洪、长安、黄土为主的十余个乡镇,大分散小聚居,总人数约有5000余人。和别的东山客家姓氏相比,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均来自和平县,并系祥贵公之后,字辈排行统一至今未乱,这在东山客家姓氏中尚未多见。

  巫氏在东山客方言区中,已知支系主要有三,他们分别散居在洛带、石板滩、大面、龙潭、西平等乡镇。除此,在今简阳市的贾家和高明场等地,也有二支分布。以上各支合计人数近3000人,排名约在二十五位之后,且均系隋末唐初时福建宁化石壁开山祖之一的巫罗俊之直系后衙。

  居住在古镇洛带下街巫氏大夫第内的巫氏后裔,原居广东长乐龙潭墒,雍正十三年(1735),由其始祖锡伟公与兄锡俊公一道入川,先居今重庆市所辖之荣昌县大草坪,后复徙永川市王家坪,并生有六子。继后,由第二子作江公只身到洛带创业,余皆留居永川。

  庞氏 系成都东山客家中众多小姓中的一个,其主居地在天回乡的向海、长胜、红星、万圣、大湾等村,现有人口不足200。其余在新都区的三河、大丰二镇,仅有l00人左右。他们原居广东长乐县,乾隆中期上川,人川始祖为兴才公,后生五子分成了五大房,并在向海村内建有宗祠一座,繁衍至今已历十代。

  练氏 是东山客家中的又一小姓,他们集中分布在龙泉山腹地的万兴乡大石村一、二组,隔沟相对,宗祠建在二组境内,现有人口不足400,而其所在的山沟亦即谓之练家沟。他们的入川始祖为作达、作敏二公,原籍广东,人川时间似在雍正末乾隆初。后作敏公迁居温江县,唯作达公留居万兴,繁衍至今已有十一二代,道光时因族中出了个翰林,且宗祠内至今仍有金匾为证,故族人一直引以为豪。

  除庞、练二姓外,已知的东山客家小姓还有甘、史、古、许、孙、马、蒋、洪、龙、官、孔、宋、童、欧、缪、余、黎等,其人数多在500以下,更有甚者尚不足百人。

  除东山客方言区外,在与其毗邻的川西乎原的双流、新津、邛崃、蒲江、彭州、大邑、崇州、温江、郫县、都江堰、金堂、广汉、德阳、罗江、中江和什邡等市县也有不少客家分布,只是囿于他们长期与湖广人杂居,现已多半不讲客家话了。在这些市县中尤以金堂县最为典型。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境内现有客家近2万,并主要集中在官仓、云绣、黄家、三溪、五凤和白果等乡镇,聚族而居。已知大姓有刘、周、碾、李、黄等,且有的至今还讲客家话。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