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这道客家美食,竟然得到乾隆皇帝赐名!

饮食 | 2020-3-19 10:24| 查看: 3861|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人
摘要: 南口镇是梅县区的一个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的乡镇。其生产的黄皮豆干不仅闻名梅州,还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口镇是梅县区的一个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的乡镇。其生产的黄皮豆干不仅闻名梅州,还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口镇素以黄皮豆干出名,早在明末清初时期,黄皮豆干在街市摊档就随处可见,至今已有数百多年的历史。年长一点的村民还能讲出有关黄皮豆干来历的传说。

    据传在乾隆皇帝游江南之时,受江南美景吸引,不觉一晃已至午时,只觉口干舌燥,腹中饥饿,见一老妇(据说是梅县南口人)在门口晒黄皮豆干,看其外观油光黄亮,便与随从人员一起品尝了几块黄皮豆干,觉得其口味奇佳,遂问随从此为何物,随从不知何物,结结巴巴,无言应对。


    乾隆不悦曰:“你们这些不学无术之徒,民间有此上佳食品,竟不知何物,该处罚。”眼看,这些官员就要受罚之际,旁边一位唇红须白、慈眉善目,一副仙风道骨形貌的老人说道:“此物天生异物,外表金黄,内藏白玉,尚无名,正待圣上为其正名。”乾隆一听,龙颜大悦,遂曰:“此物外形和风味皆佳,就叫‘金裹玉’吧”。

    传说终归是传说。南口黄皮豆干之所以保持兴旺发达,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就是风味独特,柔韧有弹性,这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锦鸡村是南口镇较集中制作和经营黄皮豆干的村,以前叫小沙村,所以也称为小沙黄皮豆干。锦鸡村四面环山,林木茂盛,水源充足,几乎每个山坑口都有泉水清流,长年不息,这为制作豆干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锦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黄皮豆干,大部分是靠做黄皮豆干为生。


    黄皮豆干的制作工序多,制作全靠师傅的手工操作和经验完成,主要有浸泡、打浆、热水冲浆、煮浆、点卤、转装等多道工序:

    一般选取优质黄豆,用当地山泉水浸泡4个小时左,期间要清洗2至3次;把浸泡好的黄豆磨浆不能过快,以免磨石摩擦过快而发热使豆浆变质;

  分离植物蛋白,用沸水冲浆时要反复冲上20至30次,制作出来的豆干才有弹性和韧性;通过过滤器分离浆渣,把过滤好的豆浆倒入锅中,旺火加热煮沸;

  煮浆后将盐卤加入豆浆中一起搅拌,大约5分钟左右豆浆开始凝固;分两次转装,首先将豆腐分到碗中定型,然后把每块豆腐分均匀;

  用木板把转装好的豆腐块压住,在木板上加重物将豆腐中的水分压出,30分钟后豆干基本成型;在自然的日光下晒成淡黄色,黄皮豆干即制作完成。

   上百年来,南口黄皮豆干早已名声在外,成为客家人传统的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在外回乡探亲的人,总要尝尝几个黄皮豆干做成的小菜,回去还要带上几包馈赠亲友,借黄皮豆干回忆那浓浓乡愁。


   风味奇佳的黄皮豆干,具有坚实柔韧、极富弹性和肉质感等特征,吃起来柔韧耐嚼,香辣可口,回味无穷。黄皮豆干早餐可配粥,午餐晚餐还能用煎、炒、炸、焖等烹饪方式做成各种风味的豆干美食。梅州人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黄皮豆干切成丝状或片状,加上鱿鱼丝、韭菜用来做菜,别具一番风味。

   据了解,黄皮豆干最原始的吃法就是生吃,将豆干捏碎后掰一小块,蘸上酱油,一口咬下去,豆香味在味蕾里铺陈开来,一路跳跃到胃里,畅快淋漓。这种享受原始用餐方式带来的无拘束感,成为不少宵夜档的下酒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安城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