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探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城灯会的传承秘诀

风俗 | 2017-9-20 20:47| 查看: 3558|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新闻网 李方圆
摘要: 据悉,石城灯会起源于南唐时期客家人的迀入,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灯彩表演。 温礼明 摄 (资料图片)

石城木兰鸡公灯。 特约记者李方圆 摄 (资料图片)
  “一年唱起倒采茶,牡丹一枝花漂大江啦,脚踏船头进绣房呀子开走忙忙啰……”近日,记者在石城县琴江镇大畲村看到,鹤发童颜的老人带着咿呀学步的孩童,围坐在大树下的古戏台前津津有味地观看灯彩表演;几位农妇坐成一排,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灯彩上下舞动、队形变换流畅自然,忘却了手里的针线活,定格在空中。台下近百位观众时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据悉,石城灯会起源于南唐时期客家人的迀入,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记者走进石城县城乡,探寻千百年来石城灯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承秘诀。
  1.政策护航上央视
  龙灯、茶蓝灯、蛇灯、板桥灯……记者走进石城县雍和文园的非物质文化展览厅,只见各色灯彩应接不暇、特色分明,整齐排列,标注明晰。
  “乘着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出台《关于振兴江西地方戏曲的实施意见》的东风,石城灯彩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石城县灯彩团团长陈剑恬告诉记者,近年来,石城响应中央、省市政策,不断完善石城灯彩精品创作生产引导机制和石城灯彩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配套措施,探索建设文化产品交易网络平台,制定了《通天寨景区古戏台演出方案》,并用两年时间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了灯彩普查工作,彻底摸清了石城灯彩的历史渊源、传承过程、艺术演技、灯具技法,设立石城灯彩研究会……
  一系列的政策护航,为石城灯彩插上了翅膀,飞上了央视的大舞台。2011年5月,中央四套《快乐汉语》栏目带着外国友人学习石城灯彩;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客家足迹行》拍摄石城灯彩节目《丰收锣鼓》;2013年9月,石城灯彩节目《丰收锣鼓》在“梅州月·中秋情”中央电视台中秋文艺晚会中闪亮登场;2016年4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城市1对1》栏目拍摄石城灯彩节目《丰收锣鼓》;2017年2月,石城灯彩在央视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金鸡鸣春》中第四篇章《春满人间》上演。
  2.资金扶持活动多
  波光潋滟的琴江河面,倒映着岸上柳绿成荫、亭台小榭的美景。柳枝掩映中一座规模宏大的圆柱形红色建筑坐落在琴江河面的赣江源大桥旁,成了精致县城的点睛之笔。
  “这是即将投入使用,总投资近1亿元的石城县文化艺术中心,里面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的排练室将为灯彩节目创作提供优良的设施基础。”石城县文化馆副馆长李建梅告诉记者,近年来,石城县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化石城灯彩的生存环境,遍布石城城乡的灯彩排演广场目前已有数百个,有效提高了基层原生态灯彩创作的积极性。
  据李建梅介绍,近十年来,石城县平均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灯彩主题活动,每次投入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并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把石城灯彩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每年组织灯彩保护发展中心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100多场,同时每年为石城灯彩传承人提供补助资金,以鼓励传承人对石城灯彩传承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保障传承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有了资金的扶持,精彩纷呈的灯彩活动在石城县越来越多。2010年7月,首届石城灯彩艺术节上,总人数逾2000的十里踩街巡游活动和灯彩决赛表演声势浩大,丰富多彩;2016年11月,石城县第二届灯彩艺术节隆重举行,县直各单位通过制作大型灯具,打造出一条靓丽的沿江灯彩风光带,擦亮了石城的文化名片。
  3.人才培养脉相承
  “灯彩纸扎随意变,海阔天空万物全。扎物似物凭巧手,以假乱真难分辨。”今年80岁的石城县省级非物质文化灯彩传承人黄运兴告诉记者,石城灯彩包罗万象,它是集灯具、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就灯具而言,就有龙灯、茶篮灯、船灯、马灯、狮灯、八宝灯等10多个种类,这让灯彩传承的难度也加大了许多。
  据黄运兴介绍,为更好地传承灯彩艺术,石城县委、县政府将该县客家灯彩艺术团由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划转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组建石城县灯彩保护发展中心,并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石城灯彩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校开设“石城灯彩”兴趣班,培养学生对石城灯彩的兴趣,为石城灯彩的延续传承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此外,县灯彩保护发展中心还创作编排出一批主题灯彩节目,深入基层各乡镇、学校进行巡回演出,使石城灯彩在石城这片土地盛开得更加璀璨、更加美丽。
  “灯彩传承必须从娃娃抓起,只要我还能动,我将一直把灯彩技艺传授下去!”黄运兴告诉记者,他准备利用寒暑假到学校义务组建灯彩队,传授孩子灯彩技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PENGLIJIE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