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粤东客家族群天主教信仰的圣俗与仪礼

源流 | 2015-7-22 03:32| 查看: 10096| 评论: 0| 原作者: 互联网 周云水
摘要: 天主教进入粤东客家地区的历史与客家人的迁徙背景有关。客家文化的包容性为天主教在粤东地区的传播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客家人注重科举考试的族群文化,暗合了天主教传教士以办学和医疗作为传教先导的方式 ...

  三、蕉岭圣堂下的天主教仪礼

  圣堂下位于梅州市北部,距离梅州市区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这个村庄被其他天主教徒和传教士们称为圣堂下,因为几乎所有生活在那里的村民都是天主教徒。稻田环绕着村庄,将圣堂下与蕉岭河谷中其他的村子在空间上分隔开来。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是积极的天主教徒,这意味着他或她每周都参加弥撒。大部分年轻的成年人离开村庄到更为发达的地区工作,比如深圳和珠海,从事工厂工人、驾驶员以及酒店工作人员等职业。村庄的东面坐落的是乡里规模最大的小学——复旦小学,这所学校创建于民国时期,根据上海复旦大学的名字命名,复旦大学由中国的耶稣会士马相伯创立。尽管复旦小学一直都是国立的,但它的名字却反映出在其所在社区占据主导地位的天主教特质,包括学校的学生及民国时期供职于此的教师。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尽管蕉岭的发展速度比不上深圳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但这个县城一直处于建设阶段。在1850年以前,圣堂下在蕉岭县的村落中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双姓村,如今两个宗族(唐姓与何姓)的后裔仍然居住于此。这两个家族于200-300年前迁入蕉岭县,当时这个地区仍然地处边陲。一个旅居马来西亚、并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返回这里的唐姓男性皈依了天主教,他在自己家里创建了一所教堂,并邀请了伯尔尼翁神父(Father Bernon),这一位来自巴黎外方传教会(MEP)的法国传教士,后来在梅县从事传教工作。在香港和汕头设立了总部的巴黎外方传教会最初在蕉岭并没有安排任何常驻牧师,但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公所,并从徐姓宗族手中购置了位于更为成熟的村落——大路背村的土地(这里正位于圣堂下的北面)。随着外方传教会土地面积的扩增(最后在圣堂下周边购置的土地总面积大约有100亩)。贫穷人家的客家人要么是新的天主教皈依者,要么是来自附近外方传教会所在的客家地区的天主教徒,逐步迁入这些赠予或以极低的租金被外方传教会租赁下的土地上。

  1872年,一座规模更大的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教堂正式开放。由于匪患和与当地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在1887年之前的某个时候,人们围绕村庄建起了一堵围墙,安置了大炮、射击口,并设立了4个大门,这里耸立起一座多层的教堂和其他的教会建筑。其他设立的传教站遍布全县,圣堂下则成为天主教活动的重点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缩小了他们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范围,并将嘉应州的教区割让给了新成立的美国天主教传教会或称玛利诺会(Maryknoll)。

  1980年,蓝主教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天主教徒的全国会议,该会议倡导宗教信仰自由的新路线。当蓝主教从北京返回之时,于1981年举行第一次公共活动,是一位百岁老年妇女的葬礼。随着教会财产的退还,以及在圣母升天节(1983年8月14日)教堂的重新开放,圣堂下的仪式生活逐渐回归。两位曾在玛利诺会受训的修女回到了圣堂下,很多信徒帮助蓝主教重新组织起圣堂下的教会。作为福特主教的继任者,蓝主教同时也是重组梅州教区的核心领导者。1991年蓝主教去世之后,第一位从武汉神学院毕业的梅州牧师被分配到圣堂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晚期,教区修道院得以重建。

  圣堂下的村民也是散居全球的客家人的一部分。从这个村庄第一个皈依天主教的村民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这段时期里,很多圣堂下的后裔

移居到海外或是中国的其他地区。圣堂下社区成员的进出变动成为本地社会现实的主要特点。由于跨国资本向中国农村的渗透,大部分年轻人离开他们出生的村子外出寻找生计,追求职业生涯。尽管在这些跨国的影响下,社区成员广泛的散居造成了空间的背离,但圣堂下仍然保持着它自有的社区认同感。
  跨国过程并不是一种新现象,以往的人类学家们曾经运用主要的人类学话语,例如迁移、文化扩散和堆积等理论,试图为理解跨国主义提供理论框架。促使当今的跨国过程(以及圣堂下的村民)成为人类学家们所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的原因在于跨国流动的速度与影响力,它们使得界限较之从前更具有渗透力。到了二十世纪末,本土社区已经完全被全球化的交际、世界贸易与市场以及劳动迁移网络所整合——创造出一种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体系。 对跨国过程的分析强调两种视角中的一种。一种视角集中体现于“全球化的实体模式”的研究中,这是对跨国组织的“世界资本体系”在结构上的暗示。 这些研究在考察跨国组织以及跨国宗教社区的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全球化资本和国际关系。然而,对跨国过程的实践与规则的进一步研究则描绘了一种不同的图景——跨国过程并没有必然地挑战国家主权,在很多案例中,跨国过程还加固了国家的合法性与权威。随着跨国进程的不断渗透,国家主权因此被重塑,但并未丢失。

  在后社会主义时期,圣堂下的本地天主教会不仅承认国家主权,还与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会维持着广泛的联系。尽管中国与梵蒂冈之间仍然没有建立正式关系,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其他的公共天主教社区已经与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会有了广泛的交流。在圣堂下,教会在改革时代的重新露面表明了一种乐观主义,国家将会尊重已经备案的合法的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力。
  对跨国过程研究的另一种视角集中于文化暗示上,涉及的领域诸如发展、公共文化以及散居民族的身份认同。 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对于跨国过程对文化产生的冲击影响的分析,需要对超越文化帝国主义的简单模式的跨国想象进行推理。圣堂下人根据他们本地自身的需求来解释和改变跨国过程。在圣堂下,本土化的过程正是这样通过在他们看来合适的、而非国家规定的方式,与本地人选择天主教仪式的展演相联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