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旧时客家地区“七夕”的乞巧习俗,你知道吗?

风俗 | 2021-8-7 18:05| 查看: 3305|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网
摘要: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 “乞巧节”,旧时客家地区也叫“女节”,是日之夕,散居在祖国各地的客家妇女,以不同的方式举行向织女乞求智巧的习俗活动 ...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 “乞巧节”,旧时客家地区也叫“女节”,是日之夕,散居在祖国各地的客家妇女,以不同的方式举行向织女乞求智巧的习俗活动。

“漂针试巧”

  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



“穿针乞巧”

  据《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在庭中以乞巧”。又据《梅州客家风俗》载:梅州客家妇女亦有“乞巧穿针”,或以十根稻草由一人抓中间,两头由另一人在一头打五个结,另一头打四个结,打开看能否连成一条线,若能连成一线,则得巧,意示日后做什么事都能巧妙成事。未婚女子,在“七夕”月光下,引线穿针,以乞其巧,预卜婚姻之事。穿针顺手,则谓婚姻顺遂;否则,多波折。




“占问卜巧”

  在成都市龙泉驿,聚居多达四十六万的客家人,其中由粤、闽、赣、桂等迁徙的为多。这里的妇女有以“卜巧”,即问卜自己将来是巧是拙的活动,做法是在“七夕”之夜将小蜘蛛放入盆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网结疏密、圆正与否,如网结密、圆、正即得巧。


“以水泡巧”

  在福建龙岩地区的客家妇女则开展“泡巧”的习俗活动:“农历六月,即用井水浸泡豌豆或绿豆,闭之不见天日,几天换水一次,到七月初七,苗生约近尺,用红纸条束苗腰,妇女礼拜牛郎织女两星后,用手拗苗端数分,抛浮清水盆中,次日日出前,若见水底映出苗影细长,形如针,得巧”。泡巧也被称为“种生求子”。


“静听得巧”

  在江西赣州地区一带的客家妇女,在七夕夜阑人静之时,青年女子偷藏古井边或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如能隐约听到牛郎织女如泣如诉的窃窃私语,就是得了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 赣南客家民俗传承——九狮拜象,尽显民俗风情人文

    上客家网,了解更多客家资讯!... >>

  • 赏灯过大年!聊聊兴宁赏灯二三事

    我们常说思乡,无非是思念这片自己成长的土地上给自己熟悉却又平常感觉的那些事物。而赏灯,应当也是诸君记忆深处的那一抹乡愁了。... >>

  • 百侯龙珠灯、砂田菜花灯、五华七盏灯...我们身边的非遗“灯”节,你都了解么 ...

    在客家话中,灯光的“灯”与人丁的“丁”谐音,同时灯也象征光明与希望,因此,梅州流传着许多与灯有关的习俗... >>

  • 客家匾额,闪耀千年的“活化石”!

    初见一座楼屋,按中国人的习惯,一眼所落之处,是屋檐上的匾额。匾额,为一座建筑开篇、点题,“有名有姓”、有所向、有所指,领悟了匾额,便是遇见了一座建筑的灵魂 ...... >>

  • 五百年历史沉淀,漫谈兴宁祠堂文化 !

    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制以后,家族祠堂成为各姓族人祭祀祖先及议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

  • 客家人常说的“饭甑”,你还记得么?

    饭甑,是客家人特有的餐具,以前家庭人口偏多,耕作技术相对落后,为了节省时间和柴火,客家人煮饭往往一次煮熟,一日三餐享用。... >>

  •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客家人为什么那么看重舅公?

    自古以来,客家人就特别敬重“舅公”(即舅舅,包括母舅、妻舅),将“舅公”的地位与天上的大神雷公等同起来,足见“舅权”在客家人心目中的至高无上。 ... ...... >>

  • 吴中胜:客家人的家规家训

    客家家规家训是传统中国家训文化的代表,是客家人注重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客家人忠孝为本的家国情怀、亲善睦邻的行为规范、克勤克俭的生存智慧,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 ...... >>

  • 为什么说娶妻当娶客家女?

    “娶妻当娶客家妹,嫁人莫贪金山郎”。《中国的客家》中描述:“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最值赞叹的一群”。时光流转,如今客家女的地位今非昔比,她们走出山道,走出田野,走出世界 ...... >>

  • 民风|客家女人的精神特质——柔、韧、刚

    客家女人在人伦关系的处理上,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柔、韧、刚。具体表现出充分的柔性,吃苦耐劳方面表现出充分的韧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充分表现出的刚性 ...... >>

  • 七月半,客家人为什么要吃鸭子?

    在客家地区,七月半一般提前一天过,农历七月十四过节。客家地区流行一句谚语:“七月半的鸭子命不长”,七月半这天客家人家家户户都要“迟”鸭吃,这是为什么呢 ...... >>

  • 河源客家人的“七夕水”,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七夕的内涵不断丰富,在河源,客家人有着多姿多彩的本地习俗,大家通过对节日的庆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 >>

  • 鹊桥相会同心结,又逢七夕

    秋在心上,近在咫尺,又逢七夕。古代,人们总在七夕望月观星辰,盼鹊来搭桥,乞巧祈愿,坚信在这一天,所有美好都会如约而至......... >>

  • 中元节来临之际,作为客家人要怎么过?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客家人称之为“七月半”。虽然“七月半”照字面意思理解,应该是“七月的一半”,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才对。但是客家人却在“七月十四”过节,这是为啥呢 ...... >>

  • 高跷闹古今 客家非遗永流传

    高跷是客家地区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是我国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踩高跷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前的春秋时已经出现。高跷这种民间技艺活动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面中表演,也可走街 ...... >>

  • 赣南采茶戏,唱响400年风雨历程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采茶戏,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 ... ...... >>

  • 百花齐放才是春!长寿大埔的客家武术自信

    长寿之乡梅州大埔县是武术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除了刘凤山派,还有黄家拳、李家教四门拳、郭家拳等十多个客家拳种,可谓百花齐放。...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