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河源客家人的“七夕水”,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风俗 | 2021-8-13 15:07| 查看: 2619| 评论: 0| 原作者: 河源广播电视台、龙川县广播电视台、央视新闻
摘要: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七夕的内涵不断丰富,在河源,客家人有着多姿多彩的本地习俗,大家通过对节日的庆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

七夕至,秋意浓,古老的七夕节在现代人们心里掀起层层涟漪。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七夕的内涵不断丰富,在河源,客家人有着多姿多彩的本地习俗,大家通过对节日的庆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同时这一天也是古代女子最为看重的节日,姑娘们相约在花前月下,各自比拼着穿针引线验巧、做女红赛巧、摆上瓜果贡品乞巧等,来向织女乞求智慧巧艺、祈祷福禄寿,因此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客家文化学者 丘雪云 :“以前,女孩子抛头露面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七夕节那一段时间就是女孩子的专利了,她们可以把自己的手工艺品拿出来比赛,可以做自己会做的美食,表演琴棋书画,向织女祈求给她们手巧心巧,让她们能够嫁一个如意郎君,祈求织女保护兄弟姐妹父母平安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七夕的内涵和习俗也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河源人习惯把七月初七称为“七月七夕”,各地的七夕习俗也不尽相同。

  客家文化学者 丘雪云 :“从小我的姑姑姐姐们,一到七夕的时候,晚上会采一些鲜花放在一盆水,放到天井里,明天天亮的时候就会拿来洗脸沐浴,老人说有洁净、除秽、美容的功能,直到现在我还有弄仙花水的习惯,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情怀了,这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美好的祝愿。”

  七夕节这天,有情人秀一把恩爱,不少河源市民却早早起来,带着大桶小桶装起了“七夕水”,在我们河源客家地区,这可是最深入人心七夕习俗。




  今天上午,记者在河源笔架山半山腰看到,一条小水管将山上的山泉水引到路边,不少市民拿着大桶小桶排着队装水,他们今天都是特地爬山上来的,市民刘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市民 刘先生

  “我早上六点钟起来了, 这个水就是比往年什么时候都好, 人喝了就没什么毛病, 肚子疼都可以喝这个水。”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是仙女七姐下凡日,七姐下凡救济凡人洒仙水,百姓到井里或山坑去把水装进容器保存起来,经过多年也不会变质、不会生虫,还用于治疗中暑、感冒、痱子等疾病。


  市民 林女士:“年年都会来装一点点, 人家说泡酒什么都很好, 不会坏, 感冒喝一点都很好的。”


  在龙川县水坑景区的山脚下,天色刚微亮时,前来取水的群众已经是络绎不绝。有的人凌晨两点就等候在了泉眼边。


  客家人自古就有在七夕泡“七夕水”和储藏“七夕水”的传统习俗。取到的水被称作“七夕水”或“七月七水”,装一瓶“七月七水”在家,据说可以保佑自己一年平安顺利,去河里泡水则有沾仙气、辟邪、治病、延寿等作用。


  
  传说毕竟是传说,七夕水能清凉解毒且经年不腐是否有科学依据,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七夕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装“七夕水”这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消除病患的储水行为,而是一道独特而美丽的民俗风景,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张图带你了解真正的七夕


  七夕从对自然的崇拜开始,经过历代熔铸和社会淘漉定格为对精神的追求和对文化的礼赞,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集中了民间智慧的菁华,凝结了太多的文明印痕和心路历程,形成了一种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热爱生活、崇尚圆满、追求幸福生活的迷人节日。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华夏文明穿越千年而生生不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空口罐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相关阅读
  • 五百年历史沉淀,漫谈兴宁祠堂文化 !

    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制以后,家族祠堂成为各姓族人祭祀祖先及议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

  • 客家人常说的“饭甑”,你还记得么?

    饭甑,是客家人特有的餐具,以前家庭人口偏多,耕作技术相对落后,为了节省时间和柴火,客家人煮饭往往一次煮熟,一日三餐享用。... >>

  •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客家人为什么那么看重舅公?

    自古以来,客家人就特别敬重“舅公”(即舅舅,包括母舅、妻舅),将“舅公”的地位与天上的大神雷公等同起来,足见“舅权”在客家人心目中的至高无上。 ... ...... >>

  • 吴中胜:客家人的家规家训

    客家家规家训是传统中国家训文化的代表,是客家人注重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客家人忠孝为本的家国情怀、亲善睦邻的行为规范、克勤克俭的生存智慧,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 ...... >>

  • 旧时客家地区“七夕”的乞巧习俗,你知道吗?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 “乞巧节”,旧时客家地区也叫“女节”,是日之夕,散居在祖国各地的客家妇女,以不同的方式举行向织女乞求智巧的习俗活动 ...... >>

  • 为什么说娶妻当娶客家女?

    “娶妻当娶客家妹,嫁人莫贪金山郎”。《中国的客家》中描述:“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最值赞叹的一群”。时光流转,如今客家女的地位今非昔比,她们走出山道,走出田野,走出世界 ...... >>

  • 民风|客家女人的精神特质——柔、韧、刚

    客家女人在人伦关系的处理上,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柔、韧、刚。具体表现出充分的柔性,吃苦耐劳方面表现出充分的韧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充分表现出的刚性 ...... >>

  • 七月半,客家人为什么要吃鸭子?

    在客家地区,七月半一般提前一天过,农历七月十四过节。客家地区流行一句谚语:“七月半的鸭子命不长”,七月半这天客家人家家户户都要“迟”鸭吃,这是为什么呢 ...... >>

  • 鹊桥相会同心结,又逢七夕

    秋在心上,近在咫尺,又逢七夕。古代,人们总在七夕望月观星辰,盼鹊来搭桥,乞巧祈愿,坚信在这一天,所有美好都会如约而至......... >>

  • 中元节来临之际,作为客家人要怎么过?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客家人称之为“七月半”。虽然“七月半”照字面意思理解,应该是“七月的一半”,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才对。但是客家人却在“七月十四”过节,这是为啥呢 ...... >>

  • 高跷闹古今 客家非遗永流传

    高跷是客家地区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是我国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踩高跷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前的春秋时已经出现。高跷这种民间技艺活动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面中表演,也可走街 ...... >>

  • 赣南采茶戏,唱响400年风雨历程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采茶戏,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 ... ...... >>

  • 百花齐放才是春!长寿大埔的客家武术自信

    长寿之乡梅州大埔县是武术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除了刘凤山派,还有黄家拳、李家教四门拳、郭家拳等十多个客家拳种,可谓百花齐放。... >>

  • 客家人的开学季——破学仪式

    当子女告别孩提年代,到了龆髻之年,做父母的便要送子女到学堂“破学”,也就是“进学堂”。“破学”意为打破人的原生蒙昧状态,开始学习文化知识,那么传统的“破学仪式”有哪些呢 ... ...... >>

  • 蕉岭:耙头盾刀练成武学,头路拳起舞引金狮

    耙头盾刀练成武学,头路拳起舞引金狮。在这次客家武术展示活动拍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客家传统武术与客家山水田园的诗意融合之深,客家先贤就地生发,延续农耕文化、宗族文化 ... ...... >>

  • 凤舞龙蟠,客家非遗《大埔狮舞》

    青溪仔狮灯是花灯类的舞蹈,一九四一年春在大埔县青溪镇蕉坑村产生,后流传于大埔县的青溪、茶阳、湖寮等地。它吸取了大埔提线木偶的技艺,使狮与球连成一体,由1人操纵,变化出各种仔狮戏球的仪态 ... ...... >>

  • 除了梅州牌和五叶神,你还知道哪些梅州烟?

    梅县旧时多吸水烟,把黄烟放进水烟壶里,用纸媒条点着,咕噜咕噜地吸起来。后来有了进口的卷烟,客家话叫“烟仔”,常见的有“老刀牌”香烟,后来有了国产的“美丽牌”香烟 ... ...... >>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