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蕉岭李直三:台湾客家“六堆”创始人

源流 | 2023-12-2 20:31| 查看: 909| 评论: 0| 原作者: 掌上梅州 陈伟平
摘要: 李矗,字直三,号道行,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金沙乡湖坵墩人,系湖坵墩李氏始祖仁亨公十世孙。

▲《湖坵墩李氏族谱》上记载的李直三

▲康熙《台湾舆图》台南一带形势

▲台南六堆忠义亭

  李矗,字直三,号道行,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金沙乡湖坵墩人,系湖坵墩李氏始祖仁亨公十世孙。李直三幼年好学,精通四书五经,为防身还习得一身好武艺。他为人稳重,不轻发议论,思虑周密,可惜积学未售,未得功名,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

  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复归版图后,大量闽粤客家人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入台开垦。在当时台湾的政治中心——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周围的凤山县内埔、麟落、竹田等地,因为吸引了大批来自嘉应州、汀州和潮州的客家移民,成为台湾最大的客家聚居区之一。李直三正是这批来台客家先民中的一员。他独身一人先到台湾府城,但发现城内都是闽人(漳州和泉州人),实在难以插足。于是,不得不来到凤山县境内的客庄(今属中堆的竹田乡二仑庄)定居。二仑一带有很多镇平李氏族人定居,李直三得乡情、宗情之眷顾,遂在此一边务农,一边教授私塾。久而久之,因他道德高尚,处事精明,深受当地人的尊敬,成为竹田一带客庄的士绅首领。

  康熙末年的台湾虽然土地肥沃,地广人稀,但社会问题却相当严重。因为台湾属于福建省管辖,漳州、泉州的闽人移民们自以为是本省籍贯,不但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还把持了相当多的政治特权,尤其是台湾科举学额,基本归己所有,绝不许外省籍移民染指。在台的广东客家移民历经生死险境,多是单身入台,希望在台湾谋生,回家乡可以赡养家人。但由于无权无势,不得不租种闽人田土,形成了“闽主粤佃”的局面。闽人地主多居城内,平日不多下乡,久而久之,粤人(主要是广东客家人)获得了土地的永佃权,渐渐有了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科举的强烈需求。闽人和粤人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乱。

  康熙六十一年(1722),漳州长泰县移民朱一贵借“反清复明”旗号,起事反清。大量闽人加入其伍,全台震动,形势骤然紧张。朱一贵和同谋杜君英率部占据了台湾府城,并派员威胁凤山等地的客家人,要他们加入起事部队。遇此大变,各个客庄都深感不安,五月初九日,各庄头面人士聚集在内埔的天后宫商量对策。为了保护乡梓,避免闽人借机屠戮客民,大家决定联合起来对抗朱部,拥护朝廷。在商议过程中,各庄都认为李直三为人有领袖之风,且有智谋,故而一致同意拥护他为统领,组织义军。这便是“六堆组织”(“堆”字为“队”字的客语发音,共分左、右、中、前、后、先锋六堆)的起源。是时,客庄武装和朱一贵军队隔着下淡水溪对峙,战争一触即发。“六堆义军”未组之前,李直三曾和诸庄首领商议,派遣艾凤礼、涂华煊去府城请求官兵保护,但两人返回后告知:府城已经陷落。由于此次事变绝非简单的官民之争,而是掺和了闽粤的矛盾,李直三综合考虑,不得不站到朝廷一边,以图客庄完璧,避免屠戮的危险。可见其思虑周密,眼光长远,绝非依附朝廷谋求功名利禄,更非有人所说的直三等人是背弃汉族大义之说。

  “六堆义军”建立,李直三为第一任总理,侯观德为总参谋。各堆统领分别为中堆赖以槐、梁元章为统领,统竹田一千三百人,防守阿猴地区;先锋堆刘庚甫为统领,统万峦一千二百人,防守阿猴地区;左堆侯欲达、涂定恩为统领,统佳冬、新埤一千五百人,防守小赤山地区;右堆陈展裕、钟贵和为统领,统武洛三千二百人,防守新营地区;前堆古兰伯、邱若瞻为统领,统长治、麟洛二千一百人,防守水流冲区;后堆钟沐纯为统领,统内埔一千五百人,防守塔寮地区。总兵力达一万三千余人,皆是各庄精壮忠勇之人。康熙六十一年五月初十日,“六堆义军”成立后的第二天,朱一贵、杜君英就派军来攻客庄。在李直三的统筹下,艾凤礼、邱若瞻、涂尚廷等在佳冬力挫敌军,取得首捷。继而,刘庚甫、陈展裕、钟贵和等又率“六堆义军”在羌园一带打败敌军,解除了万丹地区滥滥庄的危机。初战得胜,“六堆义军”更是踊跃积极,面对朱一贵等人的反扑,李直三认真部署,切谕义军不可大意轻敌。当时,福建总督觉罗满保已经率军在安平登陆,势如破竹,朱部岌岌可危。此时,“六堆义军”配合官军,在下淡水一带与朱部大战,取得大捷。敌方被杀及淹死的人达数千之多,朱部自此大势已去。而“六堆义军”仅仅只死伤一百二十人,锐气不可抵挡。在此情势之下,台湾中北部的闽人为了自保,纷纷与朱、杜划清界线,也举起大旗,配合官军平乱。闰六月初二日,大总理李直三、参谋侯观德率领义军精锐三千人,抬着“万岁牌”,前往台湾府城恭迎觉罗满保。

  平乱之后,觉罗满保向朝廷报告,力请褒扬粤东客民之忠义。康熙帝赐予平乱有功二百余人官职,旌表其里为“怀忠里”,并建“忠义亭”以纪其功。在圣旨褒奖中,李直三首列第一,被授予“汀州府右营千总”一职。其子瑞侯、瑞伯、胞侄瑞万也因功被授予“功加守府”。不过,李直三已有功成身退之意,他说道:“余自组织六堆义民军,虽为保卫乡土协助朝廷而竭尽心力,未免误损部分闽人生命财产,买了冤仇,虽时刻警戒聊以自保,但冤家路窄,仍然怕子孙被害,更惧冤冤相报,仇恨难解,今又做了府吏,招人妒忌,势所不免,为息事宁人,不若辞官归原乡去了。”不久,便带领家眷返回了镇平县老家。

  李直三返回故里后,因为其功劳和能力出众,政府又劝请他出山,先后出任福建省海坛千总、广东潮州府潮阳都司等官。据台湾《六堆客家乡土志》的说法,他后来到四川担任要职,故去于任上,子孙也迁居四川。但查阅《湖坵墩李氏族谱》,实则其后人还是留居原乡,直至三、四代以后,才迁到印尼巴城(雅加达)去了。

  朱一贵事变之后,台湾六堆客家人凭借“义民”的政治符号,不断凝聚共识,强化了“粤人”和“客家”的族群认同,在台湾取得与闽人抗衡之地位。若论其功,李直三是不可不提及的。时至今日,在台南屏东西势的六堆忠义亭正殿中,李直三的神主位列核心,为后世虔诚敬奉,永享荣光。

(参考文献:1、乾隆《凤山县志》2、嘉庆《镇平县志》3、《六堆客家乡土志》,钟壬寿编,1972年,台湾常青出版社出版4、嘉庆《李氏家乘》,四川乾隆甲子举人李春园编5、新版《湖坵墩李氏族谱》,2012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