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青砖墨瓦古丘屋

民居 | 2015-7-20 00:56| 查看: 2914| 评论: 0| 原作者: 客家古邑文化行 客家古邑文化行
摘要: 草行丘屋,又名衍祥堂,位于上城北直街116号,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052. 2平方米,建筑面积1623平方米。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距今有110年历史。 ...

  从喧闹的水果街走过,穿越几条窄窄的小巷,一座完整的清代古建筑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源城的上城草行丘屋。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上城草行丘屋已隐于杂乱的民宅之中。然而,当你走近它,一股豪气依旧能直面逼来,散发出神秘和艺术的光芒。

  草行丘屋,又名衍祥堂,位于上城北直街116号,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052. 2平方米,建筑面积1623平方米。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距今有110年历史。

  丘屋以四进三栋两天井,左水巷横屋后果园组成。面宽35米,进深86米,三栋主屋为五间开,造型独特照壁(两边),南北外侧门,大门外小门,窗框及中堂圆柱均用优质花岗岩石制作。主屋栋梁、檐板、屏风花窗均是彩色雕刻,厅堂两边墙绘有壁面,正面墙、石柱桃头均雕成龙头。栋头、檐口、内地台,一栋比一栋高形成了呈梯形建筑群。厚重的青砖墙体,墨黑色的瓦片,精美的木雕,夸张的石刻,构成了草行丘屋的豪放与精美。科学的设计,选料的上乘,更使得这座建筑牢固,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冬暖夏凉。今天,古屋内仍住有十几户人家,他们享受着古建筑的舒适、安逸。

  历史上草行丘屋曾经历过两次劫难,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轰炸河源时一颗炮弹落入草行丘屋的大门前,但威力巨大的炮弹并未给古屋带来太多的损伤,只是门前的一条石柱被炸裂,而这条被炸裂了的石柱直到今天依旧在支撑着古屋。第二次劫难则来自地震,1962年河源地区发生6. 2级地震,但古屋建筑却毫发无损,令当时国家派来检查的工程师连连称奇。

  作为客家地区的古建筑,草行丘屋也体现出客家人从封闭的围龙屋时代向开放的生产生活方式进化的步伐。比如,草行丘屋的窗户要比同时期的客家住宅建筑开得大,比如为更好地达到采光和通风的效果,草行丘屋在布局上选择了梯形排列。

  在草行丘屋前,筑有一块平场。据说,古时草行丘屋的平场是不设围墙的,平场直通街面。一到月光皎洁的夜晚,主人一家会坐在平场上饮茶,与街坊聊天。

  草行丘屋建筑的另一特色就是“弧”的运用。走进草行丘屋,处处彰显出“弧”的元素,比如石刻、门均以弧形为主体。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左右厢的廊道和厅堂的上方,古屋都是用一寸左右厚度的上乘木板弯成半月形的“弧”状整齐排列在横梁之上,使得廊顶和厅堂更加具有动感了。这一点,在客家传统的住宅建筑中极为少见。时至今日,廊道和厅堂顶端的弧形装饰毫无破损,依然美轮美奂。

  草行丘屋为何在建筑中如此渲染“弧”元素?弧形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时尚?弧形是草行丘屋主人为了记录客家崇尚圆的理念由圆演绎而来?似乎没有标准的答案,只好留给建筑家或考古学家去考证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