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走进客家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堂下村

宗亲 | 2015-7-19 20:05| 查看: 4385| 评论: 0| 原作者: 赣南日报 茅利
摘要: 堂下村乃石城温氏祖地,开山祖乃温同保,一介教书先生,传说其五世祖曾为唐宁都县令。同保公在往宁化去的古道上择中了一块风水宝地,此地古柏参天,野芋丛生,溪流潺潺,更为难得的是溪流边有一巨石形状如龟,寓意甚 ...

  石城,客家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当数高田镇岩岭管理区的堂下古村了。

  这是一个貌似平常却曾经藏龙卧虎的小山村。几棵巨枫在翠竹中泛着异彩散落村头,一条溪水蜿蜒淌过阡陌人家,名字雅雅的“川至桥”从溪上横跨,将古驿道延伸往宁石交界的大山深处,五幢宋明时期的祠堂流放着千年古风,矗立于溪边山脚……今天的堂下村,虽说不上风景如画,然而,却让人透过仲冬的寒流冷风,非常容易感觉到氤氲在村落四处的文化古韵。直到我们完全走进堂下村的峥嵘历史,方才明白这氤氲的文化古韵并不是空穴来风,历史曾将辉煌的一页予以了它,北宋时期这里诞生了赣南最早的教育家、图书收藏家——一代大儒温革!

  堂下村乃石城温氏祖地,开山祖乃温同保,一介教书先生,传说其五世祖曾为唐宁都县令。同保公在往宁化去的古道上择中了一块风水宝地,此地古柏参天,野芋丛生,溪流潺潺,更为难得的是溪流边有一巨石形状如龟,寓意甚好,令同保公喜悦不已。于是,公元909年,同保公举家从石城丰义迁居柏林野芋窝。

  时光走过近一百年,1006年的一个吉祥之日,野芋窝里传来一声尖锐的婴儿啼哭,令这块土地千年来享不尽荣耀的温革(字廷斌)出生了。温革生性宽厚仁义,正直厚道,聪明过人,极喜读书,饱读典籍,至少年时,其善读的名声已响遍乡里四邻。然而,似乎天公并不作美于他,乡试成绩优异的他,在京城开封的考试却屡屡未中。1036年,就在温革第七次京试失败后,冷静思考后的他做出了人生重大选择:“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遂立志办学。他投以巨资,将当时“国子监所藏之书市上有售者尽购以归”,并在野芋窝的柏林丛中建藏书楼“青钱馆”及“柏林讲学堂”,另有洗砚池、膳食房等附属建筑。青钱馆的名字有些来历,传说当年温革在柏林掘地建藏书楼时,意外获得五万铢钱币,温革认为这是祥瑞之兆,是上天在帮助他成就这番事业,乃取藏书楼名为“青钱馆”。自然,柏林山上的讲学堂的建立,也使这一带的地名发生了改变,原来粗俗的野竽窝从此改名叫做堂下。

  一时间,石城境内乃至赣南诸县并衍至闽粤四方学子接踵而来,纷纷投身于温革门下,一个荒僻之地兀然成为声震北宋朝野的学院圣地。由于温革的青钱馆藏书量富过国子监,北宋时期享有“江南名楼”之称。许多官宦及读书人不畏山高水长,纷至沓来堂下村,一睹山村书院风采,也借机与温革交流学问,并到他的青钱馆里饱览群书。这其中,最着名的两个人物是北宋名儒、人称盱江先生的南城李观(字泰伯)和李观的高足、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他们二人为温革的精神所感动,交往之中遂成密友,并各自为堂下留下了墨宝。李观为青钱馆撰联:照榻有嫦娥齐问天香消息;登楼无俗客共谈花样文章。曾巩则有感于柏林讲学堂鸿儒往来的情景,赠堂名为“雅儒馆”,并高度赞扬温革“自此遂开首办图书馆讲学堂之先河”。于是,这一方山水,在温革的教化下,文风昌盛,气象日新,有人颂之:“使简陋消于醇雅,鄙俚化于诗书,风化肃然,其业绩流惠四方化及乡党……”朝庭闻讯,甚感欢慰,遂敕封温革为大儒祀乡贤。至今,在温氏家庙和温氏宗祠里,“大儒”、“乡贤”、“雅儒堂”等昭示着那段辉煌的匾牌仍高悬着,彰显着温革的不朽和岁月的久远。

  1076年温革逝于柏林,葬于湖坑(今巨墓犹存)。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使他的弟子遍及朝野,他本人也因此被《宋史》、《大明统一志》、《江西通志》、《赣州府志》、《石城县志》记载,成为千古流芳的一代名人。而且因为受温革办学堂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石城的文化教育之风日渐昌盛,他之后共出了24名进士(他之前仅两名进士),便是今天,小小的石城县,每年高考录取率仍高居全市前列。文化风气,世代相传。一代乡贤温革,不仅是七万石城温氏后代之荣耀,也是整个石城乃至赣南之荣耀。

  温革当是赣南客家人的骄傲,称其为赣南教育第一人丝毫不为过。与他同时代的理学师祖周敦颐,也是赣南教育的重要开基人与传播者,但与温革比较,显然周稍后一点。1045年周敦颐由分宁主簿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后的第二年才与程颢、程颐有了师生关系,1062年任虔州通判时才与赵清献在水东玉虚观开办清溪书院(后为莲溪书院),开始正式办学堂。而温革在1036年便创建了柏林讲学堂与青钱馆了。

  可惜,南宋灭亡的钟声竟波及这大山深处,金兵的铁蹄将柏林这片文学胜地践踏成平地,从此,雅儒堂不再雅儒,青钱馆不再藏书,书香飘渺,柏林被焚……只有一流溪水依旧淙淙,两口唐朝古井一饮一用的功能划分未改,还有关于温同保宁化虎形墓中金棺悬葬、温革柏林办学及湖坑自觅“乌鸦落塅”的传说依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