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 | 眠床

客语 | 2017-9-26 23:07| 查看: 6952| 评论: 0| 原作者: 语言文字周报 叶雪萍
摘要: 从“眠床”在明清的用例来看,该词主要通行于南方,个别的还是文人将古代文献的词语另加改造,不是当时实际语言的反映。
  广东梅县客家方言把床叫“眠床”。
  从现有文献来看,这个词可能产生于公元五世纪的南朝。《汉语大词典》“眠床”条首引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四:“持之(九茎紫茵琅葛芝一斤)南行,取己所住户十二步,乃置眠床头按上。”汪维辉除引《冥通记》例外,还举《南齐书·良政传·虞愿》:“禇渊常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并指出,《南史》卷六、卷五三、卷五五及《徐孝穆集》卷五等均有用例(《六世纪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温美姬除引《南齐书》和《冥通记》两例外,还举《全陈文》卷十一《普慧大士语录》:“莫移我眠床,当取法猛上人织成弥勒像,永安床上。寄此尊仪,以标形相也。”(2006博士学位论文)汪维辉根据“眠床”在南北朝的使用情况,谓“是当时南方人对寝具的通称”。的确,“眠床”一词都出现在南朝人的著作里,北朝无一例。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但是,《南史》中有四例,除一例是照录《南齐书》外,另三例都是修史者有意识使用的。《南史》的编撰者李延寿是唐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如果北朝没有“眠床”一词,修史者照录前史即可,不大可能有意识地使用这个词。再从移民的角度看,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多是北方人向南迁徙,南方人没有向北迁移的。所以,这个词可能北方也有,只是在现存北朝典籍中未见而已。
  唐五代
  从唐五代“眠床”一词还有三例:王焘《外台秘要方》卷二十八:“布上又横一口食刀,正对病人眠床下安之。”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眠床都浪置,通夕共忘疲。”李建勋《闲游》:“携酒复携觞,朝朝一似忙。马谙频到路,僧借旧眠床。”王焘是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元稹是河南人(北魏昭成皇帝的后代),李建勋是广陵(今扬州)人。可见南北都有此词。
  眠床”一词在宋代也有用例
  释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十二《周杭州湖光院师简传》:“后有行客自长沙市中见携手话旧,寄言与崇寿院主:‘汝先负钱若干,今放汝,眠床刍荐下层有纸裹肉脯屑,必应腐败,为弃之。’院僧依言,果然见之,因写貌供养。”刘攽《初夜》:“寂寂庭槐落,微微径竹香。蛩声畏人寝,故故近眠床。”黄庭坚《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飞鳬王令尹,期我向君所。君为拂眠床,淹留莫城阻。”余幹《次韵天启戏为禅句之作》:“秋闱何幸相握手,未厌夜深来叩户。莫愁客至将何待,卧有眠床饥有俎。”(见宋邓忠臣等《同文馆唱和诗》卷八)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十八引《六逸清谈》:“梁鱼容性侈靡,车马服玩,皆穷一时之丽。尝以象齿檀沉造一眠床,四面周匝皆用银镂,金花宝钿,四脚别以金莲花捧琥珀,龟背负床脚也。”赞宁是吴兴德清(今浙江德清)人,刘攽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黄庭坚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余幹是柳州卫(今广西柳州,卫是什么地方,需要再查)人,唯《六逸清谈》不知为何人所著。可见宋代“眠床”又是通行于南方的一个词。
  元代文献未见用例。明清稍多,我们共检得17例,其中11例出自南人笔下,6例见于北人著作。下面依不同文体南北各酌举数例。
  南人例如:
  高明《琵琶记》二十二出:“只管打扇与烧香,荷亭畔,好乘凉,吃饱饭,上眠床。”(此例温美姬已引,但标“元高明”。元刻本无此文,温文所引是明刻本,故作为元代语料恐不可靠。)明宗林《山居用韵答凤川朱先生》:“秋冷啼蛩入讲堂,夜深饥鼠搅眠床。”(见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不料是日还在眠床上,外面就传板进来报:‘山西理刑赵爷行取入京,已至河下!’”清毛奇龄《又赋得白榆》:“赴社欢俱集,眠床懒未扶。”高明、宗林、毛奇龄都是浙江人,冯梦龙是江苏吴县人。
  北人例如: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十九回:“红莲宫主净了手,烧了香,脱下了衣服,去上眠床。”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九十一回:“吴推官不敢违拗,顺顺的走进房内,朝了眠床登时做了个半截汉子。”清田雯《题惠元龙红豆斋画卷》:“东禅东畔小园亭,曲录眠床傍短屏。”罗懋登是陕西人,《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和田雯都是山东人。
  从“眠床”在明清的用例来看,该词主要通行于南方,北方只有少数用例,个别的还是文人将古代文献的词语另加改造,不是当时实际语言的反映。如明陈耀文(河南确山人)《天中记》卷四十八:“眠床有血:江湛为元凶劭所害。初,湛家数见怪异,未败少日,所眠床忽有数斗血。”此记南朝宋江湛为元凶劭所害一事,《宋书》作“所眠床”,不是“眠床”为词,而作者加小标题曰“眠床有血”,就是“眠床”为词了。
  “眠床”一词现代作品中仍有用例,仍多出自南方人的笔下,如:鲁迅《译文序跋集·后记》:“呆头呆脑的、无聊的将她推倒在眠床上的缘故。”茅盾《锻炼》九:“人们捧着一颗沉重的心爬上了各自的眠床,而睡在梦中。”夏丐尊《谈吃》:“俗语说得好,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陈学昭《雪泥鸿爪》:“猛然的向眠床里倒下。”俞平伯《无题》(一):“危险之地莫过于眠床,残忍之敌莫过于时光。”陈建平《海峡明月寄深情》:“她说,故土难离根最亲,在花莲和台北奔波多年,患了神经衰弱的老毛病,常常整夜睡不着,想不到在老家的眠床上,连晚上睡觉都格外踏实格外香甜呢!”鲁迅、茅盾、夏丐尊、陈学昭、俞平伯都是浙江人,陈建平是福建人。
  “眠床”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至2008有25例,从有些文章透露出的相关信息看,是运用家乡的方言词。
  如:叶敬圣《路桥:农家厨房变了样》:“在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农村采访,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讲究的农家厨房和餐厅。当地领导说,昔日农村‘水缸锅灶连眠床’的贫困生活写照已经绝迹。”(《新农村》1995年6期)陈训先《潮汕文化中奇特的造神现象——古代粤东的“孩子保护神”——公婆》:“眠床的中央,安放着一个用竹蔑编织用井心红花水涤洗的特制大盘子。”(《广东史志》1999年3期)蒋夷牧《家园畅想》:“想起家园,你也许就想起一翻身就嘎吱嘎吱作响的那张竹眠床。”(《福建乡土》2004年3期)叶永烈(浙江温州人)《怎样做毛泽东的秘书》:“毛泽东素来手不释卷,他的眠床之侧,便是一大堆书。”(《出版参考》2005年32期)鲍新华、蔡荣章《“小康之舟”掌舵人》:“‘一口风来一口浪,成脚成手上眠床。’在海上颠簸了6个小时,到达浙江省最东北边的小岛之一——嵊泗县枸杞岛……”(《浙江人大》2005年11期)许圣伦、夏铸九、翁注重《传统厨房炉灶的空间、性别与权力》:“以往的传统建筑话语对于女性空间的描写,多半在于楼阁、走廊、窗棂、花园、一些传统家具,如红眠床、梳妆台、椅子。”(《浙江学刊》2006年4期。作者单位是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韩剑英、黄天福《渴望人间之爱》:“人插花,你插草,人睡新眠床,你睡破畚斗!”(《福建艺术》2006年5期)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眠床”下列吴语、客话、闽语(4卷4823页),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眠床”下列吴语、客话、闽语(4卷3163页),这和我们文献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
  从以上对“眠床”源流的考察可以看出,此词从古到今都主要通行于南方(东南),只在唐代和明清北方有少数用例,这少数用例是说明该词在古代也曾行用于北方,还是北方的作者袭用前代文献的词语,目前还难以下结论。我们倾向于古代北方也有此词,只是比南方少见而已。
  还有一点有必要说明,即无论古今,在使用“眠床”的作者的作品里,都还使用“床”,而且比“眠床”多得多(如《南史》、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这说明“床”是个通语词,而“眠床”是个方言词。现在广东梅县只说“眠床”,不说“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责任编辑:PENGLIJIE | 返回首页   复制网址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