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LOGO
搜索

闽西地区(龙岩市)陈姓源流

宗亲 | 2015-7-19 19:23| 查看: 154492| 评论: 0| 原作者: 《闽西姓氏》 陈汀州
摘要: 陈姓,源于河南淮阳洛阳的姓,最早出自为妫姓,舜帝的后代。周朝周武王封舜后裔妫满于太昊之墟(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胡公满),这就是陈姓的血缘始祖,以国名为姓。 ...

  一、陈姓溯源

  陈姓,源于河南淮阳洛阳的姓,最早出自为妫姓,舜帝的后代。周朝周武王封舜后裔妫满于太昊之墟(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胡公满),这就是陈姓的血缘始祖,以国名为姓。

  陈姓还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北魏时朝鲜卑贵族侯莫陈氏(三字姓)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

  二、迁徙分布

  陈姓由发源地淮阳曾多次外迁河南兰考县、山西省等地。战国时期,以陈轸为始祖的河南颍川陈姓繁衍昌盛,南迁始于西晋太尉陈伯畛,他举家南迁到江苏丹阳县。其孙陈世达又迁居浙江长兴县,陈霸先建立南朝陈,陈氏家族显赫,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域。

  唐初,陈姓族人迁入福建、广东等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迁往海外。宋代始,移居海外逐渐增加。明、清时期,陈姓人移居台湾,同安人陈永年随郑成功入台,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清初后,入台陈姓人日益增多,成为台湾第一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11%,与林姓并称“陈林半天下”。同时,陈姓人也迁居越南、马来西亚、新加陂、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南洋诸国,以及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陈姓人主要分布在国内的南方地区,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为多。在福建、台湾和广东省陈姓人约占当地汉族人口的10%以上。按中华姓氏中人口多少排序,排行第五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4.5%,此外,在古今许多少数民族中亦有陈姓人分布。

  陈姓人徙迁福建,主要始于西晋末年。西晋永嘉年间(308-313年),中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等八姓入闽,始祖为陈润。唐初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委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第68世孙)任岭南(广东)南行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后朝廷又派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58姓人组成援兵入闽。仪凤二年(686年),陈政之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垂拱二年(686年),设漳州郡,陈元光为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东南亚诸国陈姓最主要一支。颍川陈寔后裔陈忠之子陈邕迁至同安,后又徙漳州南厢山。陈邕裔孙陈洪进二子分别出任泉州刺史、漳州刺史,其子孙兴旺,在福建繁衍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中原土族和百姓大批南迁。陈寔后裔陈魁率族人97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曾孙二郎、三郎再迁往广东程乡(梅州)等地,史称义门汀州庄陈氏。义门陈氏为闽西陈氏最大脉派。

  福建陈姓共祖陈实在东汉桓帝时任太丘令(太丘在河南长葛),他的后代先后有七支迁入福建:陈实第七世孙陈润,在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出任福州尹,后定居下来;陈润11世孙陈迈在唐代任莆田令,后留住莆田;陈实九世孙陈野在西晋末年迁居龙岩;陈实十九世孙陈伯恭、陈叔卿、陈叔文、陈叔俭四兄弟在南朝进受封于闽,居福州、泉州、建州等地;陈实第二十三世孙陈元光在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入闽,后任漳州刺史,子孙多繁衍漳州各地,被尊为“开漳圣王”。陈实第二十二世孙陈邕在唐玄宗二十四年(730年)被谪入闽,居漳州南厢山;陈实第四十一世孙陈魁、陈璋率家人于宋末入闽,定居汀州、兴化、福州等地,他们的后代有不少人由福建迁居广东、台湾等地。

  三、入闽西七县(区)

  据2006年统计(注:以下数据不准确,仅供参考),福建省陈氏人口排在全省1899个姓氏中第一大姓,总人口达406万人。其中,龙岩陈姓排第三,总人口20多万,其中新罗区、漳平市陈姓人口最多,二区县陈姓人口达10万人。已知县陈姓人口如下:连城县16751人,上杭县30512人,永定县29338人,武平县9987人,长汀县22677人。据新编族谱人口统计,江州义门陈为闽西陈氏最大脉派,人口最多,广泛分布在长汀、上杭、永定、武平、新罗等地,具体人口如下:长汀县4万,永定县4万(含永丰新区),上杭县(含古蛟新区)3万,新罗区3万,武平县1万,合计15万人;其次是永安贡川陈,主要分布在漳平、连城、新罗、上杭、长汀等地,大概有10万人口。固始陈、开漳圣王陈、太傅陈人口不多,具体分布区域待考证。

  (一)新罗区(含龙雁新区)

  西晋末年,《闽书》载“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东汉时期中原陈实九世孙陈野迁居龙岩,为龙岩陈氏始祖。此支陈氏裔孙主要是从永安的贡川到漳平的永福,再迁入岩山,苏坂的云潭和雁石等地。

  唐代高宗时期,河南固始人陈元光从陈氏虞舜重华公为始祖计算为93代(世),开漳州、泉州,建堡巡守在苦草镇。94代陈响、95代陈酆、96陈谟及陈谟之兄陈咏守龙岩龙门里,其四个儿子:吉莆公(咏次子)袭父职、镇龙岩,遂家焉;山莆公,(咏次子)住龙岩;嘉莆公(咏三子)本县儒学,住龙岩;李莆公(咏四子)住龙岩。在城区东城城隍右边置地建“德星堂”祖祠一座,现已不存在。旧时龙岩、漳平、宁洋(今漳平双洋镇)三县陈氏子孙常聚集于此举行春秋祭祀。(注:陈元光后裔分布待考证)

  “九户陈”于唐末自金陵(南京)入闽莆田,从江西于都辗转定居龙岩。始祖陈道甫、陈进甫兄弟,俗称“九户陈”,后裔主要分布在城东神前,城西罗桥、西山、排头、东肖后田等地。唐代末年,从金陵(南京)入闽的连江、仙游后,入龙岩定居。始祖陈谈先,俗称“四户陈”。十一世陈梅斋两兄弟后裔主要分布西城的西山、陈陂、苏邦、白沙、东肖龙泉等地。现已传至30多代。

  据东肖龙泉及西陂陈陂族谱载:龙岩始祖为陈宣,讳毅庵公,从仙游龙岩做官,遂定居龙岩。上祖源流1998年《永定颍川陈氏族谱》载为义门陈84世璋公一脉后裔即璋-振-毅庵。毅庵公上祖源流还存在其它说法,有待今后深入考察论证。

  龙岩“罗陈氏”, 为新罗区陈氏望族。祖源属于义门陈长房84世才成公后裔,才成长子一郎字景福,由江州随父分居江西饶州鄱阳县火巷庄,自宋末迁闽省龙岩州龙门里小池白土落业,阅山水之秀遂为家焉。传至第五世,分衍文安户、兴盛户、兴三户三大支派,主要分布在龙门镇湖洋、石埠;东肖镇的菜园厝、黄邦、联邦、东崛、洋潭、曲潭、溪联;红坊镇的东洋、紫安、崛奥;曹溪镇的王庄、浮蔡、石粉岭、崎濑及小池镇。丁口传至25代有2万余人。外迁甚众。

  龙岩铁山镇“祖兴堂”陈氏,奉南宋末期名相陈宜中为第一世祖。属于南院派(太傅派)。始祖陈仲雍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由泉州东塔迁入新罗城东岭岳(今龙岩市农业局内),为入岩城之始祖,后裔迁居铁山镇洋头村及西陂镇硿口村,还有一支系陈文楷迁漳州长泰县。

  小池陈氏主要从连城及新罗区适中迁入。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漳平永福陈氏五八公生三子,其中九二公、九三公迁入龙岩山前社(岩山)。

  清代,从漳州、泉州迁入龙岩的陈氏,俗称“十户陈”,分布于龙岩城郊一带。

  (二)漳平市

  东汉名士陈实,字仲弓,号文范先生。生于汉元兴元年(105年),卒于中平四年(187年)。世居颍水(今河南开封),追封颍川侯,为颍川陈氏始祖。传十九代孙陈雍,字月铭,生于唐龙朔二年(662年),卒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永淳元年(682年)擢为中丞。配郑氏,生三子:陈苏、陈野、陈运。世居吴兴(今浙江长兴)。雍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携同次子陈野迁居南剑沙阳固发冲牛栏角,为福建永安贡州陈氏始祖。同时,陈苏迁居汀州宁化;陈运迁居福州长乐西湖。陈雍第17世孙五八公,约于宋理宗末年迁居永福里蓝田社,分衍继宗户、华山户、文高户、国任户、国和户、懿德户、敦颐户等,今已经传衍28世,在永福有族裔三万多人,为闽西陈氏望族,裔孙遍布海内外。

  陈雍的二十四孙陈晏五,字元亮。生于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淳熙十年(1183年)勘乱有功封为左衙将军大夫,后因忤旨而避难于双坑、古老坑等处,徙居聚贤里上京(大田),配苏氏,生四子。(二十五世)陈七(宗七),生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居濂溪,得道敕赐广济真君。其裔孙徙居龙溪三十七都流溪、开源、桃源玉井、睦里(漳平灵地)留村、化里(漳平溪南)竹柄、霞河立陈瑞户、高兴(溪南官坑)立虎尾祠户;陈八(宗八),生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配张氏,其裔徙居上京卓坑垵、卓坂,后迁山头坑后坑、新宅隔柄坑、草山隔、漈头下宅、三十二都穿石、后坂、丹田、均溪坂,沙邑(沙县)龙凤坂,后分支徙居漳州、龙海等处;陈九(宗九),其裔徙居小罗山、双溪桥头、西洋岭、三合坑、蟹头坑、馆前洪坑黄土坪、贡堡等处;陈十(宗十),其后裔徙居逗山、上京、松柏槔兜、小溪,明成化年间又一支徙居居仁(漳平和平)铁塘坑开罗坪太常户。(二十六世)陈二。(二十七世)陈仁七,为陈二第三子,开新宅草山隔,后迁和睦里第一植,为新桥义宅陈氏始祖;陈君甫,开漈头下宅;陈三,开新宅隔柄坑;陈万一,开上京立世仁户。(二十八世)陈廿九,乃仁七次子,开和睦里第二宅(今新桥义宅)立陈钦户;陈一千,乃仁七长子,开和睦里月角墓蓝田祠立陈现户,又一支徙居安溪陂乌、龙溪黄斜等处;陈百十一,乃仁七三子,徙居感化里溪南坂立世昌户,又分一支徙居长荣立华春户。

  此外,开漳圣王陈元光有后裔迁漳平,漳平市新桥镇坂尾村尚存一座古老的开漳圣王庙。龙岩罗陈氏也有支脉迁漳平。

  (三)永定县(含永丰新区)

  入永定陈氏有二支:江州义门陈和贡川陈

  江州义门陈氏为永定主系脉派。陈姓第72世陈伯宣举家迁徙隐居于江州,成为江州义门陈氏的开基派祖,并创议义门重聚,得到响应,使陈朝皇室分散各地的后裔又重聚江州义门(今江西九江),成为举世闻名的陈氏家族。

  义门重聚后,陈氏家族兴旺,全堂3700作人,引起朝廷关注。嘉佑七年(1062年),宋仁宗下旨分析,八十二世的陈元分得了江西义庄,他生九子:陈希、陈显、陈南、陈越、陈鸿、陈琦、陈魁、陈辅、陈璋。其中七子陈魁率族众97人徙宁化石壁,九子陈璋带家口87人迁居泉州,支分兴化(今仙游县)。陈魁长子陈崑、次子陈仑携家带口迁移闽东南地区的归化、兴化(今为明溪、仙游、莆田、宁德)一带开基;三子陈嵩携妻儿孙徙迁连城、武平到上杭,后在永定开基;四子陈岳、五子陈峰迁徙梅州蕉岭、上杭、永定一带开基。陈群(陈旭之三子,陈魁之堂弟)第七世陈宗珊举家从上杭珊瑚分迁居永定抚市马丽龙坑开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原上杭县析出胜运、溪南、太平、丰田、金丰五里设置永定县,陈魁长子陈昆、三子陈嵩、五子陈峰后裔等为永定陈姓开基始祖。

  贡川陈五八公后裔从漳平永福迁永定高陂睦邻福梓村和抚市五湖半坑村开基。

  (四)长汀县

  陈氏南迁始于西晋,南北朝时陈万顷入闽,居宁化石壁,为入闽始祖。唐大历四年,陈剑任汀州刺史,他把汀州从东坊口大丘头搬迁到白石村(今长汀城),他对开发长汀及至闽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在长汀终老,至今长汀还保留陈剑的坟墓。陈剑,是陈氏的入汀始祖。北宋进士陈魁,名参琉,在江州义门分庄,携家室九十七人移居汀州郡城。不久,其弟才仁,名群,复学魁而入汀,居长汀南寨,魁、群为鄞江陈姓始祖。二公积德累功,孙枝繁衍,延及元明,或迁外省,或闽汀属,广为传播。

  长汀的陈姓可以追溯自陈伯宣。唐高宗年间(650—683年)陈实第三十一世孙陈伯宣随父亲陈琅从吴兴避难入闽,居住在仙游县。在他入幕南康军(相当于州的建制)时,见庐山风景秀丽,于是移居庐山圣治蜂下,注《史记》行世。后来,陈伯宣的孙子陈旺任江州德安县知事,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四月,又迁居至德安县常乐里永清村(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东桥乡),耕读传家,孝义相处,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诏赐义门。至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义门陈氏达3700余口,13代未分家,同居共炊,成为人间家族的奇迹.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因大臣文彦博、包拯上书义门“朝野太盛”,义门陈姓因而奉旨分庄,翌年依派拈阄分迁全国291庄。陈伯宣的第十三代孙陈魁,因在汀州做官,诏令其在汀州立庄。在长汀至今还传有“九子分九州,陈魁封汀州”之说。陈魁共有九兄弟,所云“九子分九州”是指长子陈灏分迁苏州;二子陈角分迁嫠州;三子陈越分迁杭州;四子陈鸣分迁孝州;五子陈逵分迁广州:六子陈魁分迁汀州,七子陈章分迁泉州;八子陈成分迁衢州;九子陈峙分迁抚州。陈元九个儿子,分迁闽、粤、赣、浙四省。

  陈魁字参琬,敕封大夫,携家室九十七口分庄汀州,成为汀州陈姓始祖。后来,陈魁的后裔大多迁居外地。

  江州义门陈姓入汀的还有一位是义门陈旭(陈元的弟弟)的三子陈群(即陈魁的堂弟),立庄长汀东陂岗(今长汀城郊)。陈群生四子: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大郎迁居南寨(汀城南郊)为南寨陈姓始祖。四郎迁居长汀成上里芒畲(今长汀古城丁黄村芒畲自然村),成为芒畲陈姓始祖。四郎迁居芒畲后,四郎五传十二郎迁长汀陈屋村,大郎也迁长汀陈屋村,成为长汀陈屋陈姓开基始祖。

  (五)上杭县(含古蛟新区)

  1、公元1010年前后,陈实第39世孙陈松远,从连城新泉入上杭古田赤坑开基,为赤坑开基祖。陈实第40世孙念三郎从连城隔川迁古田苎园开基。

  2、公元1063年,江州义门陈第14世孙彦豪奉旨分庄入上杭(此脉迁安徽省宿松、江西彭泽、江西修水西都)。(出自义门陈宗谱)

  3、公元1219年,陈实裔孙陈论从广东程乡迁入上杭南阳茶溪开基。

  4、公元1201—1233年间,江州义门陈分庄汀洲庄庄主陈魁第三子陈嵩之五世孙玉峰、七郎、梅山、梅嵩、梅佐先后入杭开基。

  (1)陈嵩长子铨之四世孙宣,入杭旅居,后裔眼在古田赤坑定基。

  (2)陈嵩次子锡的四世孙玉峰,由长汀入杭经商,其子文斌在杭城东门斗荡街开基。

  (3)陈嵩三子钦的长孙七郎,从粤东潮州程乡(今梅县)入下都象栏开基。

  (4)梅山(陈钦的次房长孙),从宁化石壁寨迁上杭丰朗开基。

  (5)梅宗(陈梅山之二弟),从宁化石壁迁上杭县溪南里(明析县后划归永定县)大坪。

  (6)梅嵩(陈梅山之三弟),从宁化石壁寨迁上杭县溪南里(明析县后划归永定县)古镇坪后再迁本县太拔塘源开基。

  (7)梅佐(陈梅山之四弟),从宁化石壁寨迁上杭金峰奥杳(永定建县后属永定),后裔先后迁入本县,散居于临城、中都、旧县、太拔、丰朗、溪口等地。

  5、陈魁五子峰,其七世孙兴邦德邦两脉后裔由宁化石壁先后分迁中都、湖洋、官庄等地。

  6、江洲义门陈第十二任家长陈旭三子陈群后裔二支入杭:

  (1)隅官益新,显荣于南宋宝佑三年已卯(1255)由长汀策田乡(今名策武)入上杭城关临城,裔迁九州村山东头岗及富古村;

  (2)琳公七世孙三十四郎,元初从长汀陈屋入上杭珊瑚开基,后裔分迁才溪曾坑、湖洋寨背、官庄、溪口等地。琳另一七世裔由长汀迁武平,23世孙葆桢又从武平迁上杭城东开基。

  7、汀州虎背街陈氏(应属魁公系目前已无谱对接),入杭为祖陈善:(1)陈善曾孙陈茂生迁城关王巷(今医药公司南侧)开基。

  

  (2)陈善曾孙陈光生迁临城大塘面上开基。

  (六)连城县

  入连陈姓有五个支派,基本上都是贡川派陈雍公后裔:

  1.隔川始祖九经:南宋绍兴间,雍第十二世孙裕安授宁化教谕,生九子,九经排行第九,迁隔川开基。

  2.姑田城兜始祖仲翼郎:元朝至大年间,雍第十八世孙仲翼郎,由永安上坪九龙溪源迁入连城姑田城兜开基。

  3.姑田上堡溪边始祖钦三:南宋淳熙九年(1310年),雍第十四代孙钦三,由永安贡川迁入连城姑田牛栏桥溪边开基。

  4.新泉陈屋洋背始祖万三郎:雍第十六代孙万三郎,由永安贡川经清流陈村而后迁至连城表席里新泉田心段(今西村)安居,为新泉所在地陈姓肇基祖,后万三郎第四代裔孙义安,由田心段移至洋背筑宅建堂。

  5.隔川井坑始祖六八郎: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自江西瑞金白头翁迁入隔川井坑开基。

  (七)武平县

  公元308年,晋永嘉之乱,史称“八姓入闽”,陈姓是其中之一。 宋嘉祐八年(1063年),江西十九世聚族而居的江州义门陈姓大分家,陈魁、陈群带领家属移居福建汀州,为武平陈姓入闽始祖。

  明成化年间(1465—1488年),陈姓先后从上杭、长汀等地迁移武平开基。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武平陈氏第一次联修族谱记载,武邑各地开基始祖分别为:念四郎公象洞开基始祖,梅山公裔;发聪公陈禾坑始祖,梅山公裔;六郎公邑城始祖,梅佐公裔;千一郎公,武所上坑始祖,邓九郎公裔。子贵公尧禄始祖;子圣公,高梧凹上始祖;子忠公高梧始祖,五四郎公,武北昭信始祖;积财公,鹅妈窝始祖;冠扬公封侯始祖;千五郎公,武北小澜始祖;二十四郎公象洞始祖;(注:以上几脉皆陈群之后裔)。武所奎公,由山东陈氏祖系所出,明时从军到地驻武所杨树坡开基,按照总祠祖考,系查生九郎公始祖一脉。

  资料来源:《闽西姓氏》,稍有增补 核审人: 陈汀州

  (以上资料不很齐全,热忱欢迎专家学者来稿来电,以修正补充,完善完备!联系人:陈汀州 QQ 1525445884 ,手机1386025985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客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网”的内容,版权均属客家网所有,有关媒体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客家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传播客家文化,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客家网 电邮:bj@hakka.com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资讯
精彩图文
网友推荐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叶帅后人叶仲豪:80后政坛“厅官”大扫描

中国官场人员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即使是表现良好,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都不错过而逐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客家话日常用语大全,十分有意思!

驼衰人(丢人,丢脸);叼囊径(生气的意思);密柴头(骂人没用废物!)。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 “我是马小坏”梅州本土美食视频,传播客家人的家常美食

上线不到一年,梅州本土美食视频“我是马小坏”在西瓜视频的粉丝已激增至89.1万,跻身

热门排行榜